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学习 > 党课讲稿 > 2025七一党课学习演讲稿(精选13篇样例)
深入学习党史,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2025七一党课学习演讲稿(精选13篇样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有所用途!
第1篇:2025七一党课学习演讲稿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从1921年成立以来,党已经走过了年艰辛而辉煌的风雨历程。我们都知道,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和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104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104年,是我们党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104年。一、回顾过去,党的功绩卓著辉煌中国共产党的104年,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救国图强真理,开辟民族振兴道路的104年;是带领中国人民不怕流血牺牲,创造辉煌业绩的104年。在104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在五代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以崭新的世界观,为全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英勇奋斗,经历了战争与和平、革命与执政、建设与改革、挫折与胜利的考验,取得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辉煌成就,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的政治力量。进入新世纪,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谱写中国历史上更加辉煌的新篇章。回想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员人数不过几十人。而时至今日,共产党员人数却达8000多万之巨,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党。值得自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更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快了发展步伐。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党正确领导的结果,历史和现实的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二、共产党员要有觉悟,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不可否认,现在有一些党员,对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那么坚定,甚至完全动摇了。有的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宣传伟大理想有点“超前”;有的认为,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是讲理想的时代,而是讲实惠、讲利益的时代了,讲理想“过时”了。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党员由于放弃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信念崩溃,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经不起考验,最终走上了腐化堕落、自我毁灭的道路。有些党员干部走上犯罪道路的事例反复告诉我们: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弃了正确的理想信念,也如何看待理想信念,我认为这首先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只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上,就能深刻地看到,我们共产党人完全没有理由放弃理想、动摇信念。一个党员做到与群众不一样,能够“平时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关键在于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不断锤炼自己的思想品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高尚的精神境界是党员立身做人的标准,是党员成就事业的基石,也是我们党员成为群众的旗手和“标杆”的条件。每一名党员都应当牢记自己的政治身份,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提升精神境界。三、共产党员要讲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奉献,是人性中真、善、美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共产党员道德品质中最本质的特征。党员不同于群众,应当奉献不为索取。陈云同志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中说:“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把革命的和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革命的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来处理一切个人问题”。当前,我们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时期,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和多元化了。作为党员,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少了,面对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群众利益的考验多了。在这样的考验面前,我们有的党员做得很好,他们自觉以个人利益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必要时宁可牺牲个人的利益,把“索取值”选择为最小,把“奉献值”选择为最大,淡泊名利,志在奉献。但也有一些党员,片面强调个人得失,以是否对个人有利作为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唯一标准,不仅不肯吃亏,反而想占公家或他人的便宜,我们党从来承认党员有正当的个人利益,但如果个人利益与党和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党员应当无条件地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四、共产党员有觉悟,必须自觉接受党的教育和纪律约束。共产党员要有纪律。自觉参加党组织的活动,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自觉服从党的纪律约束,这是党员有没有觉悟的实际体现。过去战争年代是这样,现在和平年代仍然必须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坚强纪律和组织优势,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抛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共产党员必须严格执行党章规定,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遵守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真正做到违反党纪的话不说,违反党纪的事不做。也只有不断接受组织的教育、提醒和帮助,才能使党员个人更好地提高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避免或少犯不应有的错误。人们常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看什么,既要看他的思想觉悟,也要看他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村工作成效明显不明显,党员是关键。可以这样说,成也党员,败也党员。我们党员,就平时的工作表现和业绩来看,是否能达到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标准,村民自有评价。所以,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敬业爱岗、勤奋工作,并把自己的工作与党的形象和威信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以过人的本事说服人,以出色的业绩说服人,为党的形象增光添彩。第2篇:七一党课讲话稿同志们:“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人民至上”凝练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明确要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基层干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只有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日常工作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才能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新时代新阶段,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党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今天由我就如何用心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与同志们交流几点心得体会。一、永葆为民初心,坚定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一是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和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不是体现在高群众一等上,而是深入群众,与群众建立鱼水关系,在为群众真心实意办事中体现的。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只有真心实意地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教育,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在新时代,“一切为了群众”,就必须同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一切依靠群众”,就必须以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激发群众创造活力的引擎。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党才能在理论上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时代、实践和形势的发展不断发展完善。坚持群众路线,能够让我们党不断从群众实践中来,到群众实践中去,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长青。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任何政党或政权的前途和命运,最终都取决于人心向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以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决定了党能够认识到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所以能够自觉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能够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并在实际工作中,把群众路线作为自己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是党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认识世界是开展工作的前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是完全一致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讲也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所以,我们党历来强调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群众做调查工作,当群众的学生。这只是认识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认识再“回到群众中去”,使群众认识到这些意见是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的。要号召群众行动起来,把党的这些认识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使党的认识转化成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这就完成了认识的全过程。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政治路线的重要保障。政治路线是党根据最高纲领和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及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提出的。党的政治路线决定了党在一定时期事业发展的重心和方向,是制定各种具体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而能否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则与是否坚持群众路线直接相关。这是因为,党只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根本要求出发,通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途径和方法,才制定出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反映人民根本要求的政治路线。党制定政治路线之后,还需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践行,并把它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在各个时期的政治路线,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路线等,都是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所以,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的形成和贯彻执行,群众路线都是重要保障。二、践行初心使命,站稳人民立场。站稳人民立场就要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至上,拜群众为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急群众所急、解群众之困、千方百计为群众着想,大力弘扬赶考精神,我们所做的一切,必须以人民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得到实惠没有为出发点。(一)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能是人民群众,毛泽东说,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吗?那么,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任何时候都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一切为了人民,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二)一切依靠群众。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几十人的小党,发展成为拥有九千五百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成为带领十四亿多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执政党,之所以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无往不胜,带领人民先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成就,关键就在于党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的支持。这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大事,无一例外都是党通过做群众工作,“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成功的。历史反复证明,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以弱胜强、不断创造发展奇迹的秘诀,就凝聚在“人民群众”这四个字之中。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为人民群众谋福利镌刻于党的基因和血脉之中,从人民群众的深厚土壤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没有今日中国之辉煌和强盛,离开了人民,我们党将一事无成。(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就是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人民群众创新成果的总结和提高;到群众中去,就是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就是把党的从群众实践中升华出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再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检验这些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科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循环往复,一次比一次更科学,一次比一次更正确。因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必须要坚持的
本文标题:2025七一党课学习演讲稿(精选13篇样例)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148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