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以党的建设推动金融工作高质量发展专题党课讲稿(详细版)
加强党的建设引领金融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确保金融稳定与创新并进,服务实体经济。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以党的建设推动金融工作高质量发展专题党课讲稿(详细版)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以党的建设推动金融工作高质量发展专题党课讲稿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其中加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既是金融业健康良性发展的基石,也是党的建设在金融这一特殊行业的必然要求。X是中国中西部地区银行保险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省份,金融从业人员众多,特别需要在打造清廉金融文化、涵养良好金融生态、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金融工作高质量方面下足功夫。一、理解好“三个问题”,深刻领会清廉金融文化建设重要意义首先,金融价值追求应该是什么?一段时期以来,金融业发展理念存在过度逐利的倾向,忽视金融职业道德、金融伦理,放贷“傍大款”、发展普惠金融“普”而不“惠”、发放校园贷诱导大学生过度提前消费等现象较为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和金融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中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这就是金融最终极的价值追求。金融业启负着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的重任,也关系着广大金融消费者切身利益,要坚持回归本源和市场导向,兼顾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产品价值与道德价值的统一,形成依法合规、恪守信用、清正廉洁、公正透明、务实创新、稳健可持续发展的行业文化价值认同。其次,金融文化建设的痛点在哪里?金融业直接和金钱打交道,资金密集,资源相对集中,极易滋生腐败,构建金融业良好文化生态显得极为不易。近年来,金融系统腐败大案要案频发,金融腐败和金融风险相互交织,很多重大风险事件背后都伴随着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利益交换等问题,有的还潜藏着监管失守问题。金融腐败案件往往涉案金额大,具有较强的破坏力和传染性,有的导致市场无法有效配置金融资源,为资本脱实向虚推波助澜,有的造成的损失产生杠杆效应,几百万元的利益输送导致数亿元国有资产流失,诱发的金融风险甚至会蔓延到实体经济。同时一,金融领域存在人际关系圈子化、利益板结化、从业意识西化等现象,行业内长期受“酒桌文化”“圈子文化”“奢靡文化”等不良文化影响。要根除这些行业痼疾,必须坚持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深入开展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涵养行业清风正气。再次,健康的金融生态应该是啥样?金融机构之间,金融业与其他行业之间,受各种因素影响制约会呈现出特有的金融生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中美战略博弈加剧等形势背景下,健康的金融生态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清廉金融文化,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道德品行、职业操守和法纪意识,树立为民服务、遵纪守法、廉洁诚信、勤勉敬业的文化理念,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金融从业队伍,形成风清气正的从业氛围和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以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共生共荣。二、处理好“三个关系”,准确梳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内在逻辑首先,处理好“务虚”与“务实”的关系。清廉金融文化是金融理论的重要内容,在金融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务虚”层面,我们必须深入理解精髓,吃透精神,掌握要义,并结合实际扩展外延,找准落脚点;必须加大宜传教育力度,致力于清廉金融宣传随处可见、触手可及,清廉教育入耳入脑入心,持续向全行业、全社会传递廉洁价值理念,实现清廉金融教育宣传的常态化、生活场景化。同时,还必须以“务实”的方式,对有关要求进行细化、具体化,落实到金融监管、经营管理和从业者日常行为中,着力构建监管部门、金融机构、金融社团、金融院校以及金融从业者多方联动、相互协作、一体推进的工作机制,厚植清廉根基。其次,处理好“促内功”与“借外力”的关系。清廉金融文化建设首先要立足金融系统自身。作为金融监管部门,要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用清廉之风熏陶监管干部,把“治未病”作为保持党组织肌体健康的重要途径,让监管干部成为廉洁自律先锋。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必须调动起广大从业人员特别是各级高管人员的自觉性,强化内部管理约束执行力,结合实际大力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在行业内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同时,要把金融领域清廉文化建设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之中,作为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行业旗帜,奏响时代强音,积沙成塔,集流成海,积极参与、推动、引领以廉洁诚信为代表的健康社会文化风尚的形成。再次,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文化需要时间积淀,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也不会一蹴而就。当前一段时间,要围绕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结合实际抓住主要矛盾,深挖细查重大金融风险事件背后利益输送、失职渎职和腐败问题,严肃惩治形成震慑,以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形成不敢腐的严肃文化氛围。着眼长远,需要完成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推进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体制机制,明确目标愿景、责任体系、工作措施、实现途径等内容,把清廉金融与合规金融、诚信金融等相关文化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保持对文化行人、环境树人等人文理念的不懈追求,做到制度规则硬约束和文化软影响的有效结合。三、把握好“三个关键”,全面拓展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深度广度首先,要把清廉金融要求内嵌到经营管理之中。银行保险机构要发挥主体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到对机构而言,廉洁从业是事业发展的前提和需要;对员工而言,廉洁从业是做人做事的责任和风骨。将清廉金融文化理念融入公司治理,贯穿到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各方面、各环节,结合合规文化建设、内部控制、审计问责、案件防控等工作,扎实推动本机构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在具体工作中结合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探索将清廉金融文化纳入行规行纪和员工考核考评体系,纳入员工入职招考和高管考核内容;结合案件防控工作,做实做细廉政风险排查,以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提升案件防控综合治理和机制建设水平;发挥党建和专家团队引领作用,在单位内开展宣讲活动,让廉洁从业理念深入人心;纪检部门充分发挥专责监督作用,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督,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问题。