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领导讲话]在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会议强调加大治理力度,强化监管措施,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绿色发展。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领导讲话]在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推进会议上的讲话”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喜欢。
在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总结上半年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与存在的突出问题,安排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攻坚突破,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保障。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刚才,市生态环境局、*区、*县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更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大气污染防治的严峻性与紧迫性大气污染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事关全市长远发展大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攻坚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一是从国家战略层面看,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这为我们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如果我们在大气污染防治上掉以轻心、行动迟缓,不仅会影响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更会拖全省乃至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后腿,无法向党中央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二是从群众期盼层面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上半年,我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1.8%,同比增加2%,PM2.5平均浓度48.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6%,这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得到了群众的初步认可。但我们也要看到,在重污染天气发生时,群众的抱怨和不满依然存在,比如在月日至月日的重污染天气过程中,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接到关于大气污染的投诉达320余件,涉及企业废气排放、工地扬尘、秸秆焚烧等多个方面。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工作与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加以解决。三是从发展大局层面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各地都在抢抓绿色低碳发展机遇,谁能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占据主动,谁就能在区域竞争中赢得优势。如果我们不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不仅会影响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还会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半年,我市某重点招商项目因周边空气质量不达标,导致项目环评审批延迟,影响了项目开工进度,这一教训十分深刻。因此,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仅是生态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必须统筹兼顾、协同推进。二、肯定成绩成效,准确把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工业减排攻坚取得显著突破。一是资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先后成功申报中央大气专项资金项目36个,获资1.86亿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企业脱硫脱硝、VOCs治理、除尘设施升级等重点项目。同时,市级财政配套资金5000万元,各县(市、区)也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形成了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比如*县为推动辖区内化工企业治理,县财政专门拿出8000万元,对完成治理任务并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的企业给予每吨产品30元的奖励,极大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二是治理项目推进成效明显。在省生态环境厅下达我市470个大气治理项目的基础上,我们自我加压,以钢铁、水泥、铸造、无机磷化工等行业为重点,谋划工业企业治理项目600个,目前已完成352个,完成率达58.7%。其中,*钢铁集团投资12亿元实施了烧结机脱硫脱硝改造项目,改造后烧结机头二氧化硫浓度从原来的150毫克/立方米降至35毫克/立方米以下,氮氧化物浓度从300毫克/立方米降至100毫克/立方米以下,每年可减少污染物排放2.3万吨;*水泥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完成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不仅解决了生活垃圾处理难题,还减少了粉尘排放8000余吨。三是产业结构优化步伐加快。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上半年共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23个,涉及投资额达56亿元。同时,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个工业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比如经济开发区通过实施循环化改造,园区内企业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废物互用,上半年园区整体能耗下降8%,废气排放量下降12%。(二)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持续增强。一是预警会商机制不断完善。积极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在重污染天气高发期,每天组织气象部门、行业专家开展会商研判,分析空气质量变化趋势,预测污染扩散路径。上半年共开展会商研判126次,发布空气质量预报信息365条,为精准应对重污染天气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月日的重污染天气过程中,通过提前会商研判,我们及时启动了橙色预警响应,比原定时间提前了12小时,有效减轻了污染程度。二是应急减排措施落实到位。严格落实“一企一策”监管要求,为全市432家重点排污企业制定了个性化的应急减排预案,明确了不同预警级别下的减排措施和减排比例。