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方案策划 > 方案 > XX县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旨在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加强培训指导等措施,促进市场主体数量和质量双提升。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XX县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具体实施方案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1/27XX县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县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实施方案(20xx-2025)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市场主体培育工作部署,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双培育双服务专项行动,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行动方案(20xx-2025年)的通知》(〔…〕府发〔20xx〕〔…〕号)及《〔…〕州人民政府关于〔…〕州市场主体培育实施方案的通知》(〔…〕府发〔20xx〕4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把市场主体培育作为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抓手,聚焦规上工业、规上服务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资质以上建筑业、资质以上房地产企业、上市企业、外贸业和物流业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着力营造良好营商、政策和法治环境。20xx-2025年全县年均新设立市场主体3300户,年均增速9%以上,到2025年超过万户以上。其中,个体工商户年均新设立2680户,年均增速9%以上,到2025年达到12253户以上;企业年均新设立620户以上,年均增速9%以上,到2025年达到2831户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扭转负增长趋势实现正向增长,年均新设立6户,年均增速9%以上到2025年达到27户以上。20xx年全州迎接高质量发展考核,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数达到全国中上水平,根据州级下达指标要求,结合我县实际20xx年全县年新增市场主体5300户。其中:个体工商户新增4300户、企业新增1000户(培育目标详见附件)。二、20xx年具体发展任务(一)个体工商户培育发展任务1.根据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通过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发展以个体经营为导向带动乡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积极宣传引导退伍军人、待业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创业群体创办个体经营。宝山街道完成新增市场主体750户以上,金南街道新增市场主体750户以上,昌明镇新增市场主体400户以上,沿山镇新增市场主体250户以上,盘江镇新增市场主体300户以上,云雾镇新增市场主体250户以上,德新镇新增市场主体100户以上,新巴镇新增市场主体100户以上。(牵头单位:各镇街;责任单位:所辖各行政村、社区,市监分局)。2.扎实开展无照经营清理工作。一是县市场监管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每季度要对辖区内无照经营集中开展一次大检查。对公众聚集场所、校园周边、街道社区、农村边远地区、城乡结合部、大型商场及集贸市场内集中经营的单一市场主体、住改商经营户、长期从事流动性经营的经营户等重点区域,对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培训机构、家庭农场、农家乐、超市等重点行业开展逐一检查,确保检查区域、检查行业全覆盖。二是工作中坚持查处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对涉及无照经营行为,3/27进行全面清理排查,准确把握辖区无照经营分布及数量情况。对于符合办照条件的,引导督促经营者限期办理营业执照,变非法为合法,无照为有照,做到应登尽登、应办尽办;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及限期未办理登记的无证无照经营户,要按照职责分工开展清理,依法予以取缔。清理无证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办证1400户。(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各镇街)(二)企业培育发展任务1.围绕扩规模、提品质加快工业市场主体培育。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为抓手,以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为平台,围绕七大主导产业,纵深推进链长制,依托化工、信息制造等产业聚集优势,加快实施电池新材料、新能源、新型建材等一批在建项目,配套招引上下游产业项目,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实施龙头企业双培育、双服务行动,采取一企一策培育措施,强化要素供给,突出龙头企业、骨干企业、成长型企业培育,培育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实施千企改造工程,依托科技创新平台,开展产学研用协作,实施以技术、设备、工业产品和管理为主的技改升级,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一批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20xx年培育发展工业企业600户,其中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2户。按年增速9%到2025年达46户。(牵头单位: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发展改革局;责任单位:县投资促进局、县市场监管局、各镇街)2.围绕补短板、增活力抓好规上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强化上规入统强培育,分行业分领域建立年营业收入达到入库标准的重点企业台账,按季度开展入库摸底排查工作,通过狠抓营收总量进行上规入统培育。选准行业重点强龙头,分行业分层次建立县级服务业龙头企业库,开展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每年选一批服务业企业县级龙头,优先推荐申报州级龙头,争取国家和省、州级资金重点支持,帮助库内企业做大做强。紧盯短板行业除空白,抓住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契机,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填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装卸搬运和仓储等行业空白。20xx年培育发展服务业企业310家,其中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家。按年增速9%到2025年达13家。(牵头单位:县发展改革局;责任单位: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县交通运输局、县邮政局、县税务局、各镇街)3.围绕强龙头、塑品牌加快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市场主体培育。批发业方面,依托磷化工、新型建材、煤矿、种养殖等优势行业,鼓励和引导重点企业单独成立贸易公司,开展贸易经营,优化商品流通渠道,做强一批大中型企业龙头。零售业方面,强化成品油专项整治、民营加油站流量监管和二手汽车交易等市场划行规市,支持商贸主体城乡连锁经营,壮大一批零售企业龙头。住宿业方面,招引、升级改造一批品牌酒店、精品民宿民居项目,充分利用〔…〕州数字经济运营平台,大5/27力推进连锁化、品牌化经营,支持住宿品牌企业扩建经营网点,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餐饮业方面,不断丰富〔…〕菜系,推广生态黔菜品牌,打造一批高品质〔…〕特色餐厅,培育一批知名度高、服务好、品质优、品牌响的住宿餐饮企业上限入统。20xx年培育发展批零住宿企业100家,其中限上批零住餐企业新增4户。按年增速9%到2025年达18家。