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学习 > 党课讲稿 > 2025年关于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共3篇)
深入学习八项规定精神,强化作风建设,提升党员廉洁自律意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下面网友分享多篇相关内容供您参考学习,希望有您喜欢的。
2025年关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专题党课:持之以恒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同志们: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着重强调“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总书记指出,“制定并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党在新时代的关键举措,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成为社会风尚,以良好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深化风腐同治,始终保持零容忍,将中央八项规定视为不可触碰的铁律,严厉查处顶风违纪和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督促党员干部坚决摒弃特权思想和行为”。今天,我以“持之以恒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题,为大家带来一堂专题党课。一、深刻领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大意义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全面从严治党由此拉开序幕。自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八项规定为起点,发扬坚持不懈的精神,持续整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现象,坚决遏制公款送礼、吃喝、旅游及奢侈浪费等不良风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推进基层减负,倡导勤俭节约,刹住了一些曾被认为难以克服的歪风邪气,纠正了一些长期存在的顽疾,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焕然一新。八项规定已成为作风建设的标志,也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一张“闪亮名片”。2012年11月15日,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深刻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中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同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为新形势下的作风建设立下规矩。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会议上强调:“我们多一些约束,老百姓就多一些舒适,对我们的满意度就会更高。”以八项规定为切入点和动员令,坚持以上率下,真抓实干,新时代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八项规定的贯彻执行和作风建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2017年10月27日,党的十九大闭幕后第三天,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再次强调中央政治局同志要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为全党树立榜样。2021年底,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审议相关报告。2022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十九届中央政治局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报告》。2022年10月25日,党的二十大闭幕刚三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强调必须始终将八项规定作为长期有效的铁律。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次党内集中教育,都将作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让良好作风成为党员的自觉行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和党性上再次“补钙”;“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持续纠正“四风”,整改不严不实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调以坚定决心整治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问题;党史学习教育提醒全党警惕党风廉政问题的反复性,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提出“以学正风”等目标。历次党内集中教育中,作风建设始终贯穿其中,不断深入推进,取得显著成效。二、精准把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宝贵经验在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整治“四风”的过程中,我们党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这是新时代作风建设的显著特点,也是赢得党心民心的关键。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将“四风”问题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加以解决。实践证明,只有遏制“四风”蔓延,党员干部才能焕发出更强的干事创业热情。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持续深化整治‘四风',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行为”,进一步明确了作风建设的重点和方向。(二)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在作风建设中以身作则。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善于禁止的人,先禁止自己而后再禁止他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说到做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开始。”中央的行动、上层的做法以及领导干部的表现,全党都在关注。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带头执行,为中央政治局和全党树立了榜样。中央政治局同志以身作则,各地方和各部门党委(党组)积极响应,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形成了上下联动、以上率下的良好局面,确保作风改进工作落到实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正是对这一成功经验的坚持和发展。(三)必须持之以恒,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并非一蹴而就,克服不良作风也需要长期努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深刻认识其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党中央明确,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把握作风建设的地区性、行业性和阶段性特点,针对普遍存在、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彰显了党中央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三、持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同志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如何持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只能加强,不能松懈,绝不能有松劲、疲劳的情绪,更不能有降低标准的错误想法,必须始终保持奋进姿态,将落实八项规定精神进行到底。(一)持续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防止反弹、隐形变异和疲劳厌战在高压态势下,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出现隐形变异、转入地下的情况。我们要保持坚定的决心和毅力,严肃整治损害党的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从严查处,关注反复性、顽固性和隐蔽性问题,加大查处和问责力度,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行为。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关注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新动向,持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加强对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章法纪和廉洁自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二)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当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仍然是阻碍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主要障碍,必须重点整治。紧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深入分析根源,精准整治,提高实效。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落实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述职述廉等制度,建立健全落实八项规定的长效机制。(三)坚持整治“四风”与树立新风相结合,养成自觉,形成习惯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真抓实干。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提升作风建设治理效能,让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增强。对照八项规定要求,积极推进源头防治腐败工作,创新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巩固和拓展作风建设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作风保障!2025年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课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志们:大家好!根据上级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有关要求,决定由我为大家讲一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一堂党课。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认清新常态,务实促发展,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廉洁,是共产党人的底色,也是我们支部发展的生命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支部党风廉政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本次党课,我将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支部廉洁生态”这一主题,与各位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为支部的健康发展筑牢廉洁防线。一、认清形势,把握党风廉政建设新常态各位老师,现在是2025年3月,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春来到。这几年,党中央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力度,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决心。我们学校,虽然是教书育人的清净之地,但也不是真空地带,党风廉政建设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一)当前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用“新常态”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为什么说是新常态呢?因为我们面临的挑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也蕴含着一些新的机遇。一是腐败现象的新变种与隐蔽性。现在的腐败,不像以前那样直接的权钱交易那么简单粗暴了。它变得更加隐蔽、更加复杂,穿上了“隐身衣”,搞起了“障眼法”。比如,有些腐败可能披着“学术研究”、“合作办学”的外衣,搞利益输送;有些可能打着“人情往来”、“节日慰问”的幌子,行不正之风;还有些,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比如网络平台、虚拟货币,进行更隐蔽的利益交换。这些新变种,给我们传统的监督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同时,这也倒逼我们必须创新监督方式,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新技术,提升我们反腐倡廉的“科技含量”,让腐败行为无处遁形。二是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教育系统,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是塑造灵魂、传承文明的关键阵地。教育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如果教育领域出现了腐败问题,不仅会损害教育公平,破坏教育形象,更会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塑造,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正因为如此,教育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这也鞭策我们要从“为了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出发,将廉洁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制度建设与执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些年,我们出台了不少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规定,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但是,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在于落地生根,真正发挥作用。如果制度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那就等于“稻草人”,起不到震慑作用。因此,我们要下大力气解决制度执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通“中梗阻”,确保各项制度规定能够真正落地见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这也启示我们,要更加注重制度的精细化、可操作性,强化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让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二、聚焦重点,提升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效新形势下,我们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更加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不能搞“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牛鼻子”,才能事半功倍。(一)强化“关键少数”的廉洁自律意识“关键少数”指的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我们学校的领导干部,包括学校党委委员、中层干部、各部门负责人等等。“一把手”廉,则全校廉;“关键少数”正,则风气正。领导干部是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头雁”,必须在廉洁自律上走在前、做表率,才能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头雁效应”。一是领导干部要带头讲廉政、守规矩。领导干部要敢于在各种场合公开讲廉政,亮明自己的态度,表明自己的决心,形成一种强大的廉政氛围。不能台上讲廉政,台下搞腐败;不能嘴上说反腐,行动上搞特权。要带头遵守党纪国法,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接受监督,习惯在“聚光灯”下工作,在“放大镜”下用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清白,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名节
本文标题:2025年关于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共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091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