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自查报告 > 街道党工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材料
街道党工委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创新,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增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下面网友分享多篇相关内容供您参考学习,希望有您喜欢的。
街道党工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材料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党建引领,锚定基层治理与民生发展的结合点,以“红色引擎”工程为总抓手,通过组织体系的重构、服务功能的升级、治理效能的提升,推动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奋力谱写新时代街道高质量发展的街道篇章。一、主要工作情况(一)坚持强基固本,锻造党建引领“主心骨”。优化组织体系,深入实施“强基提质”工程。构建“1+9+N”组织体系(即1个街道大工委、9个村社区党组织、N个辖区单位和社会组织),推动党的组织覆盖从“有形”向“有效”转变。首创“党建引领聚全域合力、五项清单办好民心事”工作机制,建立需求、资源、项目、服务、绩效“五项清单”,推动26家共建单位签订“党建联盟”协议,落地“红色创投”等民生服务项目32个,撬动社会资金40余万元。强化阵地建设,创新“党建+文化”模式。每年举办“民俗节日”主题文化活动60余场次,将党的政策理论融入群众文化生活。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工程,着力构建“党建+”辐射带动体系,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站北社区、鑫凯社区、中心社区凭借扎实的党建工作基础和“五心聚力”工作法、“一核、一网、鑫管家”服务模式等创新实践,成功获评市级“坚强堡垒”示范党支部,嘉烨社区荣获旗级“坚强堡垒”支部称号。同时,星河广场红色商圈通过创新“两企三新”党建工作模式,整合企业、商户资源,打造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党建示范阵地,成为非公经济领域党建工作的标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能”。(二)坚持党建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聚焦产业振兴,深化“党建+产业”融合模式。创新“党支部+合作社+企业”联建机制,培育形成三村特色集体经济。薛家湾村筑巢引凤房屋租赁项目年收入突破140万元,王青塔村集体经济合作项目解决了村民“家门口”就业、就医难题,帮郎色太村狮博顿游乐中心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以上。同时,依托党建联盟资源,推动“党建+产业+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红色研学+农业体验+休闲游乐”精品线路,举办“农民丰收节”、民俗“庙会”等特色活动,带动三个村农副产品销售和餐饮、采摘等业态发展。2024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40万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增收2500元。聚焦生态振兴,创新“党建+生态环保”模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立党员责任区26个,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守护绿色家园”行动。扎实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严厉打击毁林毁草、私挖盗采等违法行为,实施矿山治理、道路硬化、绿化工程,安装路灯250余盏。推进“煤改电”项目,229户村民告别“燃煤取暖”,实现清洁供暖。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入专业保洁公司,建立“户分类、村收集、街转运”常态保洁机制,乡村面貌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三)坚持情系民生,织密服务保障“暖心网”。聚焦急难愁盼,精准服务一老一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配合推进北山片区开发、周家湾城市改造、帮郎色太村矿区移民搬迁等重点项目。完成24个小区供暖管网改造,实施街道民生实事项目40余件,让发展成果触手可及。构建“15分钟为老服务圈”,建成“长者食堂”5处,设置老年助餐点3个,适老化改造惠及158户家庭,同时,“准享福”护老服务等新项目不断涌现,进一步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坚持托育服务创新,鑫凯社区推出“家门口的早教课堂”服务项目,构建1到3周岁婴幼儿发展支持网络;站北社区萌宝驿站建成投入运行,“燕归巢·幸福绳”托管班连续9年提供寒暑假托管服务。深化“五社联动”机制,志愿服务暖心惠民。以党建为纽带,组建为老帮扶、禁毒防艾等19支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培育北山志愿服务站、天颐乐园为老服务中心等4家本土骨干社会组织,引入准格尔义工协会、安达救援队等12家优质社会组织,注入专业服务力量,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引擎”。截至目前,累计征询群众需求意见2200多条,精准实施服务项目72个,惠及群众3.12万人次,切实将“志愿红”转化为民生幸福的“暖心色”,推动基层治理成果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2024年街道荣获市级“人民满意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四)坚持创新治理,构建共建共享“同心圆”。创新“党建+综治”深度融合,打造新时代基层治理样板。探索“党建红+综治蓝”深度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推行“网格党小组+网格员+楼栋(单元、联户)长”工作模式和“铁三角”微治理,把街道9个村社区划分为80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个党小组、1名专职网格员,推选出712名楼栋(单元、联户)长,同时整合公安、司法、信访等力量进入网格,形成“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工作格局。运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重点约访、多元回访“四访”工作法,努力化解信访积案,切实解决群众反映问题,信访事项群众满意度达98%。红色物业破解治理难题,数字赋能智慧治理。创新红色物业管理模式,针对辖区老旧小区分布散、数量多、体量小、基础配套弱、物业服务成本高的特点,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将辖区49栋单体楼划分为5个红色物业服务片区进行统一管理,加强对物业服务的监督和指导,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和效率,有效解决了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等“老大难”问题,让“老小区”焕发“新活力”。打造智慧治理平台,在站北社区试点推行“掌上站北”小程序,试运行以来,线上解决群众问题28件,开展“微心愿”认领活动86个,平台用户数量达到1447人,总访问量约5000人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街道党工委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红色引擎”工程,努力打造组织有力、服务暖心、治理有效的现代化街道样板,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街道经验”,让每一份民生期待都落地成景,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服务群众的“最美零距离”。(一)突出组织筑基。以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为核心,深化支部建在网格上工作机制,推动社区大党委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重点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实施头雁工程培育30名以上骨干书记,建立党员责任区制度,确保每个楼栋有党小组、每个单元有党员中心户。通过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强化理论武装,运用学习强国线下实践站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小区、进家庭,全年开展红色宣讲不少于50场次。(二)突出服务提质。构建群众点单-党组织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闭环服务体系,设立党员先锋岗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难等民生痛点。创新云上党群之家数字化平台,整合社保办理、法律咨询等12类高频服务事项,实现指尖办理率达85%以上。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银龄互助团”护苗志愿队等特色服务队伍,针对一老一小群体开展定制服务,确保年度完成微实事项目200个,群众满意度保持在95分以上。(三)突出协同共治。建立红色物业联盟统筹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力量,推行四方会谈议事机制。深度链接辖区企业、社会组织资源,打造15分钟党建服务圈,年内建成5个党群服务综合体。发挥党员在业委会中的主导作用,推动小区公共收益透明化,试点社区基金会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治理,力争年度撬动社会资金300万元用于社区微改造。(四)突出长效赋能。完善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将1.2万名在职党员纳入社区治理人才库。建立三色预警考核体系,对12345热线投诉实行挂牌销号管理。开展星级党支部创评活动,将治理成效与干部晋升、绩效奖励挂钩。每季度召开党建联席会研判治理难点,形成调研-决策-执行-反馈工作闭环,确保年度打造3个市级示范社区、10个区级标杆项目。仅供参考
本文标题:街道党工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167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