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发言 > 心得体会 > 不做“好好先生”的心得体会
勇于表达真实想法,坚持原则底线,不盲目迎合他人,保持独立思考与判断,真诚待人处事。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不做“好好先生”的心得体会”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喜欢。
1/3不做“好好先生”的心得体会不做好好先生的心得体会好好先生自古有之。据史料记载,东汉有个名士叫司马徽,他不谈论别人的短处,跟人说话时不管好和坏都说好。有人问他,平安吗?他回答:好!有人说自己的儿子死了,他回答:很好!他的妻子责备他说:别人认为你是讲道德的人,所以才把事情告诉你,为什么听见人家的儿子死了,反而说好呢?司马徽不紧不慢地说:好!你的话太好了!他的妻子哭笑不得。司马徽由此被称为好好先生,后来,人们常用这个词形容那些不分是非、不敢得罪人、只求平安无事的人。党员干部如果当好好先生,就是没有原则、不敢斗争的表现,与党的性质是格格不入的,与党的作风是背道而驰的。第一,共产党人讲党性、讲原则,就要讲斗争。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天然注入了坚持原则、敢于斗争的鲜明特质,坚持讲真话、道实情,坚决反对好人主义和好好先生。一百年来,无论是纠正左倾错误,还是反对单纯军事观点,无论是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还是突破姓社姓资思想禁区,党的每次重大关头和重要转折,都是在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中进行的。假如革命队伍中人人都当好好先生,我们党怎么能战胜一个又一个敌人,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第二,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含糊、决不能退让,否则就是对党和人民不负责任,甚至是犯罪。我们党历来提倡团结,但团结是通过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达成的,不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更要从一开始就养公心、去私心,在胸怀大局、立足本职中,坚持讲党性、讲原则、讲斗争,如此,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不断向前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军不断深入,正风肃纪、纠风除弊持续加强,当老好人、做和事佬现象得到有效纠治,较真碰硬、红脸出汗的多了起来,敢抓敢管、实查实纠的多了起来。但也要看到,奉行好人主义的好好先生并未绝迹,仍然值得注意和警惕。比如,有的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市侩哲学,不讲原则讲关系,不看制度看面子,一味讲宽容、讲和气;有的抱着只避事、不担事的圆滑态度,看到问题往后退,遇到矛盾绕道走,在歪风邪气面前不敢坚决斗争,对政治原则问题含含糊糊,对大是大非问题做开明绅士;还有的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说话办事看来头、看风向,随波漂、随风倒。这同党性原则是背道而驰的,对事业发展贻害无穷,必须坚决纠正。第三,好好先生表面上是好,实质是怕。怕生事、怕惹事、怕出事,怕引发冲突、出现意外,怕牵扯自己、影响选票。对于这种现象,邓小平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现在还是东怕西怕,还是怕讲心里话,我们党的老传统就恢复不起来。毫无疑问,怕的背后是自私观念、懒散作风和软弱秉性作祟,说到底是党性不纯、作风不正。当好好先生,看似保护了自己,实则失去了自我;看似好的是自己,实则坏3/3的是风气、是事业。这样的干部,怎能相信他会认真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积极攻坚克难、抓难治弱?第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指的是与周围环境、与周围人的关系相和谐,同时,提倡对事物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能为了讨好他人而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在这一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表率。百团大战后,毛泽东与周恩来、彭德怀坐在一起,讨论关于百团大战成败得失时,约法三章:咱们定下个君子协定:第一,把话讲透。第二,可以骂娘。第三,各自检讨,不准记仇,不得影响工作。广大年轻干部必须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极端负责的精神,不断加强党性锻炼、端正思想作风,就像习主席要求的那样,大是大非面前要讲原则,小事小节中也有讲原则的问题。党的干部都要有秉公办事、铁面无私的精神,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徇私情。唯有如此,才能与好好先生划清界限,让好人主义没有市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开展,最注重实打实、硬碰硬,最容不得奉行好人主义的好好先生。除了每名年轻干部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外,还需要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持续纯正风气、纯净政治生态,通过领导带头、以上率下,通过选贤任能、奖优罚劣,通过强化执纪、严肃问责,切实让讲党性、讲原则、讲斗争的人脱颖而出,让不担当、不作为、不上进的人难以立身,让不当好好先生成为风尚。
本文标题:不做“好好先生”的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359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