其次,要把清廉金融要求内嵌到监管流程之中。一方面,监管部门要严格落实清廉金融要求。通过孔紧织密制度“笼子”并强化执行,将公私分开、履职回避、非公务交往报告等纪律要求落实到监管工作每个环节:深入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加强对重点环节、重要岗位行权轨迹和行权方式的监督,确保监管权力依法行使;持续向被监管机构宣讲廉洁监管纪律,畅通外部监督渠道,切实做到与监管对象“零物质往来”,共建良好“亲”“清”监管关系。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清廉金融文化与监管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严格执行“双通报”制度,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涉及问题较多的机构在监管评级、监管处罚、高管履职评价等工作中予以体现;加强高管人员廉洁履职监管,以任职资格准入为切口,在高管准入能力测试、任前谈话环节进一步增加清廉金融内容,严把任职考察关口;在法人银行机构高管年度述职工作中增加本机构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内容;深入开展整治金融市场乱象工作,保持对金融违法违规问题监管问责、内部问责、司法追责高压态势,做到查处腐败案件与防范风险、维护金融安全有效结合。再次,要把清廉金融要求内嵌到发展环境之中。突出教育预防,提前为即将步入社会的金融院校大学生灌输廉洁从业意识,帮助金融行业后备人才扣好廉洁从业“第一粒扣子”。在驻会纪检监察组的指导下,X银保监局与西南财经大学签订了清廉金融教育合作协议,共建清廉金融教育基地,并于X年9月在该校举行了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暨“清廉金融第一课”,正式将清廉金融课程教学纳入本科课程教育,帮助在校大学生初步树立遵纪守法“底线”意识、“红线”意识。下一步将以教育基地为平台,通过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社团组织和高等院校“四方联动”,开展教材编写、课题研究、高管培训等探索。注重发挥行业自律组织作用,促进银行业协会、保险业协会内设的清廉金融专委会认真履职,负责在行业内组织开展清廉金融相关问题调研、行业自律、培训宣传等工作。利用银行保险合规工作年会等平台,增加清廉金融、金融职业操守等议题,鼓励邀请专家学者、行业以及纪检监察条线专家等共同开展“清廉金融”话题研讨。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高清廉金融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持续拓展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深度广度。以下供参考“在从严监督执纪方面的问题、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方面的问题”2025年对照查摆问题清单查摆5个方面问题:(1)在党的自我革命认识方面的问题;(2)在增强党性方面的问题;(3)在权力规范运行方面的问题;(4)在从严监督执纪方面的问题;(5)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方面的问题;一、问题查摆(一)在党的自我革命认识方面的问题问题表现:部分党员对自我革命的认识停留在表面,缺乏主动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净化的意识。在面对工作中的新挑战时,习惯于因循守旧,不愿突破传统思维和工作模式。还有些党员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即使发现问题也缺乏改正的决心和勇气。原因分析: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对党的自我革命理论体系理解不透彻,没有真正认识到自我革命对于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此外,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不够浓厚,部分党员担心指出他人问题会影响人际关系,导致自我革命难以有效开展。(二)在增强党性方面的问题问题表现:部分党员在利益诱惑面前,党性原则出现动摇。在工作中,考虑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多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存在以权谋私、损公肥私的现象。还有些党员对党的忠诚度下降,发表不当言论,甚至参与非组织活动。原因分析:党性教育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难以触及党员的灵魂深处。部分党员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价值观发生扭曲,理想信念动摇,对党的宗旨和使命认识模糊。(三)在权力规范运行方面的问题问题表现:一些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存在不透明、不规范的问题。例如,在项目审批、资金分配、人事任免等关键环节,不严格按照制度和程序办事,存在暗箱操作、违规干预的行为。还有些党员滥用职权,为亲属和朋友谋取不正当利益。原因分析:权力监督机制不完善,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不足,导致部分党员权力任性。部分党员对权力的来源和本质认识不清,将权力视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缺乏正确的权力观。(四)在从严监督执纪方面的问题问题表现:党内监督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党组织对党员的日常监督管理不到位,对党员的违规违纪行为发现不及时、处理不严格。一些纪检监察干部在监督执纪过程中存在畏难情绪,不敢动真碰硬,导致监督执纪的效果大打折扣。原因分析:监督执纪的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部分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不足,缺乏监督执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监督执纪工作的需要。(五)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方面的问题问题表现:部分党组织书记对管党治党责任认识不清,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没有将管党治党责任真正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一些党组织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过程中,存在责任虚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原因分析:管党治党责任的压力传导不够到位,存在上热下冷、上紧下松的现象。部分党组织书记对管党治党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真正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二、整改措施(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学习党的自我革命理论:制定系统的学习计划,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研讨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自我革命的内涵、意义和要求,增强自我革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强化党性教育:创新党性教育形式,丰富党性教育内容,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邀请先进模范人物作报告等方式,增强党性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二)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度:对项目审批、资金分配、人事任免等关键环节的权力运行进行全面梳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明确权力行使的程序、标准和责任,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
本文标题:以党的建设推动金融工作高质量发展专题党课讲稿(详细版)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381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