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写作 > 写作参考 > 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学习思考心得体会研讨发言12篇
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强化了学校管理,提升了教育质量,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真是教育改革的一大进步!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学习思考心得体会研讨发言12篇”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学习思考心得体会研讨发言(共12篇)篇1、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学习思考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根据局党办统一安排,作为X学校党组织负责人,我带领支部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文件,现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如何落实好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扎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谈谈个人学习体会。一、深刻认识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重大政治意义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强调了办学的政治方向和引领旗帜,从根本上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历史命题。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举什么旗”和“走什么路”事关全局,特别是在培养一下代这个问题上更是如此。纵观改革开放这四十年,有过一段时间我们的确放松了党建政治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从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九个坚持,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清晰体现出党中央对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的重视。作为基层学校党组织负责人,要充分发挥好党组织领导作用,建立健全好议事决策制度,完善好协调运行机制,以此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定,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职责,以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二、结合工作实际,对落实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现实思考1.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制订学区第三阶段发展纲要,确立发展格局。《意见》指出,“学校党组织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为此,围绕X学校学区第三阶段如何发展这个大局,中小学党支部经过党内酝酿、集思广益、充分讨论,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第三阶段目标设定、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具体表述为:以“做最适合的教育”为办学目标,以“做优秀的自己”为学生发展目标,以“打造X素养课堂”为教学目标,按照“依法治教,内涵发展,稳健提升”的工作思路,着力“双引领”(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党建引领团建队建),着手“双创建”(省级平安校园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创建、),着重“双成长”(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教师卓越化成长),着眼“双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提升和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全方位全过程落实好“双减”政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确定第三阶段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的基础上,针对学区教学基础设施陈旧这个限制发展的最大短板,把“争取专项资金,完成设施改造”作为最需要解决的核心工作,争取资金450万余元,对学校操场、楼体、多媒体教学设备、变压器等项目进行了升级优化,为提升教学水平奠定了基础。2.抓班子、带队伍,创新优化党建“五模式”工作法,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全面领导作用。我们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讲政治、抓党建就是抓队伍、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持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党组织生活方式方法,丰富党支部组织生活内容,构建优化了党建“五模式”工作法(即“党建+多平台”特色教育实施模式、“党小组+教研组”特色活动组织模式、”党员+骨干教师”双培养提升模式、“主题教育+微活动”特色学习促进模式、“理论提高+实践示范”特色实践活动模式)。“五模式”工作法将教育教学和党建深度融合,具有组织便捷、学习高效、协同发展、内化激励等特点,为党建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了实践途径,成为X党建工作特色品牌和全市教育系统党建的一面旗帜。学校党员志愿者队伍经历了抗洪抢险、疫情防控等严峻考验,学校党支部被市委授予“X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区荣获“X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单位”。省委组织部、市委副书记李亦博分别到我校调研党建工作,对我校“五模式”工作法给予肯定。X学校党支部连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8年被评为河南省首批中小学校党建示范校。2020年被评为X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被评为X市党建示范点。2021年3月,我校在全市教育卫生系统共计59家单位领导班子党建业务培训班上进行经验交流。2021年6月在河南省首批党建示范校复评优秀等次。2025年2月,我校在X区教育局党史总结会上进行经验交流。3.以党建带动团建队建,构建“双线运行”模式,拓展德育教育内涵。“双线运行”就是把对党员教师为主体的党内教育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教育结合起来,把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共青团、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扩大了对团建队建活动的支持力度,建立起了专兼职结合的共青团、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把团队组织活动、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研学活动等贯通起来,使团队建设保持鲜活。如2021年开展党史教育活动中我们着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以讲促学、以讲践行,使党史教育在“三会一课”、思政课堂、主题班会、大型集会、文明实践活动、小手拉大手等多个层面同时展开,互为促进,取得了良好效果。4.将从严治党和依法治教结合起来,构筑公平公正的教师发展环境,提高教师素质。我们建立了政治学习、教研、教学、德育、行政等全方位的积分制度,从细节和考核两个层面强化管理落实,切实调动起了教师“减负提质”的积极性,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效果。同时以党建统领为构架,完善“简单、人文、规范、细致”的管理体系,对校级干部进行责任管理,对中层干部进行过程管理,对班主任进行激励管理,对任科老师进行目标管理,对教辅人员进行效率管理,建立了不同层级的激励机制,把人文关爱和责任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师真正享受到发自内心的幸福感,从而激发起教师主动投入教改、课改的积极性,为从源头上落实“双减”奠定基础。5.保落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区高质量发展。