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发言 > 心得体会 > 学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心得体会
学习强调了人民至上的重要性,深刻理解以人民为本的发展思想,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民?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学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心得体会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5学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心得体会学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心得体会根据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安排,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篇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重要论述的节录,这些重要论述对我们党为什么人、靠什么人问题进行了深刻阐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六个必须坚持的首要内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必须深刻领悟、准确把握这一重要立场观点方法。下面,结合个人学习和思考,以及搜集的学习资料,汇报以下三点认识和体会:一、深刻认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必要性人民二字历来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的高频词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出现203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出现177次。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六个必须坚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概括和阐述,并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首要内容,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扎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创新,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取向。从两个结合上来看,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人民立场为根本政治立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将坚持人民至上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的独特优势。文化传承方面,中华文明自古蕴含着亲民、重民、富民、恤民、教民等民本思想和政治理念,《尚书·五子之歌》记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呼吁得民心者得天下,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政治主张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人民至上的重要论述结合新时代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具体运用和创新发展,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承传与创新。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实践形成的现代化道路、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坚持基本原则之一,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立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终将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置于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位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二、正确理解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蕴含的内在要求3/5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蕴含着治国理政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方法,包含站稳人民立场、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等要求。站稳人民立场就是坚定站在人民立场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我们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一切为了人民就是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坚持人民至上,就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紧紧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既是服务的对象,也是值得依靠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要相信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动员人民行动,汲取人民智慧,才能不断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推向前进。三、准确把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精神实质一是思想上树立坚持人民至上的观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坚持人民至上,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主观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至上,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这个初心使命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要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坚持人民至上的思想观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二是行动上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服务宗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文章中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再次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在党的七大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5/5进了党章,成为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至上,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检验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有共产主义这个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是看他弄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共产党人最高利益和核心价值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检验我们的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干事业、创政绩,为的是造福人民我们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说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所以,坚持人民至上,我们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
本文标题:学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333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