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市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市政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污染治理,提升环境质量,促进绿色发展,成效显著。以下由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的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市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通过实施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我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对全市重点排污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督促企业安装并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确保达标排放。加大对“散乱污”企业的清理力度,坚决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企业,有效减少了工业废气排放。同时,强化机动车尾气排放管控,严格落实机动车尾气检测制度,加大对高排放车辆的限行和淘汰力度,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加强扬尘污染防控,严格落实建筑施工工地“六个百分百”要求,加大对道路清扫保洁和渣土运输车辆的管理力度,有效降低了扬尘污染。经过努力,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逐年提高,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蓝天白云成为常态。(二)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坚持系统治水、源头治水,全面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划定并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对保护区内的环境监管,取缔了一批违规建设项目和排污口,确保了饮用水安全。加大河流湖泊治理力度,实施了一系列河道清淤、生态补水、水生态修复等工程,改善了河流湖泊的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治理,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提标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标准,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同时,加强对企业废水排放的监管,严厉打击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经过综合治理,我市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显著提高,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水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三)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调查评估,掌握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对拟开发利用的地块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和风险评估,确保土地开发利用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加大对重金属、危险废物等污染源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排放、倾倒、处置有毒有害物质等环境违法行为,防止土壤污染扩散。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探索适合我市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和模式。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我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未发生重大土壤污染事件。(四)生态环境状况不断优化。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和管理,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积极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通过创建活动带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提升。目前,我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二、多措并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扎实开展(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协同推进工作格局。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定期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研究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将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各地区,明确责任分工,加强考核评价,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格局。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充实基层环保力量,提高环保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完善政策法规,提供坚实制度保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文件,如《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市水污染防治条例》等,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政策,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保护地区给予适当补偿。推行绿色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环保产业和绿色项目的信贷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强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严格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以高标准引领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三)严格监管执法,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队伍建设,整合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能。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机制,加强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突击检查,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在线监测、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提高环境监管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加强部门联动执法,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机制,加强与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合力。近年来,我市依法查处了一批环境违法案件,对环境违法行为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四)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参与良好氛围。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科普知识,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开展生态文明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等活动,普及绿色生活理念和方式,引导公众自觉践行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等低碳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境文化建设,创作一批反映生态环境保护主题的文艺作品,举办各类生态环境文化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同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畅通公众举报渠道,鼓励公众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局面。三、正视问题不足,明确未来努力方向(一)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压力依然较大。我市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工业污染源排放总量仍然较大,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转型任务艰巨。二是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力量相对薄弱,基层环保能力建设不足,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三是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仍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市财政资金投入有限,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资金短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四是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绿色生活方式尚未完全形成,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需要进一步激发。(二)下一步工作计划。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市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解决,努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转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转型。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力度,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降低工业污染源排放强度。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减少煤炭消费总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二)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充实基层环保力量,提高环保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加大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投入,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建立健全生态环境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体系,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三)拓宽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渠道。加大财政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项目。积极争取上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投融资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培训体系,培养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广泛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如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加强生态环境文化建设,弘扬生态文明价值观,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文化氛围。总之,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市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建设美丽家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540:36
本文标题:市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377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