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年轻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交流研讨发言提纲
年轻干部应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密切联系群众,提升工作效能,树立良好形象。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年轻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交流研讨发言提纲”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1/4年轻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交流研讨发言提纲年轻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交流研讨发言提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当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如同丈量作风的标尺,检验着新时代年轻干部的政治底色与担当成色。作为基层青年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仅是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践行初心使命、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遵循。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应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血液,以实际行动彰显青年干部的担当与作为。结合近期学习收获,与大家交流几点想法:一、在理论学习中把准航向,夯实思想根基在单位、党支部组织的集中学习中,我坚持读原文、学原理,积极参与研讨交流。通过学习,我时刻提醒自己,在工作中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例如在撰写工作总结时,不堆砌华丽辞藻,不夸大工作成绩,而是实实在在地梳理工作进展、问题与解决办法,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对待每一项任务,从思想根源上坚决抵制形式主义之风。新时代青年干部当以理论清醒筑牢政治坚定,在大是大非前亮明红绿灯,在原则问题上划定斑马线,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到闻令而动令行禁止,让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成为最鲜明的政治底色。面对多元思潮的碰撞激荡,必须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从中央八项规定的历史脉络中感悟初心使命,在研读经典著作中汲取精神养分,在思想淬炼中筑牢信仰之基。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才能真正理解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核心要义,拧紧作风总开关,在思想上筑牢防线,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二、在泥土芬芳中一心为民,践行务实作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调求真务实,这与基层工作的实际需求高度契合。在与群众交流过程中,我多次深入村庄一线,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意见。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我明白了只有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以务实的作风推动工作,才能真正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到实处,也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党性是作风的根,党风是党性的形,党纪是两者的盾,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某地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严格落实规定要求,拒绝摆拍式调研,通过蹲点走访摸清群众需求,将有限资金用在产业帮扶刀刃上。这一过程,既彰显了为民服务的党性宗旨,又塑造了求真务实的党风形象,更体现了严守纪律的政治自觉。可见,唯有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才能让试金石真正发挥照妖镜净化器的作用,推动党的建设全面提升。在基层工作中,直面群众,更要练好3/4群众工作的基本功,自觉拜人民为师,既不能站在群众的对立面颐指气使,也不能跟在群众后面当尾巴,要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心入群众。在谋划推进工作时,要以大多数群众的意愿为导向,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做决策、定政策、拿措施时,首先考虑民意、自觉珍惜民力,不折腾、不惹事,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和执法,要充分考虑时度效,开展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避免解决一个问题、引发一片问题。三、在刀刃向内中淬炼党性,保持清正廉洁在工作中,我时刻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守廉洁底线。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搞铺张浪费,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做起,践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同时,我主动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将自己的工作置于阳光之下,定期向分管负责同志和同事汇报工作情况,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自己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程序正义是法治政府的生命线。从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到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党内法规的四梁八柱为权力运行设定了轨道。现实中,个别干部把灵活变通当能力,搞先斩后奏边斩边奏,本质上是纪律意识淡薄的表现。青年干部要把程序意识刻进骨子,对制度心存敬畏,对流程严守规范,既不当拍脑袋决策的草莽官,也不做打擦边球的聪明人。无论是项目审批还是资金使用,都要做到该走的程序一步不少,该守的规矩一条不破,让权力在法治阳光下运行。当前,面对深化改革中的利益诱惑、多元思潮下的作风考验,年轻干部更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实干中锤炼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定力。廉洁自律是与担当作为相统一的。年轻干部必须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硬道理铭刻于心,明确清正廉洁的价值坐标,跳出小我的逼仄狭隘,积极投身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之中,把个人理想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中,在严守纪律规矩中彰显担当之责。以上交流发言,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本文标题:年轻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交流研讨发言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252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