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关于全区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通过对全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研发现,各村在产业发展、资源整合、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差异,整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全区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8关于全区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全区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安排,今年2-4月,区人大农委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带领下,先后到〔...〕镇、〔...〕镇、〔...〕镇等乡镇,通过实地走访,召开部门、乡镇(街道)座谈会,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对全区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开展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区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近年来,区政府将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强化统筹领导,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全区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持续增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一)强化统筹推进,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一是明确职责分工。确立区农业农村委为全区村集体经济发展牵头单位,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各乡镇(街道)负责具体指导辖区内村集体经济发展,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深化股权化改革。全面完成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并向全体股东发放股权证,作为收益分配的重要依据。目前,全区18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已完成登记赋码,涵盖万户、万名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自20xx年以来,全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累计分红达1237万元。三是完善考核体系。区农业农村委将各乡镇(街道)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纳入年度考核,有效激发了各乡镇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力度持续增强。一是自20xx年起,全区累计投入各类资金7800万元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其中,中央资金5860万元,市级扶持资金513万元,区财政投入1427万元),有效增强了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二是根据中组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通知》要求,20xx-2027年,市财政每年继续向我区下达630万元中央财政衔接资金,专项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三)规范组织管理,制度体系日趋完善。一是加强政策指导。20xx年,中共〔...〕市〔...〕区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印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指导意见(试行)》,对农村集体经济风险预留金、公积公益金、福利费、成员分配、报酬及奖励等收益资金比例进行明确界定,规范分配程序和监督管理要求。20xx年,区农业农村委、区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管理》的通知,对村财委托乡代理、村民委员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责定位、财务公开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两类组织分账管理、村集体经济资产管理等作出详细规定,为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提供了遵循。二是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以中纪委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系统梳理全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合同、账务等六个方面3/8管理制度,建立重大决策四议两公开、集体收益分配、集体资产台账登记管理、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等24项制度,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三是强化监督机制。区农业农村委聘请第三方机构,每年对全区20%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审计;各乡镇(街道)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进行内部审计,每五年开展一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加大了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支出的监管。(四)激发发展活力,经济增长成效显著。一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大幅增长。全区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从20xx年的万元跃升至2024年底的万元,增长超40倍,年均增长率达%.2024年,村集体经济组织平均收入达万元,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均突破10万元。二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持续提升。全区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从20xx年的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万元,年均增长%。其中,经营性收益10万元以上的村达164个,占比%;村均经营性收益万元,17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享受到了收益分红。三是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各地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镇〔...〕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研学旅行公司合作,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在实现收入分成的同时,带动周边民宿、餐饮、乡村旅游等产业协同发展;〔...〕镇、〔...〕乡积极发展红薯种植,并开展苕粉加工,村集体经济增收同时,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产业增收;〔...〕镇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劳务公司承接工程项目,2024年收入突破10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存在的问题(一)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发展动能不足。一是管理人才稀缺。全区18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理事长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仅22人具有本科学历,58人为大专学历,兼具农业知识、农村工作经验、经济管理能力和市场运作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二是财务管理力量薄弱。现有财务管理人员多为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难以满足财务核算、风险管控等工作要求,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不高。三是龙头带动不足。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小、实力弱,数量少,龙头企业对村集体经济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产品销售以及经营管理的带动作用不强。(二)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发展空间受限。一是可利用财产性资源匮乏。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集体土地、山林等资产大量分包,集体固定资产几乎清零,可供开发的经营性资源极为有限。二是土地利用政策约束明显。受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管控及生态保护红线限制,经济作物种植规模难以扩大。以〔...〕镇〔...〕村为例,尽管蚕桑市场行情向好,但因政策限制无法扩大桑树种植面积,产业规模难以扩大。三是劳动力资源流失严重。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加之进城陪读、照顾子女等因素,农村留守群体以老年人为主,劳动力数量与质量均难以满足村集体经济发展需求。5/8(三)干部创业动力不足,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一是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不足。部分干部对集体经济发展认识不到位,加之受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等违规问题典型案例警示影响,存在求稳怕错心态,主动探索创新、谋划发展的积极性不高。二是部分村集体经济数据注水、效益虚高。据统计,全区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中,79%来源于工程项目建设,但多数项目仅作为资金流转通道,未形成实质性创收。三是农村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盘活利用效率不高。部分闲置土地、生态资源没有得到利用。一些废弃乡村小学、矿区及乡村旅游点未能有效盘活。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沉淀,未能扩大再生产,形成良性循环。(四)监督管理机制薄弱,风险隐患凸显。一是乡镇监管效果不佳。部分乡镇(街道)专职监管岗位作用发挥不够,村集体经济组织四议两公开制度执行有差距,存在村干部会议替代集体决策现象,民主决策程序不规范。二是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不规范。村务监督领导小组监督能力和水平有限,财务人员缺乏专业指导,导致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不规范,村集体经济账目存在单据不合规、附件缺失等问题。三是债务风险突出。部分乡镇违规通过平台公司举债发展村集体经济,债务规模较大。例如,白马镇9个村向城发等平台公司贷款超2000万元。全区村集体经济组织累计负债达7443万元,潜在金融风险不容忽视。三、建议意见(一)实施人才振兴工程,激发创新活力。一是构建多元人才引育体系。针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才短缺问题,分层分类开展负责人、财务人员、监督人员专题培训;通过人才引进、选派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驻点等方式,实施人才下乡计划,充实基层人才队伍;出台专项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等群体投身村集体经济建设,打造复合型管理团队。二是提升财务管理专业化水平。建立财务人员常态化培训机制,联合职业院校、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推行财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规范资金管理、使用和分配流程,筑牢财务风险防控屏障。三是培育新型产业人才队伍。聚焦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开展技能培训与实战演练,培育一批既懂农业生产又善市场运营的新型人才,构建线上+线下立体销售网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二)强化政策资源供给,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加大项目资金扶持。聚焦经济薄弱村零扶持现状,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对农业加工、社会化服务、农村电商等具有长期效益的项目,建立持续性资金投入和跟踪帮扶机制,充分释放项目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二是挖掘土地资源潜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时提出的抓牢抓实粮食生产,依山就势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指示精神,充分挖掘撂荒地、林地等现有资源潜力,出台积极政策,优化审批流程,为特色产业发展开辟绿色通道。三是盘活国有闲置资产。系统梳理废弃乡村学校、矿区等国有闲7/8置资源,通过资产划拨、租赁合作等方式,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二次开发利用,拓宽资产增值渠道。(三)健全制度保障体系,提升发展质效。一是改进考核评价机制。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取消对集体经济发展硬性考核指标,建立以风险防控、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将债务管控、资产保值、规范运行纳入重点考核内容。二是完善激励分配机制。打造村集体经济组织示范乡镇(街道)、示范村,引领全区村集体经济组织决策更加民主、分配更加透明。落实薪酬激励机制,将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绩效与管理者个人收益挂钩,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三是强化政策倾斜导向。在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项目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乡镇(街道),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推动形成主动谋划、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四)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防范经营风险。一是强化部门协同指导。建立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多部门联动服务机制,定期开展业务指导与政策宣讲,协助乡镇(街道)、村精准申报项目,提升项目规划与实施的科学性。二是完善绩效跟踪机制。对集体资金使用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建立项目台账,定期开展资金使用效益评估,杜绝拍脑袋决策和程序不规范问题,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三是深化审计监督效能。健全常态化审计巡查制度,聚焦信访多发、资金密集、投资复杂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大审计频次与力度,及时发现并整改风险隐患,护航村集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文标题:关于全区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384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