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关于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的调研报告
调研显示,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需加强规划与资金支持,提升设施利用率,增强社区凝聚力!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关于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的调研报告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1/13关于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的调研报告关于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的调研报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20xx年底基本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2008年以来,〔…〕区主动作为,自加压力,通过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把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与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完成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任务的基础上,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的全覆盖。为深入研究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工作,〔…〕区对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和使用的现状、做法、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的对策。一、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的现状〔…〕区所属乡在撤乡改办事处以前,共有2个乡党委,11个建制村党总支,107个村民小组党支部(以下文中涉及街道、社区、居民小组统称为乡、村、村民小组);共有农村党员1168名;自2008年2月以来,〔…〕区把活动场所建在了村民小组上,采取独建、并建、合建的方式,完成了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任务。目前,117个村民小组共建设活动场所100个,其中:村民小组单独建设95个,由22个村民小组合并建设5个。在主体建设中,〔…〕区先后投入区财政资金714万元、城乡互助援建资金74万元、村组自筹资金万元、村民投工投劳万元,共计万元用于活动场所建设。2009年3月,活动场所全面投入使用后,共投入97万元用于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在作用发挥上,精心设计七中心两站两家两窗口一室的综合功能,有效保证了活动场所作用的有效发挥。二、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的做法(一)主动作为,围绕工作目标,重建打造满意工程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措施。〔…〕区通过创新思路,加强质量监管,公开建设程序,督促工程进度,开展城乡互助,真正把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成了精品工程和群众满意工程。1.用试点积累经验,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起点高。为了使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主阵地,〔…〕区坚持试点先行,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建设初期,根据各村班子状况、行政村大小,分别选定部分村民小组作为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的试点,在充分听取干部和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制定了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在建设资金的筹措、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把好每个环节,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使试点建设顺利完成,为全面开展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积累了经验。2.用监管确保质量,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质量高。为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优质工程、群众满意工程,〔…〕区加大质量监管力度,形成立体化监管网络。一是每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都落实了一名乡党委或政府的领导干部定点负责,一名村干部现场值班,负责监管工程建设质量,督促施工队伍按要3/13求建好活动场所;二是专门确定了11名建设质量监督员,对全区的活动场所建设实行包片负责;三是区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督查组不定时地对各建设现场点,通过书面督查、电话问询、实地查看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抽查,发现质量问题,责令立即整改。同时,将建设程序全透明。〔…〕区在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中,将项目选址、比选、室内配置全部向党员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按照活动场所方便群众、方便管理、节约成本的原则,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确定建设地点。在建设过程中,组织农村老党员、老村干部对在建工程进行跟班监督,对项目规划、设计、实施、监管、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3.用目标倒逼进度,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标准高。为确保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任务如期完成,〔…〕区强化督促,用目标倒逼工程进度,加快了工程建设步伐。〔…〕区在试点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新建一批、改造扩建或转化利用一批的三个批次思路,对全区未达标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项目提出了规定时间、规定地域、规定面积的建设要求,为把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成为质量一流的标志性建筑夯实了基础。在工程的监督上,在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期间实行工程进度周报制,各乡党委每周向区委组织部集中如实报送一次工程进度;乡党委、政府班子成员每周至少抽出两天时间到每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实地查看,及时掌握建设动态,帮助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区委组织部每半月通报一次建设工程进度、每月组织乡和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一次建设协调会,催促乡村加快建设工程进程。为实现了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全覆盖夯实了基础。(二)积极作为,围绕城乡统筹,重联推动互动共融〔…〕区按照建、管、用并重的工作思路,围绕六联六共六建,努力使村民小组活动场所成为整合城乡资源,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实现了各类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地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1.着力于难题攻坚,构建整体联动的城乡党组织设置体系。要全面实现村民小组活动建设全覆盖的目标,资金保障就成了一道难关,为深入推进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活动,〔…〕区着力于破解资金来源的难题,采取区补贴、乡补助、村自筹、社会援的办法,通过开展以城带乡、城乡互帮互助活动,切实解决活动场所的经费困难的问题。2008年,〔…〕区开展了城乡互助、共建和谐为主题的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互帮互助活动,以举牌认领的形式,35家省、市、区机关单位、两新组织和社区与村民小组党支部签订了《认领援建书》,结成帮扶对子,一对一、一对多的进行帮扶,共捐助了74万元用于村民小组活动场所主体建设和办公、电教等设备的配备,通过开展手拉手结对、面对面帮扶、心连心共建,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建立了区财政资金补贴的稳定投入机制和机关、农村互选互助机制,创新互帮互助新举措,形成了多方共建组5/13织体系。2.着力于资源共享,构建聚力共推的城乡基层党组织交流体系。