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2025年党员干部学习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发言材料6篇范文
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修订后的内容,强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性,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下面是网友整理编辑的2025年党员干部学习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发言材料6篇范文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喜欢就下载支持!
2025年党员干部学习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发言材料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从严从简、依法依规”为原则,从经费管理、公务活动、资源节约等领域全面拧紧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这不仅是规范公务行为的“紧箍咒”,更是检验党性修养的“试金石”。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制度刚性为标尺,从思想深处筑牢节约防线,自觉坚持过“紧日子”,托举人民群众的“好日子”,在新时代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作风答卷。一、拧紧思想“总开关”,让节约成为政治自觉。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从延安时期“一根灯芯”到新时代“过紧日子”,一脉相承的是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新修订的《条例》将节约上升到政治高度,明确指出“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条例》将预算管理作为“源头闸门”,明确“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铁律,严控“三公”经费超支、虚列支出等顽疾。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条例》作为必修课,多措并举拓宽学习路径,通过“三会一课”、专题研讨等形式,将节约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成为根植于心的价值认同。二、织密制度“防护网”,让节约成为行动准则。此次《条例》修订亮点频出,全链条管控机制实现预算编制到执行监督的闭环管理,数字化治理手段让经费使用全程留痕、透明可溯,负面清单管理划出“十严禁”的清晰红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条例》精神,树立节约观念、培养俭朴意识,从严从简、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腾出更多资金投入发展所需、民生所盼。严守资源节约要求,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绿色出行,带头开展“光盘行动”,用点滴行动诠释过紧日子的为民情怀。三、架起监督“高压线”,让节约成为长效常态。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在监督。《条例》明确将节约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通过审计公开、巡视联动等机制形成“节约者受益、浪费者担责”的鲜明导向。“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力戒大手大脚、寅吃卯粮,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在抓改革、促发展、干实事上,并主动接受监督,积极开展自我监督,时刻以“关键少数”标准要求自己,带头执行简化接待、压缩陪同规模等规定,以“头雁效应”带动“群雁齐飞”。同时,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与基层治理、文明创建相结合,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约共治格局。党员干部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心得体会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广大党员干部当自觉坚持过“紧日子”,严禁铺张浪费、严格自律,真正把过紧日子当作一种习惯和常态,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从而托举民生好日子,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一、绷紧思想弦。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历史深处走来,无论是瑞金时的红米饭、南瓜汤,还是延安时期的小米加步枪,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精兵简政,还是新时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既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精神密码,也是凝聚民心、锤炼担当的作风体现。广大党员干部当始终绷紧“思想弦”,既要在一次次深情回望中汲取“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思想力量,也要再度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关于过“紧日子”的论述,在认知层面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既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用心领悟“足国之道,节用裕民”的深意,带头践行传统美德,更要树立起“以艰苦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的荣辱观,用心修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这门必修课,真正把过紧日子作为我们的思想自觉,化为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种习惯。二、记全清白账。“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一路走来,无数例子都在深刻诠释同一道理,如果不加节制、铺张浪费,再多粮食也会吃尽、再多的钱财也会被挥霍一空。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知,过紧日子绝不是“一毛不拔”,“紧日子”也绝非“紧民生”,而是用心把钱花在刀刃上,在工作中做到精打细算,腾出资金用于解决现实难题,奋力托举广大群众蒸蒸日上的好生活。广大党员干部当记全“清白账”,在工作中既要从严从实开展经费预算,在公务差旅、会议接待、调研培训等环节做到非必要不开支、无预算不开支,也要约束自我,主动从细节、从日常、从点滴做起,坚决杜绝奢靡之风和浪费现象,更要在开支上“做减法”的基础上,用心在服务和惠民上“做加法”,切实把更多“问题账本”转化为百姓的“幸福账单”。三、亮出真担当。在我们的心中,总有一种精神力量引航前行。焦裕禄的被子上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他用一生俭朴、一生奉献诠释了赤子初心;中科院院士王士珍在做客《开讲啦》节目时鞋底掉渣,她自嘲出了“洋相”,但我们知道这是因为她把人生绝大部分放在了科研上,已经对生活“忽略”了太久。透过榜样的故事,我们足以读懂,一个习惯过紧日子、始终勤俭节约的人,才有恒心、有毅力把事业推向前进。广大党员干部当主动亮出真担当,在干事创业中,坚决不搞劳民伤财、虚荣作秀的“形象工程”,而是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办实事、创造新业绩上,始终立足岗位发挥作用,把“真金白银”投入到高质量发展上,用真招实措去破解难题,用实干担当、无私奉献、竭尽全力为人民群众拼出更多“好日子”,真正做到务实节俭、造福于民,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区委副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同志们: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条例》的修订,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建设节约型机关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结合此次专题学习,我谈几点体会,以供同志们参考。一、以“俭以养德”的价值引领,夯实思想根基(一)领悟传统美德,筑牢思想防线。“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传家宝。