一是以党建为统领,全力申创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和省级文明校园标兵单位,以此为契机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二是以党建为动力,以党员骨干教师为主体,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以构建“X学区素养课堂”为内容,全面启动新一轮课改。新课改从推进文化建设角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从提高师生和谐关系角度提高课堂互动效率,从关注学生积极学习心态培养角度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从而形成积极践行“双减”政策的良好环境,真正把学生负担减下来,把学生素质升上去。三是以党建为基础,落实好当前疫情防控的中心任务。学区抗疫临时党支部、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党员志愿者队伍处于战时状态,多次高质量完成各项疫情防控任务。作为基层学校的党组织负责人,受限于工作范围、经历、理论素养等主客观限制,对《意见》落实思考层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们将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强化对《意见》的深入领会,以期取得更大进步。篇2、2025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学习交流心得体会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的必然要求。作为2025年重点工作,新时期学校“立德树人”的宗旨更加凸显,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落实党组织在学校中的核心地位,是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体现,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为此,必须对现行学校管理机制进行变革。一、加强学习,提高对党的建设和学校管理机制变革的认识长期以来,在学校领导和教师中普遍存在着“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认为抓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硬任务硬指标,而党建工作涉及意识形态问题,成效不明显,甚至可有可无。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都在下降,直接影响了教育方针的落实,不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现阶段,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党员“三会一课”和教职工政治学习等制度优势,要把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作为学校管理机制变革的前提和保证。一是认真组织教职工政治学习,在学习会上,既讲学校业务工作,也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历次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党风廉政,以及当地党委政府对教育和教师工作的要求,让教职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并以此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努力使每位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都能“立标杆、守底线”。二是组织党员和领导干部学习《党章》、《纪律处分条例》和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开展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的通知》精神,探索加强学校党建工作的渠道和措施,让每位党员领导干部明确学校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明晰党员的权力和义务,推进新形势下学校管理机制的变革,坚信学校党组织的工作大有可为,在推动学校发展中必须有所作为。三是精心组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党员教师根据本职工作特点,开展关爱学生、服务社会等“日做”活动,通过总支委员轮流上党课、党员教师轮流谈学习体会以及收看视频、学习文件等“夜学”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二、夯实基础,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后,学校党组织从原来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转变为“总揽全局和全面领导”,责任更大、任务更重,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是履行党组织职责的关键,也是顺应学校管理机制变革的需要。一要健全基层组织,及时进行学校党委和下设支部的换届选举,调整充实支委成员。要让校办、学生处、教务处等核心部门负责人或分管校领导选入学校党组织,方便就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作出决策;让年段长担任下设支部书记,骨干教师任委员,参与年段和教研组工作的谋划、协商、决策和实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使学校基层工作更接地气,更容易推进。二是明确责任分工,转变思想观念,落实总支和支部各委员的岗位责任制,强化支委成员既抓业务又抓党建的“一岗双责”意识,在业务工作中融入党建工作,用党建工作助推学校发展。三是强化支部工作。支部是学校党建工作的基础,抓好支部的党员教育与管理,增强党员教师的担当精神。通过支部在各学科和后勤党员中开展“立标杆、树典型”活动,引导党员为学校分担更多的困难和任务(如:担任班主任和教研组长、跨年段教学、超工作量以及分担创建省特色学校和迁建工程等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觉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标杆”,促进年段、教研组和学校工作的开展。三、创新机制,突出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后,学校党组织承担起“总揽全局和全面领导”职责,必须打破学校原有的管理方式,创新工作机制,突出核心地位。具体要做到“一规则、二加强、三优先”:“一规则”即制订学校议事规则,明确党政职责边界和决策机制,避免越位和缺位,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对涉及学校发展规划、改革方案、领导分工、干部人事、规章制度、经费预决算、基建采购项目等重大问题和事关全局性、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必须由党组织集体研究决定,避免“一言堂”和“不担当”0“二加强”,一是加强党组织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工、青、妇及民主党派的领导,讨论决定学校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统一各方思想,统揽各项工作,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二是加强对学校领导班子的教育与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适时提出针对性的工作要求,开好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组织领导干部工作绩效民主测评。“三优先”,一是学校重大事项决策先由党组织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向行政提出意见;二是重大政策出台前,先组织党员进行协商完善,统一思想认识,助推行政工作的落实;三是学校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优先考虑表现突出的党员教师,并充分尊重党组织的意见。四、理顺关系,确保学校管理高效运行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后,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起“总揽全局和全面领导”作用,主要是指“把方向、抓大事、出思路、管干部、用人才”。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的行政工作第一责任人,根据《教育法》的规定,校长行政指挥权应得到充
本文标题: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学习思考心得体会研讨发言12篇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013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