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党员干部在违规吃喝警示教育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党员干部应严格遵守规定,杜绝违规吃喝,树立良好形象,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如何进一步落实?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党员干部在违规吃喝警示教育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有所用途!
党员干部在违规吃喝警示教育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违规吃喝绝非小事小节,而是关系在人民群众心中形象的“大问题”。近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3起干部违规吃喝问题均发生在学习教育期间,性质严重、影响恶劣,是典型的目无法纪、顶风违纪行为。我们专门部署开展违规吃喝问题集中整治,要求动真格、出重拳,坚决刹住违规吃喝歪风。但上述干部一边接受教育、一边接受宴请,不收敛、不知止,我行我素、恣意妄为,暴露出一些干部思想上极不重视,政治上极不清醒,纪法意识极其淡薄,对作风建设要求置若罔闻,毫无敬畏之心;没有扛牢主体责任,没有把压力传导到位,对干部的管理监督存在漏洞和盲区,严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作为干部,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危害,以案为鉴、深刻反思,切实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坚决抵制违规吃喝等不正之风。下面,根据研讨发言主题,结合工作实际,我谈几点体会,以供同志们参考。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危害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作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善。但违规吃喝问题树倒根存、顽固复杂,“不吃公款吃老板”、化整为零搞“一桌餐”、不吃本级吃下级、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等隐形变异问题禁而不绝,“酒杯中的奢靡之风”仍在反弹回潮,严重侵蚀肌体健康,严重损害政府形象。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政治本质和政治危害,坚决防止和克服“小事小节论”“影响发展论”“行业特殊论”等错误思想,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做到警钟长鸣。(一)违规吃喝严重损害形象。作风是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生死存亡。违规吃喝行为看似是“舌尖上的小事”,实则是严重违反纪律和规矩的大事,它不仅浪费国家资财,更败坏作风,损害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评价,违规吃喝这种行为会让群众对先进性和纯洁性产生质疑,削弱凝聚力和战斗力,破坏血肉联系。作为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关系到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如果干部不能严格遵守作风建设要求,抵制违规吃喝等不正之风,就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二)违规吃喝极易滋生腐败问题。“吃喝之中有政治、有人格”。违规吃喝问题绝不是简单的吃喝问题,而是与腐败问题紧密相连的。违规吃喝往往是腐败的“前奏”和“温床”,一些干部在觥筹交错中放松了警惕,在推杯换盏中丧失了原则,在吃喝玩乐中迷失了自我,逐渐陷入腐败的泥潭。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很多腐败分子都是从违规吃喝开始,一步一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违规吃喝不仅会导致干部个人的腐败堕落,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等问题,破坏企业的政治生态和经营环境,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和资产,在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果干部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违规吃喝,就容易被不法分子“围猎”,成为他们谋取私利的工具,从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三)违规吃喝严重带坏社会风气。干部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其作风如何,直接影响着社会风气的好坏。违规吃喝这种不良行为一旦在干部中蔓延开来,就会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引发群众的不满和反感,导致社会风气的恶化。同时,违规吃喝还会助长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良思想的滋生,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扭曲,影响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和谐稳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应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新风正气,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如果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带头抵制违规吃喝等不正之风,就会对社会风气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二、对照典型案例,深入剖析违规吃喝问题的成因根源违规吃喝问题屡禁不止,既有个人思想认识、纪律意识淡薄等主观原因,也有制度执行不力、监督管理缺失等客观因素。我们要对照通报的5起违规吃喝典型案例,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便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一)思想认识偏差。一些干部对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他们认为吃点喝点是小事,只要不犯大错误就行,没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作风建设要求置若罔闻。同时,一些干部还存在特权思想和官本位意识,认为自己手中有权力,就可以享受特殊待遇,把违规吃喝当成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通报的案例中,市政府办公室综合信息室原副主任黄靖权等3人违规接受娱乐活动安排、接受有偿陪侍,就是思想认识严重偏差的表现。他们在接受教育期间,仍然我行我素,不收敛、不知止,最终受到了严惩。(二)制度执行不力。虽然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廉洁自律、公务接待等方面的制度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制度执行不到位、打折扣的问题。一些单位和部门对制度的学习宣传不够,导致干部对制度内容不熟悉、不了解,缺乏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同时,一些单位和部门在执行制度时,存在宽松软的问题,对违规吃喝等行为不敢较真碰硬,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使得制度成为“稻草人”“纸老虎”。例如,在X人违规接受宴请问题中,相关人员无视公务接待制度规定,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并饮酒,聚餐费用由管理服务对象承担。这充分说明制度执行不力是导致违规吃喝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三)不良文化影响。中国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但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却出现了将正常的饮食文化异化的现象,形成了一些不良的酒桌文化和应酬文化。在这些不良文化的影响下,一些干部把吃喝当成一种社交手段,认为只有通过吃喝才能拉近关系、办成事情,从而陷入了违规吃喝的怪圈。同时,一些企业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也会利用吃喝等手段来拉拢腐蚀干部,为违规吃喝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严重侵蚀了干部的思想防线,助长了违规吃喝等不正之风的蔓延。三、聚焦工作重点,扎实开展违规吃喝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纪检、审计、财务等部门形成监督合力。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将整治工作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体系。重点压实各级党组织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对分管领域出现违规吃喝问题实施一案双查。设立24小时专项举报热线和网络监督平台,建立问题线索优先处置绿色通道。(二)强化宣传教育。开展五个一专题教育活动:组织一次纪律规定专题学习、观看一部警示教育片、签订一份廉洁承诺书、开展一次家庭助廉活动、编发一本典型案例汇编。利用办公系统、电梯屏幕等载体滚动播放廉洁标语,在食堂等重点场所设置杜绝舌尖上的腐败主题展板。创新运用短视频平台制作三分钟说纪系列微课,针对年轻干部开展廉洁饭局情景模拟培训,形成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格局。(三)强化排查整治。聚焦三类重点领域:商务接待中超标准安排工作餐、内部食堂变相吃喝、通过电子红包等隐形变异方式报销餐费。运用大数据筛查餐饮发票、公务卡消费等记录,对单次消费超千元、同城接待、高频消费等异常数据重点核查。建立“三色”预警机制:黄色预警提醒谈话、橙色预警通报批评、红色预警立案查处。每季度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对整改不力单位实施挂牌督办,推动建立公务接待智能审批+阳光公示信息化监管平台。
本文标题:党员干部在违规吃喝警示教育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381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