在XX区的工作中,我们应深刻领悟这一传统美德的内涵,将其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从《条例》的要求出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每一份公共资源都来之不易,都凝聚着人民群众的辛勤汗水。只有筑牢勤俭节约的思想防线,才能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廉洁底线。通过深入学习传统美德,我们能够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克己奉公、清正廉洁。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能为XX区的各项事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我们要以传统美德为指引,时刻提醒自己珍惜资源、杜绝浪费,以实际行动践行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二)强化宗旨意识,践行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作为XX区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工作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每一项决策、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条例》中关于经费管理、公务接待等规定来看,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坚决杜绝铺张浪费现象。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用于改善民生、推动发展的关键领域。只有强化宗旨意识,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做到精准施策、高效服务,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践行初心使命,我们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XX区的发展凝聚强大的群众力量。(三)增强责任担当,推动事业发展。“为官避事平生耻。”在XX区的发展进程中,我们肩负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从《条例》的贯彻落实来看,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将勤俭节约的要求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中,我们要精打细算,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我们要勇于担当作为,积极主动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不能退缩,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攻坚克难,推动XX区的各项事业不断前进。只有增强责任担当,我们才能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同时,实现XX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原更加出彩增添亮丽XX篇章。二、以“规行矩步”的制度约束,规范公务行为(一)完善经费管理制度,严控资金流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经费管理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关键环节。我们要依据《条例》要求,结合XX区实际,进一步完善经费管理制度。在预算编制上,要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项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杜绝资金体外循环。严格执行预算刚性约束,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支出。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确保各项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防止截留、挪用等现象发生。同时,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全过程动态监控机制,对资金流向进行实时跟踪,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通过完善经费管理制度,实现对资金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让每一分钱都花得合理、花得有价值,为XX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二)规范国内差旅和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杜绝无实质活动。国内差旅和因公临时出国(境)活动必须严格规范,以确保其具有实质性意义和必要性。我们要严格执行内部审批制度,加强计划管理,对每一次差旅和出国(境)活动进行严格把关。坚决杜绝无实质内容、无明确公务目的的活动,防止以各种名义变相旅游或进行无意义的考察调研。在人员安排上,要严格控制人数和天数,避免不必要的陪同和随行人员。加强对差旅和出国(境)费用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报销,杜绝超标准开支。通过规范管理,使国内差旅和因公临时出国(境)活动真正服务于XX区的工作需要,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同时避免资源浪费和违规行为的发生。(三)严格公务接待管理,树立良好形象。公务接待工作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我们要认真落实《条例》中关于公务接待的各项规定,建立健全国内公务接待集中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务接待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接待审批控制制度,对无公函的公务活动一律不予接待,防止将非公务活动纳入接待范围。严格执行接待标准,实行接待费支出总额控制制度,规范接待流程,杜绝超标准接待和铺张浪费现象。在接待过程中,要注重服务质量和效率,以简朴、务实的方式展现XX区的良好形象。同时,加强对公务接待清单的管理,确保清单真实、准确、完整,作为财务报销和审计的重要依据,通过严格管理,使公务接待工作更加规范、透明,树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四)加强公务用车管理,降低运行成本。公务用车管理对于节约资源、降低行政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按照《条例》要求,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进一步完善公务用车制度。严格实行统一编制、统一标准、统一购置经费、统一采购配备管理,从严控制公务用车数量和标准,杜绝超编制、超标准配备现象。加强对执法执勤、机要通信等特殊用途车辆的管理,确保车辆使用规范、合理。积极推进公务用车信息化管理,建立车辆使用台账,实时监控车辆运行情况,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同时,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降低能耗和排放。通过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实现公务用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降低运行成本,为建设节约型机关作出积极贡献。(五)规范会议活动管理,提高会议实效。会议活动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但必须注重实效,避免形式主义。我们要严格精简会议,按照计划管理的要求,能不开的坚决不开,可合并的坚决合并。从严控制会议规模、会期和参会人员范围,避免层层陪会,提高会议效率。加强对会议场所的管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定点管理规定,降低会议成本。规范会议活动现场布置,杜绝奢华浪费,工作会议一律不摆花草、不制作背景板。同时,严格执行会议费开支范围、标准和报销制度,加强对会议费的审计监督,防止套取会议资金等违规行为发生。通过规范会议活动管理,使会议真正成为交流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有效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
本文标题:2025年党员干部学习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发言材料6篇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360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