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写作 > 写作参考 > 2025年“七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优选12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回顾光辉历程,汲取奋进力量,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2025年“七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优选12篇”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2025年“七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共10篇)篇1、2025年“七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同志们: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提炼和总结了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阵厉奋发、勇毅前进。”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伟大建党精神,为当代青年价值观建设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意蕴和具体的实践导向。一、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当代青年价值观建设的深厚理论意蕴伟大建党精神从理想、行动、意志、品质四个方面为引领当代青年价值观塑造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内涵。(一)伟大建党精神是当代青年筑牢理想信念的根本基点。青年是青年人才的主力军和生力军,要把青年培养成真正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首先就要筑牢理想信念的基础。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历史和实践证明,理想信念要想更恒久、更有价值意义,就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结合起来,把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和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结合起来,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之旗的感召和指引下,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始终朝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前进。(二)伟大建党精神是当代青年强化责任担当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使命型政党,实干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伟大建党精神激励了当代青年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实干精神,在行动中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五四运动时期,大批有志青年走上街头,为誓死捍卫国家主权作斗争。长征时期,无数青年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以生命捍卫革命理想。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爱国青年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参军参战,保家卫国。新中国成立后,无数青年青年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的隐姓埋名在荒漠高山中搞科研,有的毅然支援边疆建设,把青春献给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改革开放后,青年人以敢闯敢干的劲头加入创新创业的时代洪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伟大事业中。新时代,有把生命献给脱贫攻坚事业的年轻干部,也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不惧生死的青春背影。“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当代青年青年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共同铸就强党强国梦想。(三)伟大建党精神是当代青年锻造坚强意志的灯塔航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中国今天的辉煌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依赖于任何外部势力而达成的。1928年3月,28岁的夏明翰在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绝命诗之后,以身赴死。1927年7月,年仅26岁的赵世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丝毫不惧,他坚信“革命种子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一定会茁壮成长起来,共产党必将取得胜利”。从1921到2021,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靠的就是无数共产党人的前仆后继、舍生取义、矢志奋斗。百年前,李大钊、陈独秀等一大批风华正茂的“觉醒青年”,投身追寻真理、践行理想的洪流中,用实际行动拯救中国于危亡之中。奋斗,是建党百年历史中最闪亮的主旋律°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磨砺当代青年的意志,就是要让青年深刻理解百年党史中所蕴含的奋斗精神,在实践中锻造坚强不屈的奋斗品质,凝聚起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强大力量。(四)伟大建党精神是当代青年涵养人民情怀的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不负人民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一条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要始终以党的伟大事业为指引,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代青年要在“对党忠诚”的党性原则和“不负人民”的根本政治担当中汲取精神力量,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把人民立场作为自身思想和行动的重要指针,坚定政治立场,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定不移地推进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二、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当代青年价值观建设的有效实践路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在实际行动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也只有在实际行动中才能康续这一伟大精神。(一)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观培育三者并重。伟大建党精神彰显的价值意蕴需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同时要注重在专业课中充分融入课程思政。要通过价值引领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学生在知识获取、能力提升、价值观塑造三个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政治立场要坚定,政治站位要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避免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在课程内容设计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教与学的双主体作用,体现马克思主义一贯坚持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在教学方法上要多样化,通过“任务驱动式”“项目式”“启发式”“探究式”“调查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在教育手段上,要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增强“四个自信”。