在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的管理和使用上,充分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单位党组织各自的优势,依托村民小组活动场所,设置了党员活动中心、党员电化教育中心、村民教育培训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农村信息服务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残疾人帮扶中心、新农村建设服务站、科普活动站、青年之家、计划生育协会会员之家、法律援助窗口、农村实用技术咨询服务窗口、老年人活动室,构建七中心两站两家两窗口一室的功能定位,搭建了结对互助党组织共同开展活动的平台,引导和鼓励城市党员帮助农村党员群众提高致富能力,带动和促进农村党组织为城市党员干部开展社会实践创造条件。3.着力于城乡统筹,构建互利共赢的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助体系。各结对共建党组织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提供一条致富信息、解决一笔启动资金、教会一门实用技术、联系一个就业岗位、落实一个脱贫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帮扶活动,帮助农村党组织理清发展思路,寻找发展途径,制定发展措施,推动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向农村流动,拓展党员服务群众的领域,共同做好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这篇大文章。区财政局结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实施,在村民小组中实施道路硬化工程;区科技局对大村、新民村部分村民小组捐助了400余盏太阳能灯,并向部分村民小组赠送了学习书籍2000余册;市一职中师生在厂口乡庄子村绘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彩绘宣传画一条街等,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帮助解决农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通过开展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和城乡互帮互助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和感召力,实现了党的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农民利益诉求的有效对接。(三)有效作为,围绕功能定位,重管强化作用发挥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的成效,归根结底要靠作用发挥来体现。〔…〕区在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的管理使用上,积极作为,通过加强整合城乡资源,充分发挥了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的一室多用立体功能。1.合理配备设施,使活动场所功能更具实用性。〔…〕区按照突出重点、综合利用、规范实用的思路,对部分村民小组活动场所配备了内外部设施、统一标识。在场所内配备桌椅、电视、音响、书报资料等必要的办公设备,规范了村民小组各项规章制度;针对村民小组在基层设施配备上的资金缺口,由区委组织部牵头,组织机关党组织与结对共建的村民小组签订《十有硬件规范化建设承诺书》,明确要求区属机关党组织要力所能及地帮助结对村组解决实际困难。同时,采取动员社会力量捐助,利用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或地处景区等资源优势吸引市场开发建设,利用辖区内重大项目建设的机遇争取援助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克服了资金困难问题,目前,〔…〕区以活动场所为中心,配套,使活动场所具有学习、办公、培训、服务、活动等多重功能。7/132.严格实施监管,使活动场所运行更具规范性。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成后,区委组织部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管理使用的通知》,合理划分乡、村、组三级的管理责任。〔…〕区所属两个乡党委分别制定了《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管理办法》,并与11个村委会签订了责任书,指导各村民小组完善了活动场所管理和使用相关制度,建立统一的国有资产账目和资产登记簿,加强对活动场所及其配备的公共财产监管;村党总支、村民小组党支部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健全资产档案,确保村民小组活动场所设施完整、功能完好,同时建立活动场所使用登记簿,详细记录有关使用事由、时间、人员情况,并定期如实公开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的使用情况,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通过严格管理,层层把关,进一步明确活动场所的权属、功能和使用范围,使活动场所成为村民小组办公、党员活动、群众办事、村民议事、科普教育、技能培训、信息传播、文化娱乐和党建综合服务站等多项功能融于一体的农村基层综合阵地,发挥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的最大效能。3.注重普民惠民,使活动场所使用更具群众性。村民小组活动场所要增强使用性,拓宽群众性,重点要在拓展场所的服务功能、发挥场所的综合效益上下功夫,在活动场所建设的过程中,〔…〕区按照阵地建设不停步、作用发挥跟上来的思路,及时转移工作重心,充分发挥区级28家职能部门的优势,依托村民小组活动场所,构建七中心两站两家两窗口一室的功能定位,搭建了结对互助党组织共同开展活动的平台,拓展对群众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文化引领功能。一是拓展决策议事功能聚民心。村民小组依托活动场所,定期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议事会,组织党员群众共商治村兴村大计,充分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的议事参政作用,推进村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既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又调动了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二是拓展教育培训功能增民智。〔…〕区属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需要出发,努力把村级活动场所建成新型农民的教育培训基地,积极创造条件运用远程教育及其它现代教育手段,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对党员群众进行实用技术、务工技能、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培训,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的步伐。三是拓展便民服务功能解民难。村组干部实行轮流值班制度,定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接受村务、党务咨询;利用村民活动场所,提供农村实用信息咨询、法律援助、医疗卫生服务等便民服务,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四是拓展文化娱乐功能正民风。村民小组利用村民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织开展红白理事会、妇女禁赌会、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等活动,倡导村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统筹安排文体活动,满足村民文体娱乐和健身需求。五是拓展结对帮扶功能帮民富。〔…〕区以村民小组活动场所为载体,开展好以提供一条致富信息、解决一笔启动资9/13金、教会一门实用技术、联系一个就业岗位、落实一个脱贫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帮扶活动,发挥机关职能部门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村组集体经济的发展;同时活动场所的建设也为各类协会的建立和协会活动提供方便,为壮大村组集体经济搭建了平台。三、在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区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的建设完成、服务功能的拓展和构建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新格局上,虽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重建设轻管用的现象还依然存在。少数基层干部特别是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往往满足于场所建了,阵地有了,设施全了,对活动场所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个别村民小组活
本文标题:关于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384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