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在2025年审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暨作风建设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会议强调加强理论学习深化作风建设,提出多项措施提升团队效能,如何确保落实到位?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审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暨作风建设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在2025年审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暨作风建设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下午好。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学习纪律规定,结合审计机关作风建设,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交流共勉。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作风建设的“生命线”意义作风建设,这绝非一时之举,而是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长期战略,是一场深刻的作风之变、风气之变。它不仅是改变工作作风的切入点,更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生命线”。(一)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深远意义与战略价值。这场变革穿透作风积弊,重塑党风政风,更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成为深刻改变中国的“作风之变”“风气之变”。它不仅是转变工作作风的突破口,更以“钉钉子”精神筑牢了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生命线”。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整治“车轮上的腐败”,从压缩会议文件到规范调研接待,每一项规定都直指问题核心,每一步推进都彰显从严治党决心。实践反复印证,只有始终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国家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二)精准把握作风建设对审计机关的特殊分量。审计机关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免疫系统”,其作风建设关乎监督效能的根基。我们手握审计监督“利器”,肩负着维护财政经济秩序、提升资金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多重使命。*审计长提出的“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要求,勾勒出新时代审计工作的使命坐标。实现这一目标,作风过硬是不可逾越的前提——若审计干部存在“灯下黑”,在核查中避重就轻,在问责时姑息迁就,审计公信力便会荡然无存,监督“利剑”也会沦为“钝器”。近年来,个别审计项目因作风漂浮导致问题漏查,不仅损害机关形象,更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风险。这警示我们:作风建设是审计事业的“生命线”,守住这条线,才能守住审计监督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三)以常态长效作风建设护航审计事业行稳致远。加强审计机关作风建设,必须坚持“严”字当头、久久为功。要将纪律规定转化为具体行动指南,贯穿审计全流程:审前明确纪律“红线”,杜绝“人情审计”;审中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现场核查取证,对疑点问题一查到底;审后强化结果运用,做到“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建立作风建设“双反馈”机制,既收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组的评价,也通过内部督查排查作风隐患。同时,以“三个如”要求为标杆,开展“作风提升年”活动,选树敢于碰硬、精益求精的先进典型,对作风涣散、失职失责的严肃问责。唯有将作风建设内化为审计干部的职业操守,外化为监督执纪的实际成效,才能让审计“利器”永不蒙尘,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二、以“回头看”为镜鉴,推动作风建设在细微处落地生根这次会议强调,要认真开展深入贯彻学习教育“回头看”。我认为,“回头看”不是简单地翻看旧账、重复检查,而是一次深刻的“政治体检”和“作风校准”。它要求我们不仅要看整改了什么,更要看思想上是否真正受到了触动,制度上是否真正堵塞了漏洞,风气上是否真正实现了净化。(一)要用“显微镜”深查细照,警惕“疲劳综合征”。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当前,特别要警惕一种“疲劳”心态,纪律规定已经抓了这么多年,不会再有什么大问题了。这种思想上的麻痹松懈,恰恰是“四风”问题隐形变异、反弹回潮的温床。在“回头看”中,我们不仅要对照账本、检查票据,更要对照思想、检视言行。要深入反思,在公务接待、会议培训、差旅报销等日常工作中,是否存在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把关不紧的现象?是否存在“不吃公款吃老板”、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等更为隐蔽的问题?我们要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敢于向自己“开刀”,把问题找准、找实、找深。(二)要用“手术刀”较真碰硬,整治“顽瘴痼疾”。作风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动真格、出重拳。对于“回头看”中发现的问题,无论是老问题还是新表现,都必须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前些年,我市水利系统曾有干部因在考察工作结束后违规参与吃请和饮酒,并接受高消费娱乐,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和行政撤职的严厉处分,被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点名通报,教训极为深刻。这个案例至今仍然是我们悬在头顶的警钟。我们审计机关在日常监督中,也要强化这种“风腐同查同治”的理念。在审计项目中,不仅要关注资金使用的合规性,更要关注资金背后的作风问题、腐败问题。对审计发现的违规吃喝、滥发津补贴、公车私用等问题线索,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形成强大震慑。