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县委书记在县委常委会调度前三季度经济指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会议强调,要精准施策,强化责任,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县委书记在县委常委会调度前三季度经济指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县委书记在县委常委会调度前三季度经济指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专题调度前三季度经济指标情况。经济工作始终是我们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指标则是反映经济发展态势的“晴雨表”和“风向标”。通过对前三季度经济指标的深入分析和调度,我们能够精准把握全县经济发展的脉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全年经济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客观审视,精准把握前三季度经济指标运行态势(一)总体态势稳中有进,积极因素不断累积。从前三季度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来看,全县经济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保持了合理的增长速度,增速在全市范围内处于中上游水平,这表明我县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稳定的,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依然较大。在工业领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了稳步增长,一些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装备制造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产值同比增长显著;农产品加工产业依托本地丰富的农业资源,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也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农业方面,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特色水果、蔬菜等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逐步增强,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服务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日益繁荣。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均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带动了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商贸流通业不断优化升级,新型商业业态不断涌现,市场消费活力进一步激发。(二)部分指标亮点突出,发展质量逐步提升。除了总体经济指标的稳定增长,部分指标还呈现出诸多亮点,反映出我县经济发展质量正在逐步提升。在投资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投资占比有所提高,这为未来工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民间投资活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县域经济建设中来,表明市场对我县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在科技创新方面,研发投入持续增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大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在民生保障领域,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比进一步提高,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了更多实惠。(三)存在问题不容忽视,发展短板亟待补齐。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一是部分指标增速放缓。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增速低于年初预期目标,与周边地区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这反映出我县在扩大消费需求、拓展对外贸易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二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虽然工业经济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高,新兴产业规模较小,产业层次偏低,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农产品附加值较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现代服务业占比不高,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够明显。三是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增加、融资难融资贵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发展面临较大压力。一些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甚至面临生存困境。四是项目推进不够有力。部分重点项目由于前期工作不扎实、要素保障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开工迟缓、建设进度滞后,未能形成有效的投资拉动。项目储备不足,缺乏大项目、好项目的支撑,经济发展后劲有待进一步增强。二、靶向施策,全力冲刺四季度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一)聚焦工业经济,强化支撑稳增长。工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稳住工业经济就稳住了全县经济发展的基本盘。四季度,要聚焦工业经济,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一是加强运行监测调度。建立健全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密切关注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主要经济指标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加强对工业用电量、货运量等先行指标的监测分析,准确把握工业经济发展趋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深入开展“企业服务月”活动,县级领导要带头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针对企业反映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增加、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和吸引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二)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后劲促发展。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四季度要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扩大有效投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对尚未开工的项目,要逐一分析原因,找准问题症结,加强协调调度,尽快完成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对已开工的项目,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早日竣工投产。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跟踪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土地、资金、环保等问题,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结合我县实际,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对接,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计划盘子。建立项目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对项目储备库进行更新和完善,确保项目储备充足、质量优良。三是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等活动,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服务,提高项目签约率、落地率和开工率。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三)促进消费升级,激发活力拓市场。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需求,四季度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消费升级,激发市场活力。一是培育消费热点。结合秋冬季节消费特点,组织开展各类促销活动,如购物节、美食节、家电下乡等,激发居民消费欲望。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直播带货等新兴消费业态,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加强对旅游市场的开发和营销,推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吸引更多游客来我县旅游消费。二是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条件,提高消费便利性。加强对消费市场的监测分析,及时掌握消费动态,为促进消费升级提供决策依据。三是促进农村消费。加强农村商业网点建设,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农村商品流通效率。开展农村电商培训,鼓励农民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农产品销售和消费,促进农村消费升级。三、强化保障,凝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经济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部署经济工作,亲自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建立健全经济工作责任制,将全年经济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各乡镇,明确责任分工,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加强对经济工作的考核评价,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在经济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未能完成目标任务的进行问责。(二)强化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各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打破部门壁垒,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发改部门要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统筹协调和调度分析,及时提出对策建议;统计部门要准确及时地提供统计数据,为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要加强对财政收支、税收征管和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工信、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要分别加强对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指导和服务,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等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和环境监管,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条件。(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能力素质。做好经济工作,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经济工作队伍。要加强经济工作队伍建设,加大对经济干部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开展经济知识培训和业务学习活动,提高经济干部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鼓励经济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加强经济干部的作风建设,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培养经济干部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过硬的工作作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志们,四季度是全年经济工作的冲刺阶段和关键时期,完成全年经济目标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力冲刺四季度,确保全年经济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县委书记在县委常委会调度前三季度经济指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326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