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提纲宣讲稿(最新4篇)
全国两会强调高质量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民生改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提纲宣讲稿(最新4篇)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提纲宣讲稿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贯彻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关键一年。这次全国两会承载着非同寻常的历史使命,为新时代新征程的发展擘画了清晰蓝图。下面,我将从会议总体情况、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政府工作报告核心任务、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党的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传达。一、2025年全国“两会”基本情况1.会议时间与议程2025年全国两会于3月4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包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人大会议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政协会议围绕国家发展大局,聚焦经济、科技、教育、民生等议题,广泛凝聚共识。2.会议背景与意义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解读1.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要在“挑大梁”中发挥关键作用。江苏作为经济强省,需在四个方面着力: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搭建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对接。深化改革与高水平开放: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全球资源要素。落实国家战略: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促进共同富裕:在收入分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领域先行先试,缩小城乡差距。2.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总书记在看望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需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教育数字化战略: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同时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平衡技术应用与人文教育。创新生态构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协同创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完善“引才、育才、用才”机制。3.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总书记强调要聚焦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动国防科技自立自强:新质战斗力建设: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无人系统等前沿领域,提升实战化训练水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整合军地创新资源,推动关键技术突破,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三、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核心任务1.经济发展目标与举措经济增速: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5%左右,着力扩大内需,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驱动: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至10%,加快量子计算、生物育种等领域突破。区域协调: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一体化发展。2.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就业优先:新增城镇就业1200万人以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社会保障: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扩大医保覆盖面,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乡村振兴:粮食产量稳定在1.4万亿斤以上,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乡村特色产业。3.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碳达峰碳中和:单位GDP能耗下降3%,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突破13亿千瓦。污染防治: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2%,地表水优良比例提升至90%以上。四、民生领域重点工作部署1.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建设智慧校园,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2.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领域,支持医养结合,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3.新就业形态权益保障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机制,建立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扩大工会驿站覆盖面,加强外卖员、快递员等群体的社会保障。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化全面从严治党1.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深化反腐败斗争,完善监督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2.弘扬实干担当精神各级干部要“干”字当头,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鼓励基层创新,推广“小巷总理”等基层治理经验,提升服务效能。六、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的实践要求1.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2.强化责任担当各级党委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落实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压实责任链条。3.凝聚社会共识广泛宣传两会精神,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热情,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同志们!2025年全国两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吹响了奋斗号角。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谢谢大家!学习贯彻2025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宣讲稿会议上讲话提纲党课讲稿: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向着高质量发展铿锵迈进同志们:3月4日至3月11日,全国两会召开。今年的两会是走过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意义重大。回望2023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化危机、闯难关、应变局,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春潮澎湃,万象更新。全国两会发出高举旗帜、真抓实干、团结奋进的强音,鼓舞亿万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乘势而上,顽强奋斗,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下面,围绕两会精神,聚焦今年重点工作任务,做一次专题宣讲。一、“关键之年”的全国两会,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信心和磅礴力量走过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全国两会立足新方位、描绘新蓝图,开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局面。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关键之年”的全国两会站在一系列重要时间节点,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站在一系列重要时间节点的全国两会。首先,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距离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又更近了一步。全国两会是议大事、谋大计的重要平台,也是观大局、察大势的重要窗口。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时代最大的政治,聚焦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代表委员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必将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信心和磅礴力量。其次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显示,20项主要指标中16项基本符合或快于预期,102项重大工程项目中96项进展符合预期。今年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再次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从新中国成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到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不断丰富。全国两会,必将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写下新的注脚,有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二,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首先,“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重任在肩。因为时间过半,我们距离完成所有目标任务仍有努力的空间。从去年底国务院给出的“期中”考评来看,在“十四五”的20项主要指标中,有4项已经提前完成,5项快于预期,7项基本符合预期。但是,我们还有4项指标滞后预期,其中3项属于“绿色生态”类。建设美丽中国任重而道远,必须抓紧时间、迎头赶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要啃下这些硬骨头,必须尽心竭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新质生产力持续“上新”被放在首位。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必须只争朝夕。第三,今年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个重要年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并就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作出具体部署。2025年,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迎来全面推进的关键年。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是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国企深化改革要在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等方面下功夫,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合理布局,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推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方面制度规则统一。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部署,加大对高质量发展的财税金融支持在内外部经济环境严峻夏杂的背景下,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既要解决短期面临的宏观税负持续下行、财政紧平衡等问题,更要站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构建统一大市场、统筹发展与安全等重大战略任务,构建新型财政税收制度。二、十大重点任务,奏响“进”的主旋律,传递信心凝聚力量报告从财政、政府投资、特别国债、未来产业、数字经济、消费、住房、就业、乡村振兴、城镇化、教育、医保、社会保障、开放和环保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展示了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蓝图。总体来看,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重点工作体现了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深刻把握和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审慎乐观态度。归纳起来,今年重点工作包括十大重点任务,具体解读如下:第一,十大任务”,目标、路径、发力点十分清晰。一是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目标指向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唯有着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才能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增长引擎,立于不败之地。二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科技创新是世界百年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必须切实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夯实人才基础,提供强大动力。三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消费和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两架马车二需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有赖于想方设法激发消费潜能以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以发挥投资拉动力,确保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四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主攻方向是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点就是立足以改革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推进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用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五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地缘政治博弈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以更高水平
本文标题: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提纲宣讲稿(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001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