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需完善政策支持,增加资金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强化人才培养,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1/7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党的二十大提出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聚焦解决老年人健康养老最紧迫的问题,确保老龄工作有人抓、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难有人帮。以积极健康的老龄理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激发老龄社会活力,必须在解决人口老龄化中更好地满足老年人需求。保基本、促公平、提质量,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渐进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更好地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一、全省及〔…〕县老龄化现状按照国际通行的划分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即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达到14%,进入深度老龄化;达到20%,进入超老龄化社会。按此标准,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目前,全省60岁及以上人口为万人、占%,总量列山东、江苏之后排第三位,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万人、占%,仅次于山东位于全国第二,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全省21个市(州)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4%的有17个、超过20%的有4个,居全国首位。具体到〔…〕县而言,60岁及以上人口为〔…〕万人、占%,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万人、占%,老龄化程度不仅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更呈现四大突出特点:一是老龄化增速快。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比全省分别快、个百分点。二是空巢化比例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使得空巢家庭不断增多。据统计,截至20xx年底,全县独居老人11607人(其中失独老人7044人)、空巢老人37607人,城乡空巢化比例达%,特别是〔…〕作为劳务输出大县,许多农村年轻人远赴发达城市务工,农村空巢化家庭比例达%。三是失能化态势猛。全县80岁以上高龄老人中,近13%迈入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状态。据统计,截至20xx年底,全县有半失能、失能老人达8416人,占老年人口近7%,众多的高龄、病态失能老人不仅需要提供大规模的经济保障,更需要专业化的护理照料服务。四是富养化水平低。一般发达国家和城市进入老龄化社会后,人均GdP大概在5000到10000美元。而〔…〕县20xx年人均GdP为万元、约合2800美元,20xx年人均GdP为万元、约合3800美元,与发达地区相比未富先老较为明显,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相对薄弱。二、〔…〕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及当前存在的问题短板近年来,〔…〕县坚定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战略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3/7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提升养老服务质效作为温情呵护银龄、厚植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内容,紧紧围绕四个老有(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工作目标,奋力推动养老服务事业驶入快车道、展现新成效。一是全域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出台《〔…〕县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先后投入养老服务发展专项资金〔…〕亿元,建成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家、日间照料中心〔…〕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个,全市首家失能老人养护院将于20xx年底竣工,基本实现县域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养老床位共〔…〕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张。二是全面丰富养老服务供给。创新医养融合模式,招引社会资本举办〔…〕、〔…〕、〔…〕等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机构,实行现有养老机构与县域医疗机构全面建立协作关系、搭建医疗服务绿色通道,在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采取公助民营方式助资〔…〕万元建成〔…〕新区医院医养病区,开展医疗+养老嵌入式便捷化服务。发展旅居康养产业,立足县域生态资源禀赋,依托〔…〕、〔…〕等旅游景区和〔…〕、〔…〕等国有林场,建设多个旅居康养、度假疗养基地,推出知青抱团养老红色旅游康养等养老服务产品,打造养老服务〔…〕品牌。探索居家智慧养老,与中国移动合作搭建全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加快构建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实施困难老人家庭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余户,提供助餐、助洁、助急、助医、助行居家养老五助上门服务〔…〕万人次,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探索1+5+5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新模式获〔…〕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并在全省农村养老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三是全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开展乡村医生养老护理培训、社会养老护理员培训,培育能医会养的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家护照料生力军。出台《〔…〕县养老院服务质量考核实施细则》《〔…〕县养老院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估制度》,成立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工作组,试点引入基层老年协会和第三方评估,不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和质量评估,全面加强养老领域服务质量评估监管。初步构建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互助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县养老服务事业从有保障向有质量迈进,广大老年人正实现从养老到享老跨越。〔…〕县在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大量探索和实践,但仍然面临诸多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养老服务硬件设施还没有真正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与老年人需求存在空间错配,民办综合型养老机构主要集中在城关镇和县城附近,而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短缺、功能单一,特别是部分乡镇公办养老服务机构设计床位少、设施陈旧老化、存在安全隐患,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农村老龄人口需要。二是养老服务重点需求还没有彻底突破。养老服务产业尚5/7处起步阶段,医养结合型养老床位数量有限,部分医疗机构还没有完全与养老服务真正结合,尤其是农村老人医养结合难度大、护理成本高、专项护理经费缺乏,尚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三是养老服务发展瓶颈还没有完全解决。养老服务发展资金缺口大,按照省、市关于养老服务业发展有关目标要求,要建成全县完整的养老服务体系,经测算,尚需资金达〔…〕亿元,其中:养老床位建设资金缺口达〔…〕、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资金缺口达〔…〕,农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资金缺口达〔…〕亿元。养老护理人才严重缺乏,全县养老护理人员普遍存在年龄老化、文化层次低、专业水平低、工资待遇低一老三低现象,医生、护士等专业人才招聘难、留人难,中高职院校养老护理专业毕业学生认为职业发展前景不好,对养老护理员工作岗位满意度不高,就业后岗位流失率较高,养老服务队伍不稳定,养老服务护理质量不高。养老机构入住率还不高,一方面,养老机构收费与老年人承受能力存在明显差距,部分老年群体社会化养老需求强烈但无力负担入住养老机构费用;另一方面,部分老人受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影响,不愿意进养老院,导致建成的养老机构入住率低,效益不佳,影响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三、相关思考与建议加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是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为此,以〔…〕县在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值得推广的实践经验和面临的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共有问题短板为依托,对全省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以下工作建议。一是强化养老服务关爱建设。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培育银发经济,打造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持续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在省级层面出台政策逐步提高老年人基本养老保障标准、老年人医保报销比例、特困对象的供养标准和困难老人的救助水平。探索建立失能、半失能、高龄等老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大实施贫困、失能、半失能老人集中供养面。二是强化养老服务硬件建设。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公办和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布局,采取财政支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等方式健全农村养老机构配套硬件设施,有效破解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与老年人需求空间错配问题。推动城乡养老资源均衡发展,积极推广〔…〕1+5+5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解决农村老年人普遍存在独居空巢的问题。探索以新建居住区每百户35平方米、已建居住区每百户25平方米为配建标准,协同或嵌入养老服务驿站,延展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面推动普惠性城乡社区和居家适老化改造,加快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三是强化养老服务人才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省际和省内7/7市、县间养老服务人才交流机制,与养老服务业发达地区建立教育培训合作机制,提高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进一步健全服务人才职业体系,建设养老专业人才数据库,建立养老服务人才信息平台、信用评价体系和养老服务业人才激励机制,提升养老护理人员社会地位,增加养老行业就业。四是强化养老服务质量建设。持续推动医养融合型养老服务建设,出台政策鼓励现职医生每年度有相应时长在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执业。积极推动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联体管理,利用医疗联合体内部资源等为老年人提供一体化、连续性服务,实现医疗、康复、护理、养老资源的高效协同。进一步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标准,指导养老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规范机构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本文标题: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376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