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宣讲稿 > 在新时代家风建设座谈会上的演讲
新时代家风建设座谈会强调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传统美德培养良好家庭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在新时代家风建设座谈会上的演讲”,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有所用途!
在新时代家风建设座谈会上的演讲同志们,朋友们:今天,当我们回溯历史长河,会发现一条贯穿古今的真理:家风,是刻在血脉里的文明基因,更是写在国运中的精神密码。从包拯立下“犯赃滥者不得葬于大茔”的铮铮家训,到周恩来为亲属定下“不许用公家汽车”的十条家规;从张琦纵容儿子收受老板10万美元,最终全家身陷囹圄的悲剧,到谷文昌子女“靠本事吃饭”的清廉佳话。历史反复印证: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败,则贪腐生。一、家风之殇,当亲情沦为腐败的温床。血的教训警示我们!家风失守,代价何其沉重!一是毁个人前程。海南省委原常委张琦在国外参加儿子毕业典礼时,默许商人向儿子张岩赠送10万美元“生活费”。这“第一堂贪腐课”,让张岩从此沉溺奢靡,最终被全球通缉。张琦在狱中痛悔,“管家治家的失败,是我最大的失职!”二是毁家庭幸福。浙江省委原常委周江勇与弟弟周健勇构建“一家两制”腐败链,一个掌权、一个经商,最终兄弟同陷囹圄;四川铁投原董事长郭勇带儿子收受老板“赞助费”,父子双双入狱。昔日的团圆饭桌,变成铁窗下的隔世相望。三是毁社会公平。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史文清“大搞家族式腐败”,山西省水利厅原厅长潘军峰将12名亲属塞进水利系统。这种“近亲繁殖”“裙带腐败”,侵蚀的是公众对公平的信任,瓦解的是执政根基。习近平总书记的告诫振聋发聩:“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二、清风之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三重力量。这三重力量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凝聚成清风正气的基石。一是以文化根脉滋养正气。福建南平市将《朱子家训》纳入党校必修课,党员干部带着孩子走进“朱子学堂”,在“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的诵读中培根铸魂;重庆荣昌区纪委监委邀请杨靖宇将军后人马继志讲述“满门忠烈”的故事;东山县打造谷文昌廉政主题馆,陈列其子女“15年临时工转正”的档案;这些故事让“清白持家”四字重若千钧。二是以制度铁栅筑牢防线。福建诏安县建立“廉政家访”机制,纪委书记走进干部家中,提醒配偶当好“廉洁守门员”;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征集80封廉政家书,让亲人的叮咛成为干部的“护身符”;中国建设银行出台《员工亲属回避规定》,明令禁止亲属同部门任职;最高检发布《禁业清单》,从源头斩断权力寻租链条。三是以严管厚爱守护初心。周恩来总理的侄子周保章在青岛清廉家风馆含泪回忆:“伯伯定下‘十条家规’,连我顺路探望都被批评‘耽误工作’。”这种“无情”中蕴含的正是大爱——真正的亲情,是教会家人“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的生存智慧。三、吾辈之责,让清风盈门、廉韵长存。同志们!家风建设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它是刻在门楣上的箴言,是融进血脉里的传承,三个“一”的故事正书写着生动注脚。一句承诺重千钧。浙江舟山普陀区的会议室里,鲜红的《廉洁从政承诺书》铺展在案,党员干部与家属并肩执笔,落笔时的沙沙声里,是“夫妻共筑防腐墙”的郑重约定。这纸承诺不是仪式的点缀,而是将“公门之内好修行”的古训,化作看得见的责任清单。一次对话抵万金。吉林家风展览馆内,新提拔省管干部的家属驻足在“贪腐致家破人亡”的警示案例前,指尖划过老一辈革命家的清廉手札。当讲解员说起“留金留银不如留清白”的典故,有人红了眼眶:“从前总想着给孩子攒家业,今日才懂,清廉二字才是传家的无价宝。”一生坚守映丹心。武夷山深处,蒋石林佝偻着背清扫红军墓前的落叶,这已是他家五代人的习惯。从祖父接过守墓嘱托的那天起,风霜染白了青丝,却从未改变过每日擦拭墓碑的动作。这跨越百年的坚守,让“忠厚传家久”的古训,在青山绿水间生生不息。今日之中国,从云南章嘎社区“火塘会”上的廉洁快问快答,到天津南开家风馆的沉浸式警示教育;从钟南山院士“把好家风传下去”的短视频倡议,到《零容忍》中腐败家庭的泣血忏悔,家风建设的画卷正在神州大地恢弘铺展。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当我们追忆周恩来拒绝为侄子安排工作的铁面无私,重温焦裕禄责令儿子补交戏票钱的凛然正气,更需铭记:清廉家风,是穿越时空的传家宝,更是民族复兴的压舱石。让我们以心守家、以廉护国,让千门万户的清正之气,汇聚成朗朗乾坤的浩然长风!
本文标题:在新时代家风建设座谈会上的演讲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326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