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区委书记在防汛应急救援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强调防汛工作重要性,要求各部门加强协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如何更好应对汛情挑战?下面网友分享多篇相关内容供您参考学习,希望有您喜欢的。
区委书记在防汛应急救援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同志们:近期,华东、华北、东北等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那些浸泡在洪水中的家园、奋不顾身的救援场景,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当前,我区已进入主汛期,降雨过程频繁,局部雨势强劲,防汛形势异常严峻复杂。今天我们召开这次防汛应急救援工作部署会,就是要深刻汲取外地灾害教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眼睛瞪得大大的”敏锐性,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力以赴筑牢防汛安全防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下面,我讲六个方面的意见。一、提高思想认识,筑牢防汛思想防线面对当前严峻的防汛形势,我们必须首先在思想上绷紧这根弦,筑牢坚不可摧的思想防线,为防汛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一)认清严峻形势,增强防汛紧迫感当前的防汛形势不容乐观,各种不利因素相互交织,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面临的挑战,切实增强紧迫感。一是天气状况复杂多变。近期,我国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多发。我区地处[地理位置特点],受季风气候影响,汛期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短时间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随时可能出现,给防汛工作带来极大不确定性。二是历史灾害教训深刻。回顾过去,我区也曾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小影响。远的不说,就看周边地区,近年来因洪水引发的城市内涝、农田受淹、房屋倒塌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三是防御能力仍有短板。虽然我们近年来不断加强防汛基础设施建设,但对照极端天气应对要求,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部分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排水管网老化,应急救援装备不足等问题,都可能在强降雨面前暴露出来。(二)树立底线思维,做好最坏打算防汛工作容不得半点侥幸心理,必须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准备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沉着应对。一是预估极端天气影响。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我区降雨较常年偏多,不排除出现特大暴雨等极端天气的可能。我们要按照“暴雨到大暴雨、大暴雨到特大暴雨”的递进式预想,做好全方位应对准备。二是设想各类灾害险情。强降雨可能引发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等多种险情。我们要逐一分析可能出现的险情类型、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做到心中有数。三是规划应急处置路径。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险情,要提前规划好应急处置的步骤和方法,明确谁来指挥、谁来救援、谁来转移群众、谁来保障物资等,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处置。(三)增强责任意识,扛起防汛重担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意识,主动扛起这份沉甸甸的担子。一是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防汛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危,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工作。二是履行岗位职责要求。在座的各位都是防汛工作的骨干力量,各自肩负着不同的职责。区委常委要发挥带头作用,各乡镇(街道)、区直部门、村(社区)的负责同志要履行好本地区、本部门的防汛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洪涝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我们要通过扎实有效的防汛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四)坚定必胜信念,凝聚防汛合力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我们既要看到困难和挑战,更要看到有利条件,坚定必胜信念,凝聚起防汛救灾的强大合力。一是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成功应对了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灾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次防汛工作,区委区政府将统一指挥、统筹协调,为我们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相信群众无穷力量。人民群众是防汛救灾的主体力量,只要我们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就能形成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合力。要广泛宣传防汛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让群众积极参与到防汛工作中来。三是凭借坚实工作基础。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防汛工程建设、应急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防汛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这些都是我们战胜洪涝灾害的坚实基础,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好这些优势,就一定能够取得防汛工作的胜利。二、压实各方责任,构建严密责任体系责任是防汛工作的生命线,只有责任落实到位,防汛工作才能层层推进、落地见效。我们要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严密责任体系,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一)明确领导责任,发挥引领作用领导干部是防汛工作的“领头雁”,必须明确自身责任,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为防汛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是落实区委常委责任。区委常委要按照分工,分片包联各乡镇(街道),定期深入一线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协调解决防汛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防汛关键时期,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二是强化各级主官责任。各乡镇(街道)、区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区、本部门防汛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部署防汛工作,亲自督查检查防汛措施落实情况,对防汛工作负总责。三是压实分管领导责任。各级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好防汛工作的组织实施,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各项防汛任务落到实处。(二)强化部门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各相关区直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共同筑牢防汛安全防线。一是水利部门主动作为。水利部门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巡查和调度,做好水库、堤坝、涵闸等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同时,要做好洪水监测预报和调度工作,为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应急部门统筹协调。应急管理部门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做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等工作,一旦发生险情,要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抢险救灾工作。三是其他部门协同配合。气象部门要做好气象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布降雨、雷电等预警信息;住建部门要做好城市排水管网的疏通和维护,防止城市内涝;交通部门要保障防汛抢险物资运输通道畅通;民政部门要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和救助工作。