(牵头单位:县工业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投资促进局、县公安局、各镇街)4.围绕提实力、增效益加快资质以上建筑业和房地产市场主体培育。鼓励二、三级总专包企业增项升级,重点扶持发展一批一级建筑企业,形成一级企业领头、二级企业聚集的市场结构,加快扩大全县建筑市场主体规模。支持建筑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等方式整合成技术过硬的专、精、特企业,提升承接项目能力,开拓县外市场。引导房开企业向物业、养老、旅游、商贸等业态转型融合,推进企业多元化发展。鼓励承接工程项目的县外企业在我县成立子公司,促进建筑业产值留在当地。吸引一批县外高资质企业落户我县,鼓励与县内企业合作发展。大力发展村级建筑劳务企业,培育一批技术过硬的持证农村工匠,助力乡村振兴。20xx年全县培育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10家,其中资质以上建筑业5家和房地产企业达到3家。按年增速9%到2025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22家、资质以上房地产业企业13家。(牵头单位:县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县直相关部门)5.围绕强扶持、优服务加快上市企业培育。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促动,按照上市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加强对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股改企业上市的指导,重点扶持初步达到上市条件的股份制企业,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企业上市进度;抢抓企业上市全面推行注册制机遇,将科技含量高、资产质量优、发展前景好和上市意愿强的企业纳入省级上市后备资源库重点培育,引导加快规范化股份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达到对接资本市场的基础条件。用好企业上市挂牌奖励扶持政策,及时兑现政策奖励。20xx年,做好培育上市企业发展工作,力争在2025年全县发展1家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在2024年发展1家。(牵头单位:县国资金融发展中心;责任单位: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发展改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6.围绕走出去、引进来加快外贸市场主体培育。用好外贸支持政策,实施内转外,推动内外销并举、内外贸互转,培育外贸新主体。依托磷及磷化工优势,特别是磷酸铁锂新能源材料产业及矿产品、加工贸易等产业,引进和壮大外贸龙头企业。积极借助广交会、进口博览会、加工贸易博览会等会展平台,引导加工贸易企业梯度转移高新区、开发区等开放平台。支持现有工业企业转型跨境电商主体,加大招引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和平台力度,大力发展外贸新模式新业态。集中县内资源,7/27加大培育、引进外贸综合服务龙头企业,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坚持促小育新与扶优扶强同步进行,20xx年新增外贸实绩企业达到2户。按年增速9%到2025年外贸实绩企业达9家。(牵头单位:县工业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县直有关部门)7.围绕强融合、促提升加快物流市场主体培育。重点聚焦大宗商品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等垂直领域,支持大型物流企业整合分散、小规模的物流市场需求向重点物流园区聚集。依托〔…〕数字中台,建设集干线运输、支线运输、仓储服务、配送服务、运输代理、供应链金融等物流服务于一体的物流服务组织平台,为农业基地、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区、商圈等聚集区内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定制化物流服务,实现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集聚,推动物流业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干、支、仓、配企业提高信息化、标准化技术普及运用,实现空间整合与业务有效协同,促进企业扩大规模。支持企业围绕市场需求,以资源整合为重点,开展资产兼并重组和联盟合作,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服务,推动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具备行业特色和影响力的物流企业。20xx年新增物流企业达到2家。按年增速9%到2025年达9家。(牵头单位: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发展改革局;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邮政局)8.围绕强示范、抓龙头加快农业市场主体培育。以生猪、茶叶、刺梨三大重点产业为重点,延伸发展蔬菜、水果、中药材等产业,深入实施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建设,强化省级以上示范社创建力度,优化提升经营结构,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加大县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加强省级和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组织申报,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水利、设施农业等项目资金优先向具有行业影响力、市场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倾斜。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提质增效行动,优先支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贡献显著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壮大一批优强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20xx年培育发展农、林、畜牧、渔业市场主体90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省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按年增速9%到2025年达13家。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待全州年底农头企业监测结果得出后再按任务分解。(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财政局、县林业局、县供销社、县自然资源局、各镇街)9.围绕推进城镇化发展和经济优化转型结合开展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培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非公经济发展为宗旨,按照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主体自愿、分步推进的原则,坚持推进城镇化发展和经济优化转型结合,建立和完善不增加企业负担的政策扶持体系,开辟便捷办理的绿色通道,以优质服务和优惠政策,全力支持发展县内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150户,实现非公经济发展上规模、上档次,优化经济结构,服务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9/27各镇街)10.围绕创建旅游强县,加快培育旅游服务发展。以泛金海雪山、格鲁格桑,云雾茶场生态游等旅游线路为核心,深度挖掘、延伸旅游,并与重要客源地进行联合,实现旅游经济的高位越升。同时,在各个景区周边逐步完善吃、住、行、购、旅、娱等市场要素,一是发挥生态优势,融合绿色健康概念,推出特色饮食,着力体现本地饮食文化;二是加快推进高档次宾馆建设的同时,打造住宿设施的休闲度假功能,综合建设乡村旅馆、家庭旅馆、汽车旅馆等,让游客都能感受到舒适、趣味;三是建设大型游客集散中心,
本文标题:XX县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具体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375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