通过现场督查和在线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督促企业按预案要求落实各项减排措施。上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8600余人次,检查企业3200余家次,发现并整改应急减排措施落实不到位问题156个。比如在*月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铸造厂未按要求停产,执法人员现场责令其立即停产,并依法处以20万元罚款,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三是区域协同应对成效显著。加强与周边市(县)的沟通协调,建立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上半年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2次,查处跨界污染案件5起。在月日至月日的区域性重污染天气过程中,我市与*市、*市同步启动应急响应,统一实施限产、限行等措施,区域内PM2.5浓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3%,重污染持续时间缩短了24小时。(三)面源污染管控水平不断提升。一是露天禁烧管控成效明显。强化面源污染管控,全方位推动农作物露天禁烧工作的开展,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组建了1200余人的巡查队伍,配备无人机、高清摄像头等设备230余台(套),实现了对重点区域的全天候监控。上半年共查处露天焚烧案件320起,罚款金额达56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35%和40%。*区创新推行“田长制”,将辖区内所有农田划分为1200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名村干部担任网格员,负责日常巡查和宣传教育,上半年该区未发生一起大面积露天焚烧事件。二是扬尘污染治理持续加强。围绕道路扬尘、施工工地扬尘等问题,坚持日巡查、周通报、现场核查、整改“回头看”,对重点问题跟踪到底,共检查发现施工工地扬尘问题250余个,下达整改通知书180份,对23个问题突出的工地进行了立案查处,罚款金额达150万元。同时,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力度,市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2%,洒水降尘频次从每天2次增加到4次,*街道还引入了新型雾炮车3台,对辖区内主要道路进行不间断喷雾降尘,道路扬尘浓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8%。三是餐饮油烟管控巩固提升。巩固餐饮油烟管控成效,按照“一点一策”清单开展重点区域餐饮聚居区常态化巡查,要求正在营业的商户开启油烟净化器并保持正常运行。上半年共检查餐饮单位2800余家次,下达整改通知书320份,督促230家餐饮单位安装了高效油烟净化器,对120家未按要求运行的餐饮单位进行了处罚。*县对辖区内的*条餐饮示范街进行了全面改造,统一安装了油烟在线监控设备,实现了对油烟排放的实时监控,群众投诉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0%。三、正视短板弱项,清醒看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实现全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艰巨。(一)空气质量改善压力持续加大。一是优良天数比例提升空间有限。上半年,我市优良天数比例为71.8%,同比增加2%,但与全年75%的目标相比,还差3.2个百分点,剩下的半年时间里,我们每月需要新增优良天数1.5天以上,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进入下半年,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空气质量改善难度加大,去年同期月至月优良天数比例仅为68%,比上半年下降了3.8个百分点。二是PM2.5浓度反弹风险较高。上半年,我市PM2.5平均浓度为48.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6%,但距离全年45微克/立方米的目标还有3.9微克/立方米的差距。从监测数据来看,*月、*月两个月PM2.5浓度分别为56微克/立方米和52微克/立方米,均超过了年度目标,如果下半年不能有效控制,很可能导致全年目标无法完成。三是臭氧污染问题日益凸显。随着气温升高,臭氧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市空气质量的新挑战。上半年,我市臭氧超标天数达28天,较去年同期增加了8天,特别是月至月,臭氧浓度多次出现超标,最高值达到210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1.3倍。臭氧污染治理技术复杂、难度大,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二)重点领域治理仍存在薄弱环节。一是工业企业治理不够彻底。虽然我们完成了352个工业治理项目,但部分企业治理设施运行不稳定,偷排漏排现象依然存在。上半年,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在线监控发现,家企业存在超标排放行为,其中化工企业多次超标排放VOCs,浓度最高达到180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3倍。此外,还有120个治理项目进度滞后,其中*县的20个铸造企业治理项目,因资金不到位、技术不成熟等原因,目前仅完成5个,严重影响了整体进度。二是面源污染管控存在盲区。露天禁烧方面,虽然总体形势好转,但在偏远农村地区,仍有零星焚烧现象发生,上半年卫星遥感监测发现我市秸秆焚烧火点15个,主要集中在镇、乡等偏远地区。施工扬尘方面,部分小型工地、市政维修工程管理不规范,未落实围挡、覆盖、洒水等降尘措施,成为新的扬尘污染源。比如区街道一处小型装修工地,因未采取任何降尘措施,导致周边PM10浓度短期内上升了30%。三是移动源污染治理进展缓慢。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我市在移动源污染治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全市还有黄标车1200余辆未淘汰,老旧车淘汰进度滞后于计划。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速度较慢,上半年全市新增新能源公交车仅50辆,占新增公交车总数的30%,与省定40%的目标还有差距。此外,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难度大,部分工程机械未登记备案,冒黑烟现象较为普遍。(三)工作推进机制还不够健全。一是部门协同配合不够紧密。大气污染防治涉及生态环境、发改、工信、住建、交通等多个部门,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交叉、推诿扯皮现象。比如在扬尘污染治理方面,住建部门负责施工工地监管,城管部门负责道路清扫保洁,但对于城乡接合部的道路扬尘,两部门之间责任划分不够清晰,导致监管出现空档。上半年,*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接到的320余件大气污染投诉中,有25件因部门职责不清而未能及时处理。二是基层监管能力有待提升。县(市、区)、乡镇(街道)环保执法力量薄弱,人员配备不足、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全市12个县(市、区)中,有8个县(市、区)的环保执法人员不足30人,县甚至只有15人,难以满足日常监管需求。同时,基层执法设备简陋,缺乏先进的监测仪器和执法车辆,上半年镇环保所因没有便携式检测仪,无法对辖区内一家企业的废气排放进行现场监测,延误了执法时机。三是考核问责力度不够严格。虽然我们建立了大气污染防治考核机制,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考核标准不够细化、问责力度不够等问题。上半年,有3个县(市、区)空气质量同比下降,但仅对其
本文标题:[领导讲话]在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34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