同时,要积极配合市纪委监委开展的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发挥审计的专业优势,让违反纪律规定的行为无处遁形。(三)要用“制度网”固本培元,实现长效常治。“回头看”的最终目的,是推动问题解决,健全制度机制。近年来,我市一些区县纪委监委督促国资、财政等部门,修订完善公务支出管理制度,严格区分商务接待与公务接待,严控预算和支出,取得了接待费用年均下降24%的良好效果。这启示我们,解决作风问题,堵塞制度漏洞是关键。我们审计机关在揭示问题的同时,更要发挥“治已病、防未病”的建设性作用。要针对审计发现的共性问题、制度短板,深入分析原因,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推动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完善内控,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努力实现“审计一点、规范一片”的效果,真正将“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落到实处。三、以“铁军”标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审计队伍作风建设,关键在人,落脚点在队伍。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审计铁军,是贯彻落实纪律规定、履行好新时代审计职责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局党组高度重视干部队伍特别是年轻干部的培养,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以“*审青春汇”为熔炉,锻造年轻干部过硬本领。作风建设的根基在于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的提升,而年轻干部正是审计事业赓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局党组搭建的“*审青春汇”平台,绝非简单的活动载体,而是淬炼青年成长的“大熔炉”与赋能发展的“加油站”。要让这一平台真正发挥效用,必须紧扣“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将理论学习与审计实践深度融合。可定期组织重大政策跟踪审计案例研讨,邀请资深审计师解析复杂项目中的难点堵点;开展“审计现场故事会”业务沙龙,让年轻干部分享核查隐蔽性问题的技巧;开设“公文写作工作坊”,针对审计报告、信息简报等实战需求进行专项训练。通过系列化、实战化的培养模式,推动年轻干部在思想碰撞中强化政治判断力,在业务切磋中提升“能查、能说、能写”硬功夫,让青春力量成为审计作风建设的鲜活注脚。(二)靠“赛马机制”作引擎,激活干部队伍内生动力。“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作风建设的活力源于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局里推行的年轻干部“赛马机制”,打破了论资排辈的桎梏,以专业技术水平、重大任务担当、查核分析能力等五维量化指标为标尺,树立起“实绩为王、能力为本”的鲜明导向。自2021年实施以来,40周岁以下年轻干部担任主审的项目中,有半数以上获评署、省、市级优秀项目,充分印证了这一机制的成效。下一步需进一步完善“赛马”规则,将作风表现纳入评价体系,对审计现场纪律执行、问题线索深挖等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同时与“双导师制”深度衔接,为参赛干部配备政治导师与业务导师,既在“赛道”上比拼实绩,又在成长中精准赋能,让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在公平竞争中崭露头角,形成“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三)以系统培养为支撑,筑牢审计铁军作风根基。建设作风优良的审计铁军,需要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干部培养体系。要将政治建设贯穿始终,通过“第一议题”学习、红色教育基地研学等方式,引导干部深刻领悟“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把对党忠诚融入审计监督全过程。在能力提升上,实施“青蓝工程”,安排年轻干部参与重大政策落实、民生资金保障等重点审计项目,在实战中锤炼“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的职业操守。同时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建立年轻干部作风档案,定期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对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此外,要注重人文关怀,通过岗位交流、心理疏导等举措,解决干部成长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投身工作。唯有将政治引领、能力锻造、监督管理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一批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审计尖兵,为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提供坚实队伍保障。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廉洁自律没有休止符。作为局党组成员、分管领导,我将坚决贯彻落实局党组的各项决策部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严格遵守纪律规定。在分管工作中,我将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既要对干部在思想、工作、作风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严肃批评,也要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我相信,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全局上下拧成一股绳,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就一定能不断巩固和拓展作风建设的成果,以高质量的审计工作,为*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我们审计人应有的智慧和力量。我的发言完了,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340:36
本文标题:在2025年审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暨作风建设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377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