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在2025年集团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专题党课上的讲稿
强调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防线,推动集团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集团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专题党课上的讲稿”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在2025年集团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专题党课上的讲稿同志们:根据集团“弘扬新风正气、严守纪律规矩”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的总体部署,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召开一堂专题廉洁教育党课。这次党课的主题是“以案为鉴明戒惧,警钟长鸣正风纪,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表率”。目的就是通过深入剖析近年来查处的一些典型违纪违法案例,引导我们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在责任上全链条紧扣,从而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上不断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学习和思考,以及集团纪委掌握的一些情况,和同志们交流三点意见。一、对党忠诚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定海神针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集团面临的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各种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考验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忠诚度。忠诚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言一行、一时一事之中。(一)忠诚体现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政治定力。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作为国有企业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必须持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要在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中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决不能有任何的含糊和动摇。有的干部在公开场合能讲得头头是道,但私下里却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说三道四;有的对西方所谓的“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等错误观点丧失了鉴别力,甚至随声附和。这些都是政治上不忠诚、不坚定的表现。我们必须始终做到坚定笃定,让忠诚成为我们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定海神针”。(二)忠诚体现在失意委屈之时的不忘初心。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工作上同样会遇到挫折和不如意。有的干部在顺境时能够意气风发,可一旦遇到个人职务晋升受阻、工作受到批评,或者家庭生活出现变故时,就心态失衡、心生怨气,甚至把组织的培养和信任抛诸脑后。他们开始觉得“组织亏欠了自己”,把生活中的磨难作为贪图享乐的借口,把工作上的挫折变成走向腐化堕落的拐点。这种心态是极其危险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纪国法不会因为你“受了委屈”就网开一面,人民群众的期盼不会因为你“心情不好”就降低标准。真正的忠诚,是逆境中的坚守,是委屈下的担当。要时常叩问自己的入党初心,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个人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三)忠诚体现在工作生活之中的表里如一。忠诚必须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检验一个干部是否忠诚,不仅要看他怎么说,更要看他怎么做;不仅要看他在台上的表现,还要看他台下的言行。我们必须坚决杜绝“两面人”“两面派”现象,坚持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说的做的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的干部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嘴上说的是马列主义,心里想的却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对组织一套、对朋友又是一套,把庸俗的江湖义气带到工作中来。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最终损害的是党的形象,侵蚀的是党的执政根基。对党忠诚,就必须老老实实、言行一致,将忠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绝对忠诚。二、为民尽责是一心干事创业的价值坐标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作为国有企业的党员干部,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为企业发展服务。是否能够恪尽职守、为民尽责,是检验我们价值追求的试金石。(一)要以担当作为诠释责任。当前,我们集团正处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诸多难啃的“硬骨头”。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必须有想担当的奋进姿态、敢担当的拼搏状态、能担当的从容心态。然而,现实中仍有少数干部存在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的问题。有的信奉“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问题往上推。特别是在一些关键领域,权责不清、责任虚化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必须深刻警惕这种失职失责的行为。在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往往与责任缺失紧密相连。从全国范围看,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问题一直是高发地带,主要集中在项目招投标、土地出让、规划审批、成本管控、设备物资采购、协作队伍引进及监管等关键环节。一些干部利用手中的审批权、监管权,在这些环节上动歪脑筋。有的通过违规干预和插手工程项目,与不法商人内外勾结,搞“围标串标”;有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默许甚至指使施工方虚增工程量、高套定额,从中牟取暴利;有的在设备和原材料采购中,收受供应商巨额回扣。这些案件的涉案金额往往触目惊心,少则几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有的甚至高达数亿元。前些年,*地区某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爆出的系统性腐败案,涉案金额就超过了1.03亿元,多名领导干部应声落马。这些惨痛的教训警示我们,权力一旦失去监督、责任一旦被漠视,就必然导致腐败。我们必须严防权力与责任割裂,失职失责必被问责。(二)要以人民情怀涵养初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能源行业的国有企业,我们的发展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要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把群众的事办好。要坚决纠正那些漠视群众疾苦、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有的干部官气十足,对基层员工和群众的诉求态度冷漠、推诿扯皮;有的在推进项目建设时,不顾群众的合理关切,甚至引发矛盾纠纷。这些都背离了我们的初心使命。我们要把职工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他们的急难愁盼作为我们工作的第一信号。(三)要以实干作风推动发展。