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写作 > 写作参考 > 推进建立中小学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共12篇参考)
中小学党组织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稳步推进,制度框架逐步完善,教育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推进建立中小学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共12篇参考)”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喜欢。
2025推进建立中小学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共12篇)篇1、2025推进建立中小学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情况总结汇报X中学“四突出”扎实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这一指示精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湄潭中学“四突出”扎实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肩挑”,形成党建与业务两手抓、两促进、两提高的良好局面,推动学校教学高质量发展。突出政治性,促进工作队伍融合。一是建立党总支抓支部、支部管党员、党员带教师的“一抓一管一带”机制。通过支部委员与党员、骨干教师结对,党员与教学管理业务骨干结对,形成党员个个争做业务骨干,业务骨干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良好“双培养”氛围,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锻造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优良、专业能力突出、示范引领较强的党员教师队伍,逐步形成工作长效机制,为加快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实行党员领导干部包保教研组制度,17名优秀党员教师负责到组督导检查教研工作执行落实到位情况,并指导教研组规范开展工作。二是将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党建工作总体规划,每学期专题研究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不少于2次,从制度上加强学校党组织对团队工作的领导,以党建促团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校团委通过开展“学党史、强信念、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49名优秀少先队员、共青团员组成红色宣讲团,利用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向全体师生进行红色故事宣讲,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截止目前,已组织开展宣讲20场次,受众达2000余人次。三是持续性开展联系学生工作,建立联系帮扶长效机制,掌握联系学生及家庭基本情况,与学生家长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开展“1+N”导师制度,51名党员教师联系帮扶150名特困学生,定期开展家访和谈心谈话活动,切实解决学生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突出系统性,推进工作机制融合。一是健全学校工作运行机制。按照《2025年市国有企业、学校、公立医院、机关事业单位领域党建工作要点》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党组织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校长对学校行政工作全面负责的组织体系,建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机制,建立起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协调、团结与融洽的工作关系,形成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保证“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功能的有效发挥。实行每周一召开校长办公会和校总支会,周二召开校务委员会例会制度,严格遵守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报批制度。二是做实党员教师奉献积分管理机制。制发《中学关于开展党员奉献积分管理机制的实施方案》,对党员教师的日常表现进行全方位量化考核,发挥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完善教师综合评估办法,将党员积分列入教师年终考核评估项目,实行党员日常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激励学校全体党员敢作为、勇担当、做奉献、走在前。三是构建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机制。将学校党建工作与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理念相融合,坚持“发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工作思路,深化“立德树人”和课堂教学改革,将党建工作渗透到教学管理、课程改革、课堂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教育教学全过程,真正做到学校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筹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推进党建工作与教学业务深度融合。突出创新性,打造党建阵地融合。一是着力营造特色党建文化。探索创新党建文化与浙大西迁求是文化“一体化”建设,通过打造校园党建文化长廊、育人文化走廊,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浙大西迁求是文化精神,推动学校党建文化与浙大西迁文化深度融合。二是重点打造闭环式党建教育阵地。发挥学校自身优势资源,因地制宜抓好党建阵地建设,探索党员、团员、队员一站式、全周期培养模式,理清党建带队建、党建带团建教育培养路线图,将团队学习阵地、党员教育阵地和校史馆、党史馆统筹建设,融合推进,综合使用,突出党建元素,与学校的西迁历史文化相融合,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党性教育阵地。突出实效性,构建教育课程融合。一是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六个红”系列活动通知》文件精神,加强红色乡土文化课程开发与研究,学校根据学科实际开发红色校本教材《一把七星刀》,通过体艺节、研学活动、红色宣讲会等方式,组织学生学红色历史、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寻红色足迹、传红色精神,努力将德育活动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促进教学水平整体提升。二是坚持守正创新,突出课堂育德,做好党史国史、文明创建、遵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专题教育,通过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搭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体系。三是打造党建和教学两支思政课队伍,以党建引领课程建设,实现教师师德建设和学生思政教育双融合。在制度建设、课程开发、评价考核三个方面下功夫,以学校党建带动学校德育体系构建,增强教书育人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篇2、《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学习心得体会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的必然要求。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七大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三者都与教育息息相关、环环相扣。