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2025年上半年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报告
意识形态领域持续稳定向好,多元文化交融加深,社会共识进一步凝聚,未来将如何发展?下面是网友整理编辑的2025年上半年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报告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喜欢就下载支持!
2025年上半年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工作机制建设方面。(二)阵地建设与宣传教育方面。一是宣传阵地不断拓展。新建“工信先锋”微信,发布政策解读、行业动态、典型案例等内容126篇,阅读量突破5万人次;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制作《工业园区发展》系列短视频8期,覆盖企业员工及群众2.3万人。二是主题活动不断深化。开展“党建引领产业赋能”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企业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惠企政策23场次,覆盖企业负责人及技术骨干800余人;联合区总工会举办“工匠精神进企业”巡回宣讲,邀请劳模工匠分享创新经验,激发企业职工干事创业热情。(三)舆论引导与风险防控方面。二、存在问题与风险挑战(一)思想认识层面。一是责任落实不均衡。部分科室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业务轻思想”倾向。例如,在二季度检查中发现,3个科室未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季度总结,2家企业反映政策宣讲频次低于去年同期。二是基层覆盖不足。中小企业职工对党的创新理论认知度偏低,调研显示,一半的受访职工对“新质生产力”概念了解模糊,1/3的企业未开展过意识形态专题培训。(二)工作方法层面。一是宣传形式单一。(三)外部环境层面。一是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复杂化。境外势力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涉企负面信息,上半年监测到涉工业的虚假信息12条,其中3条涉及外资企业,引发短暂舆论波动。二是企业转型期思想波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过程中,部分职工因技能不足产生焦虑情绪。例如,某纺织企业引入自动化设备后,26名职工因岗位调整提出离职申请,反映“担心被淘汰”。三、改进措施与下半年计划(一)强化责任落实与考核。一是完善考核机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科室年度考核,权重提升至15%,实行“一票否决”制;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对责任落实不力的科室进行约谈整改。二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规模以上企业设立意识形态工作联络员,开展“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年底前评选10家典型企业并给予政策倾斜。(二)创新宣传教育形式。一是打造“云端课堂”。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开发“工信微课”小程序,上线政策解读、技能培训等课程50门,目标覆盖企业职工1万人次;开展“青年说产业梦”短视频大赛,鼓励职工用新媒体表达奋斗故事。二是深化“一线工作法”。组建“党员先锋队”,每月深入企业开展“政策上门、服务上门、思想上门”活动,重点解决职工关心的技能提升、子女教育等问题。(三)提升舆情应对能力。一是构建“1+N”舆情处置体系。成立局舆情应急指挥中心,联合公安、网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制定《涉企舆情分级响应预案》,明确不同级别舆情的处置流程和时限要求。二是开展实战化演练。每季度组织1次舆情模拟演练,重点模拟环保整改、劳资纠纷等场景,提升干部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舆情应对案例库,收录典型案例20个供学习参考。
本文标题:2025年上半年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368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