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尽责,最终要看他干了多少实事,解决了多少难题。我们必须把真抓实干贯穿于履职尽责的全过程、各方面。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动深入生产一线、科研前沿、项目现场,去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掌握工作的真实情况、倾听基层的真实需求。不能满足于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更不能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要拿出“钉钉子”的精神,对定下来的事情一抓到底,对部署了的工作紧盯不放,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三、廉洁自律是确保行稳致远的坚固基石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廉洁自律是我们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确保个人和事业能够行稳致远的坚固基石。无数案例证明,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深刻认识“监督无处不在”,摒弃“侥幸心理”。一些落马干部在忏悔时常常提到,他们走向犯罪的第一步,就是源于侥幸心理。他们总觉得“月黑风高无人知”,认为自己的小动作很隐蔽,不会被发现。有的甚至认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只要和行贿人结成利益同盟,就能万无一失。这完全是自欺欺人。随着全面从_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网络越织越密,“监督的探头”无处不在。可能举报你的人,就是你身边最熟悉的人;可能出卖你的人,就是和你称兄道弟的“朋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退休不是“安全岛”,反腐没有“终止符”。任何违纪违法行为,无论隐藏多深、时隔多久,终将有水落石出的一天。我们必须杜绝“富贵险中求”的赌徒心态,坚决破除所谓的“法不责众论”“集体免责论”“跟风容错论”。近年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依然时有发生,而且手法更加隐蔽、花样不断翻新。有的将公款吃喝转移到企业内部食堂、培训中心等场所,搞“一桌餐”;有的不收现金收“雅礼”,通过电子红包、快递等方式收送礼品礼金;有的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安排的宴请和旅游活动。前段时间,纪检监察机关通报了一批能源行业的典型案例。某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总会计师,在长达6年时间里,多次接受供应商在企业内部食堂安排的宴请并收受礼品,最终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记大过处分。还有某煤矿公司的经营副总,在一年多时间里收受管理服务对象所送的高档白酒、香烟等,折合价值4.2万元,同样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这些案例都说明,纪律的“高压线”是带电的,谁碰谁就要付出代价。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坦坦荡荡守规矩,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二)严守纪律规矩,筑牢“三道防线”。廉洁自律,关键在于守住底线、不越红线。结合我们集团的行业特点和岗位风险,我认为必须重点筑牢以下三道防线:一是筑牢科研生产经营的“防火墙”。我们集团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科研经费管理和技术成果转化是廉洁风险的高发区。在科研经费管理上,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集团的各项管理规定,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要坚决杜绝虚报冒领、套取挪用科研经费的行为,严禁设立“小金库”。项目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对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真实性负责。在使用科研经费购置仪器设备时,要严格履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程序,形成的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必须统一纳入集团资产管理,严禁个人侵占或私自处置。在技术成果转化上,这既是推动集团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的温床。我们必须建立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体系。在对技术成果进行许可、转让或作价投资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和合规性审查,防止国有无形资产流失。特别是在进行资产评估和确定交易价格时,决不能搞暗箱操作,搞利益输送,将价值连城的成果以“白菜价”卖给关联方。按照规定,单位的领导干部作为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可以获得现金奖励,但原则上不得获取股权激励,这也是为了防止利用职权谋取不当利益。所有环节都必须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监督。二是筑牢人情交往的“警戒线”。党员干部的腐败,很多都是从朋友圈、社交圈的失守开始的。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正是通过请客吃饭、称兄道弟、投其所好等方式,对干部进行“围猎”。我们必须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牢牢守住“交友关”。要坚持君子之交淡如水,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对于那些无事献殷勤、刻意拉拢腐蚀你的人,要高度警惕,敬而远之。同时,也要警惕个人“爱好”成为被围猎的突破口。有的干部喜欢古玩字画,就有人投其所好送上“雅贿”;有的干部爱好打牌,就有人甘当“陪练”故意输钱。这些看似是“个人爱好”,实则是通向腐败深渊的陷阱。我们必须牢记,任何爱好都不能凌驾于纪律规矩之上。三是筑牢家庭家教家风的“护身符”。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拒腐防变的重要防线。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看,“家族式腐败”现象屡见不鲜,一人当官、全家发财,夫妻联手、父子上阵,兄弟合伙、裙带谋利,最终结果就是“全家腐”,一起走向毁灭。我们必须守好“家庭关”,教育管理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告诫他们不能打着自己的旗号以权谋私。要立家规、严家教、正家风,在家庭中倡导清正廉洁的价值观,让家庭成为我们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而不是腐败的温床。(三)坚持严的基调,做到“三个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以严的最大确定性来应对风险挑战的不确定性。一要严以律己。“己不正,焉能正人。”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时时处处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来约束自己。要自觉把纪律规矩刻在心上,把严的功夫下在平时。要在无人之时、细微之处,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自觉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二要严负其责。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是“牛鼻子”。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要履行好“一岗双责”。不能只重业务、不抓党风,只看发展指标、不顾政治生态。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真正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三要严管所辖。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领导干部不仅要自身正,还要敢于抓、善于管,对下属身上的苗
本文标题:在2025年集团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专题党课上的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410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