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市教育局2025年工作要点2
市教育局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市教育局2025年工作要点2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1/11市教育局2025年工作要点2〔...〕市教育局2025年工作要点2025年是落实教育强国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谋划之年。〔...〕市教育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区教育大会精神,围绕教育强区建设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推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1.强化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推进第一议题制度,巩固主题教育与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研讨活动,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2.健全高质量学校党建工作体系。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加强党组织班子建设,提升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入推进五基三化深化年行动与〔...〕教育党建高质量发展培育工程,开展基层党建示范校创建活动,培育一批党建工作特色品牌学校。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3.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肃查处教育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强化对教育经费使用、项目建设、招生考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推进清廉学校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二、大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4.构建育人新生态新格局。以全面深化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为牵引,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建设一批家庭教育示范校,开展家庭教育主题活动,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推进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拓展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丰富学生课外实践活动。5.加强思政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打造一批思政金课。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各学科教学全过程。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6.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开齐开足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举办各类学生体育赛事,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完善美育课程体系,丰3/11富美育教学内容,开展艺术展演等活动,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重视劳动教育,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建立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三、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一)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7.优化普惠性资源布局。综合考虑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城镇化发展趋势和原有园舍等因素,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合理制定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和项目建设规划。每年做好入园需求测算,重点优化城市新区、新建大中型住宅小区、旧城区改造安置区、产业园区等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布局。优化和完善农村学前教育布局,每个乡镇至少办好1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3万以上人口的大镇办好2-3所公办幼儿园,大村独立办园,小村联合办园,在村级幼儿园难以覆盖的偏远山村,依托乡镇中心幼儿园举办分园、村独立或联合办园、巡回支教等方式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入园需求。8.扩大普惠性资源供给。统筹中央、自治区资金,支持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加大扶持力度,落实财政补助、划拨方式供地、减免税费和租金等政策,鼓励支持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军队、街道、农村集体等举办公办幼儿园。逐步化解和消除学前教育大班额现象,防止出现新的无证园,逐步取消幼儿看护点。按照机构独立、经费独立、人员独立的原则,推动附设幼儿园(班)独立办园,逐步减少附设幼儿园(班)。办好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充分发挥其辐射指导作用,实施乡(镇)、村幼儿园一体化管理,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回头看,健全并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制度,巩固治理成果,坚决防止出现反弹。9.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和认定标准,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将提供普惠性学位数量和办园质量作为奖励和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依据,提升普惠性幼儿园办园水平。10.推进托幼教育一体化、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支持在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时,按有关标准设置适当比例的2-3岁幼儿托班,鼓励民办幼儿园开设普惠性托班,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托育机构。推进特殊教育与学前教育的融合,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为残疾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服务。(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11.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对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标准,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等建设和改造,完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配备,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室仪器、图书资料等。1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完善教师补充机制,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充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尤5/11其是农村和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加强教师培训,实施教师素养提升计划,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包括新教师入职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等,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推进县域内教师交流轮岗,促进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完善教师激励机制,绩效工资分配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倾斜。1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加强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定期对学生学业水平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反馈教学情况,调整教学策略。14.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完善入学政策,简化入学手续,确保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开展关爱帮扶活动,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加强特殊教育工作,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推进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为残疾儿童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三)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15.规范招生管理。严格落实公民办普通高中同步招生和属地招生政策,规范特殊类型招生,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加强招生监督管理,落实教育部九个严禁招生纪律,维护良好教育生态。从20xx年起全面推进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考试招生录取模式。16.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多措并举,着力解决普通高中教师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缺员问题,盘活县域教师资源,健全完善紧缺学科教师走教制度。优化普通高中教师职称评聘,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向班主任、名优教师倾斜。实施教师素养提升行动计划,分层分类实施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水平。17.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实施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计划,引导普通高中选择适合的教学成果进行实践。加强课程建设,完善选课走班、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发展指导,充分利用县域内的特有资源,优化课程设置,创新开发特色课程,创新特色教学方式,形成具有地域标识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18.改善办学条件。按照国家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组织实施普通高中突破发展工程。指导本地普通高中按一校一案制订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加强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实验设备与信息化教学条件建设,全面化解大班额,有效控制大规模学校。(四)巩固双减工作成效19.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指导学校完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开发拓展类、兴趣类、实践类等课程,如艺术、7/11体育、科技、阅读等课程,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加强课后服务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后服务,同时引入校外专业人才、志愿者等参与课后服务。20.加强作业管理。健全作业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鼓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布置作业,设计个性化作业,避免机械重复作业。21.规范校外培训。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严格审批制度,规范培训行为。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对合规机构列入白名单,对违规机构列入黑名单并予以公示。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防范退费难卷钱跑路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发生。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严厉打击无证办学、超范围培训等违法违规行为。四、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2.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与衔接,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机制,探索开展综合高中试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路径。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围绕〔...〕市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格局,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等,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23.优化职业教育布局与专业设置。根据〔...〕市产业发展需求,优化职业教育布局,打造双核心一高地多节点的职业教育新版图。调整和优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新设与全市三产结构比例适配的专业,重点建设一批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群,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4.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教师招聘力度,招聘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加强教师培训,开展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组织教师参加企业实践、专业培训、教学能力比赛等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25.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推进中国-越南电子信息现代工匠学院高标准建设,促进海外实习实训基地落地生根。加强与东盟国家职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师生交流、学术研讨、联合培养等活动,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丰富国际化课程资源,引进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标准和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五、推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26.提升面向东盟的集聚能力。充分利用〔...〕市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强与东盟国家教育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举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分会场等活动,搭建教育交流合作平台,吸引东盟国家学生来〔...〕留学、教师来交流访问。27.打造留学广西品牌。加大对留学广西品牌的宣传9/11推广力度,优化留学生招生政策,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留学生管理与服务,建立留学生管理服务中心,为留学生提供学习、生活、文化交流等全方位服务。丰富留学生奖学金种类和额度,吸引更多优秀东盟国家学生来〔...〕留学。28.服务企业走出去。加强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协同合作,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开展面向东盟国家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在东盟国家共建产业园区、技术研发中心等,促进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29.六、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30.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培训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弘扬高尚师德。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监督机制,完善师德师风投诉举报渠道,严肃查处师德失范行为,对师德问题实行零容忍。31.精准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教师培养培训规划,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开展精准化培训。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整合高校、教育科研机构等资源,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培训基地。创新教师培训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研修相结合、专家讲座与实践指导相
本文标题:市教育局2025年工作要点2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003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