“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绕不开的“灵魂三问”。众所周知,以中小学为代表的基础教育学段,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性质定位,夯基立柱、固本培元,坚定不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巩固完善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牢“一面旗帜”,坚定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党旗所指就是发展所向。新中国70多年基础教育实践雄辩地证明,党的领导坚持得越全面、越深入、越务实,基础教育就越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任何虚化、淡化、弱化党的领导的问题都是阻碍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党委(党组)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校党组织全面领导,坚持以政治标准为第一标准、政治要求为首要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在“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中的领导作用,学校重大决策事项、重要人事任免、重大建设项目、重要资产处置、重要资源配置必须及时向党组织请示报告,自觉警惕“重分数、轻育人”“重教学、轻党建”的倾向,避免以校长办公会(校务会)代替党组织会、以“校长负责制”为由忽略“党组织领导“,真正把党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配强“两套班子”,锻造人岗相适的干部队伍。《意见》指出,要注重选拔党性强、懂教育、会管理、有威信、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学校党组织书记,着力培养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因此,选优配强学校党组织和行政“两套班子”,关键在于各有侧重、精准科学地选人用人,做到因岗择人、人岗相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党委(党组)要坚持分类施策、分级指导、分岗管理,科学依据书记、校长职位职责职能的不同,明确履职“责任田”、选聘“风向标”、考核“指挥棒”,练就一双识才、辨才、用才的“慧眼”,推动“两套班子”各展其长、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实现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此外,针对《意见》中提到的“党组织设置为党委、党总支的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般应当分设”等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尤其注重协调组织人事、编制管理部门,为贯彻落实《意见》提供职数、资金、制度等保障条件,进而激发学校管理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把握“三对关系”,完善权责清晰的制度体系。政策的生命在于实施。推动《意见》落地见效、开花结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稳慎厘清党组织领导与校长负责的关系、党组织与教职工大会及群团组织的关系、党组织会议与校长办公会的关系。要着眼顶层设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要加强对《意见》的政策研究、解读和阐释,系统深入地领会《意见》出台的现实背景、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全面对照之前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条分缕析、逐字逐句地“解剖麻雀”,抓住重难点、找准异同点,真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坚持试点先行,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学校,在做好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工作准备的前提下,成熟一个调整一个,推动改革平稳有序地落到实处。要加强统筹协调,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编制管理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工会、共青团作为中小学校相关主体的上级组织,要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打基础、立架构、建机制,尝试探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三定方案”、选任标准、考核细则等,及时统筹协调、请示汇报改革中可能出现的边界模糊、职能交叉、分工不清等问题,确保《意见》在执行过程中方向不偏、力度不减。篇3、学习《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心得体会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他强调,要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任务,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教育事业作为党和国家伟大事业之重点,开辟并不断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构建起基本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谱写了中国教育史的辉煌篇章。但今天的各地中小学校,仍存在思想认识、理论教育、管理体制、长效发展等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深化改革,持续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建立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点亮”意识灯塔”,坚营“神经末梢”思想堡垒。”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布控”好中小学校党组织这片党建神经末梢,增强意识是重中之重。当下的中小学校普遍存在思想认识不足的问题,部分领导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忽视其对业务工作的促进作用,为了党建抓党建,使之与业务工作脱节。部分同志认为理论学习假大空,不积极不认真。部分学校党组织不管事、不懂事,工作流于形式,与学校行政形成”两张皮”。解决此类问题,要着力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标杆意识。各地中小学校党组织要坚定不移地为党发声,落实政策,坚定扛起旗帜,引导广大党员教师讲政治、守纪律。要敢建设、善建设,以统思想、聚力量为宗旨,持续为学校各项发展提供政治、思想保证,坚定扛起组织责任。党组织责任人要严于律己、勤政务实,严格要求党员教师对标对表,发挥思想、业务、成果“三领先”先锋模范作用。点亮”机制灯塔”,推进中心核心”和谐统一。”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要真正发挥好党组织领导作用,建立起学校党组织同行政的良性共促,完善机制是关键保障。目前部分学校把校长负责制”落实”成了”校长个人负责”,出现了个别”家长作风”先斩后奏甚至徇私腐败现象。有的学校党组织书记怕”坏了规矩”,不敢作为,以致”核心”淡化、中心独大。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就要坚持机制制度”不走样”。要规范组织、管理、考核机制,规范组织设置,选优配强,推行书记校长”一肩挑或“交叉任职”机制,切实促进核心””中心”和谐统一。要明确管理主体,规范隶属关系,推动各地区中小学校党组织管理关系落实见效。建立妥当的党建考评,奖罚分明,做到有效预防、及时纠错,形成压力与活力并存的科学格局,持续推进学校党建工作提水平、出成绩。点亮”创新灯塔”,细抓”模式举措”落实落地
本文标题:推进建立中小学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共12篇参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15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