(二)坚持社会实践、理论检验、实效考核的相辅相成。社会实践是青年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磨炼意志的有效途径,是提升综合素质、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有力举措,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伟大建党精神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诞生的。理论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检验,得到检验的理论才能进一步升华。要系统指导培养“马克思主义经典品读”“时事研讨社”等学校红色理论社团组织,打造科学理论与现实实践的重要平台阵地,使其成为伟大建党精神构建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桥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把理论考核与实践成效结合起来,加强过程性考核,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内化为价值观。(三)坚持历史文化引导与校园文化熏陶的有机结合。党的百年历史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这些红色资源蕴含着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的革命精神,彰显着共产党人崇高的人格品质和闪亮的人性光辉,是塑造新时代青年价值观的最好素材。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烈士纪念馆、革命遗址、革命人物故居或党史教育基地等,用现场教学的方式强化学生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要充分依托校报、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园主题日活动等平台载体,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主题班会、党团日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辩论赛等课余活动中,鼓励学生采用新媒体相关手段,用短视频、微电影、快闪等多种形式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精神和文化,潜移默化地在能力锻炼中推进文化育人、强化文化熏陶。未来属于青年,伟大建党精神需要一代代人传承下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以伟大建党精神塑造青年的价值观,就是要自始至终地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使新时代的青年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的崇高理想,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成为真正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篇2、2025年“七一”专题领导讲党课讲稿同志们:今天我们举办讲党课活动,主要是通过想学习和交流,进一步深化对党性的认识,统一思想。今天我选择“抓落实作表率”作为这节党课的主题。下面我与大家作三个方面的交流,一起共勉。1、强化三个意识,筑牢想干事的根基。想干事是能干事、干成事的基础和动力,是事业心、责任感的体现。想不想干事是态度问题,是思想问题,是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当前,我们有的干部忘记了自己的党员干部身份、忘记了入党的初心使命,上班不知道要干什么事、该干什么事,想来就来、想干啥就干啥,没有组织、纪律原则。这些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思想认识、理想信念上出了问题。我们必须校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理想信念上的问题。一要强化党员意识。党中央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最根本的目的让党员干部通过教育进一步明晰自己的党员身份,时刻展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在座每位同志,不管在什么岗位,都应该首先知晓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党员就应该有党员的样子,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树立机不可失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不负时代”的态度干事业,用行动来诠释“生逢其时、用武有地”;树立敢于担当的使命感,以高标准的要求完成各项工作,用实力来证明“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办的事请放心”;树立建功立业的价值追求,以本职岗位为干事创业的舞台,用实绩来书写奋发有为、建功立业的人生篇章。二要强化公仆意识。一直以来,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反复强调,各级党员干部必须不断增强公仆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刚刚在剖析发言中,很多同志也谈到,其实最初在作为一名普通干部的时候,还是有那种一心为民谋事的热情,但随着职务的变化,听到“某某局长”“某某主任”“某某调”的称呼多了,“官本位”的思想就抬头了、为谁服务的认识就不清晰了,以“我”为中心的思想就占上风了。纵观违法犯罪的党员领导干部,公仆意识的弱化、虚化是导致变质的根源。所以,大家要时刻铭记我们是人民的公仆,岗位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不论在什么岗位都不要说没有什么事可以干,要是真心想干事,我们都会有干不完的事。三要强化奉献意识。在机构改革后,部分干部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晋升了职级调研员,个别同志就认为退出科级领导岗位等于“退休”,干事创业就与我无关了,把自己“挂起”,整天无所事事。大家看到的,冯少权同志退伍不褪色,十多年自始自终坚持讲政治、守规矩,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党组安排什么就担当什么,尽职尽责、毫无怨言,认真负责地高质量完成承担的各项任务;曾幼专同志,虽然市委已经安排在市委重点督查组工作,但对于局党组安排参加会议、开展督查等工作,从来不推辞;杨琳和李晓林同志,虽然机构改革后就没再担任科长,但依然按照党组的安排继续高质量承担了科博会高层次人才交流系列活动、全省第三届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筹备工作。大家都清楚,局系统各单位人员编制都很紧张,单位的编制数是因承担的工作任务、工作量确定的,每一个编制都对应了一名干事的工作人员。编办绝不会给任何一个单位几个养“闲人”的编制。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志都是编制中的一员,我们都是人社这驾马车上的螺丝钉,掉一颗都不配套、不协调,运转都会不通畅。因此,大家必须向先进看齐,积极主动承担工作,努力做到在编一天,履职一天,奉献一天。二、处理好三层关系,找准能干事的方法。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当前局系统的干部在抓落实上总体表现比较好,绝大部分工作做到了落地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有一些工作最后却落了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方式方法上出了问题。对我们在座的干部来讲,干事业必须要处理好三层关系。一要处理好带头和指导的关系。当前个别县级干部在抓落实中,习惯于安排部署,不善于跟踪问效。一些工作领导签批给科长、科长转交给副科长、副科长安排给办事员,层层签批、层层转办,最终交出的结果就只有办事员的水平。这样的抓落实是典型
本文标题:2025年“七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优选12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13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