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形成防汛工作合力。(三)压实基层责任,筑牢一线防线基层是防汛工作的最前沿,是落实各项防汛措施的关键环节。要把防汛责任压实到乡镇(街道)、村(社区),筑牢防汛一线防线。一是乡镇(街道)履职尽责。乡镇(街道)要成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防汛工作方案,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的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要加强对村(社区)防汛工作的指导和督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村(社区)主动担当。村(社区)书记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组织村(居)委会干部、党员、志愿者等成立防汛应急小分队,加强对辖区内低洼地带、危旧房屋、地质灾害点等重点区域的巡查监测,一旦发现险情,要及时组织群众转移。三是网格员发挥作用。要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让网格员成为防汛工作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及时收集上报防汛信息,协助做好群众转移、隐患排查等工作。(四)严格责任追究,确保责任落实责任追究是确保责任落实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健全防汛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在防汛工作中失职渎职、不作为、慢作为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一是加强监督检查。成立防汛工作督查组,定期对各乡镇(街道)、区直部门防汛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二是严肃追责问责。对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导致发生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要让问责成为常态,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三是通报典型案例。对在防汛工作中出现的失职渎职案例,要及时进行通报,发挥警示教育作用,让广大干部从中吸取教训,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三、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应急预案是应对洪涝灾害的“作战图”,完善的应急预案能够在灾害发生时指导我们科学、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我们要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一)修订完善预案,增强实用性应急预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是结合实际情况修订。要根据我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水利工程状况、人口分布等实际情况,对现有应急预案进行修订。要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灾害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二是借鉴先进经验修订。要学习借鉴外地在防汛应急处置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吸收到我区的应急预案中。同时,要总结我区以往防汛工作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三是针对薄弱环节修订。要对照防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如城市内涝治理、山洪地质灾害防范、应急物资储备等,在应急预案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提高应对薄弱环节的能力。(二)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熟练度应急演练是检验应急预案、锻炼应急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有效手段。要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让参演人员熟悉应急预案的流程和要求,提高应急处置的熟练度。一是开展针对性演练。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型和风险区域,开展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如在城市低洼地带开展内涝抢险演练,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开展群众转移演练等。二是组织综合性演练。要定期组织开展综合性应急演练,模拟多种灾害并发的场景,检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演练要尽可能接近实际情况,提高演练的实效性。三是注重演练效果评估。每次应急演练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要将演练评估结果作为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和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三)加强物资储备,保障充足性应急物资是应对洪涝灾害的重要物质基础,要加强物资储备,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调配使用。一是科学确定储备种类。根据我区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和应急处置需要,科学确定应急物资的储备种类。主要包括救生器材、排水设备、通讯设备、照明设备、食品药品等。二是合理规划储备数量。要根据辖区人口数量、灾害影响范围等因素,合理规划应急物资的储备数量。要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确保应急物资充足。三是完善储备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加强对物资的采购、储存、保管、调拨等环节的管理。要定期对储备物资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物资完好有效。同时,要建立应急物资共享机制,提高物资使用效率。(四)建立联动机制,提升协同性防汛应急处置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需要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要建立健全防汛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气象、水利、应急、住建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共享。要及时传递降雨、洪水、险情等信息,为防汛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二是完善协同处置机制。要明确各部门在防汛应急处置中的职责和分工,建立健全协同处置机制。在灾害发生时,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迅速行动,密切配合,共同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三是强化军地联动机制。要加强与驻地部队、武警官兵的沟通联系,建立健全军地联动机制。在防汛关键时刻,要充分发挥部队、武警官兵的突击队作用,共同应对洪涝灾害。四、加强监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处置监测预警是防汛工作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及时准确的监测预警能够为防汛工作争取宝贵时间,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我们要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监测预警能力。(一)健全监测网络,扩大覆盖范围要进一步健全监测网络,扩大监测覆盖范围,确保能够及时捕捉到各类灾害信息。一是完善气象监测站点。在现有气象监测站点的基础上,在重点区域、高风险地带增设气象监测站点,提高气象监测的密度和精度。要加强对暴雨、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二是加强水文监测设施建设。对辖区内的河流、水库、湖泊等水域,要加强水文监测设施建设,完善水位、流量、流速等监测指标。要建立健全水文监测数据传输网络,确保监测数据及时准确传输。三是增设地质灾害监测点。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要增设地质灾害监测点,加强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监测。要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二)提高预警精度,增强时效性要不断提高预警精度,增强预警信息的时效性,让群众能够及时收到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准备。一是提升预测预报水平。要加强与气象、水文等部门的合作,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数据分析方
本文标题:区委书记在防汛应急救援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375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