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研讨发言材料(3篇)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社会共识,需从个人做起,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风尚。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研讨发言材料(3篇)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3篇)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研讨发言材料篇1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当下,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正是作风建设的当然之举和应有之义。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条例》为准则,在深学、笃行、提效上下功夫,在厉行节俭中锤炼党性初心,展现责任担当,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坚持深学细悟、力学不倦,让理论学习绵延个人成长全周期。“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益明。”学习是践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理论学习上下了功夫、费了心思,在工作生活实践上才能有所遵循、不出偏差,才能养成优良作风,创造更好业绩。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学不可以已”“学贵恒贵专”的心态,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必修课,将《条例》等作为学习教材,增强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深学细悟中掌握要义,把握标准,并以之为工作生活“坐标系”。要坚持学思用贯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重要论述,通过集中学习、互学探讨、案例剖析等方式深化学习效果,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坚持学以致用,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主义,绷紧“厉行节俭”之弦,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做到知行合一,写好学用相促“大文章”。坚持以身作则、笃行不怠,让勤俭节约覆盖工作生活全方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良好的作风建设需要上下同欲、久久为功,更需要有人带动示范。《条例》明确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推动“厉行节俭、反对浪费”优良作风上的重要作用,始终牢记“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将《条例》细化为“操作手册”“行为规范”,带头遵守《条例》规定,从自身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从严从简,带头过紧日子,坚决杜绝浪费行为。要坚决破除“公家的钱不心疼”的心态,对标对表自觉纠省,在随手关水关电、节约使用办公用品等方面做好表率,在推动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长效机制上竭力配合参与,引导周边同事群众树立节约意识,为营造勤俭节约良好氛围贡献力量。坚持提质增效、创新不止,让效能跃升赋能为民服务全过程。《条例》指出要“降低公务活动成本,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群众是“厉行节俭、反对浪费”作风建设的实际受益者和成效的最终检验者,作风建设成效如何,学习教育成效如何,关键看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是否有益于群众。广大党员干部在改善作风的过程中,要切实贯彻《条例》各项要求,将人民群众的利益“加粗”“置顶”,将厉行节俭的行动自觉转化为提升为民服务质效、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突破口。要大力推广“线上会议”“电子审批”“文件共享”模式,以数字化办公减少文山会海,减少行政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要整合部门窗口,实现信息共享、流程优化,提升群众办事便捷度。要将有限的物力、人力、资金等要素向民生项目、公共服务等领域汇集,在精打细算中优化资源配置,在务实节俭中提升服务温度,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躬身实践中书写无愧时代的崭新答卷。“过紧日子”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化于效镇选调生“俭开福源,奢起贫兆。”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对党的XX大提出的“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弘扬勤俭节约精神”要求的深入贯彻,进一步拧紧了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条例》的时代内涵,以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让“过紧日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化于效。夯实思想之基,让“过紧日子”内化于心。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散一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攻坚克难的“传家宝”,更是拒腐防变的“必修课”。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当增强理论自觉,不断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根基。要将学习《条例》和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相结合,依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明晰“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算好人心向背的“政治账”;要认真研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史国史,以其中所蕴含的艰苦朴素精神为镜鉴,做到“见贤思齐焉”,及时检视校准自己的“思想坐标”。唯有如此,方能在工作中树牢“浪费就是腐败,节约也是政绩”的思想认识,在生活中将“布衣暖,菜根香”的质朴本色作为一贯追求,推动勤俭节约从道德规范升华为思想自觉。严守规矩之尺,让“过紧日子”外化于行。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从毛泽东主席一盏油灯照征程到周恩来总理一片菜叶抹碗底,从勤俭建国的方针到绿色发展的理念……可以看到,勤俭节约早已深深熔铸于我党基因。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当赓续红色血脉,把握时代要求,以“加减乘除”工作法,有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具体而言,一要在机制落实上做“加法”。结合工作实际,用好用足工作提示、负面清单、绩效考核等机制,全面贯彻《条例》规定,不断筑牢反对浪费的坚固堤坝;二要在公务开支上做“减法”。系统梳理各项经费支出项目,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从严从紧控制非重点、非刚性、非急需的支出;三要在资源管理上做“乘法”。对机关环境进行“全方位体检”,通过推广节能技术产品、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行无纸化办公等方式,将节约理念转化为节能成效;四要在沉疴顽疾上做“除法”。既严纠“公款吃喝、公车私用、超标接待”等突出问题,也力破“打卡调研、陪会空转、过度留痕”等隐性浪费,以“零容忍”的态度正风肃纪。答好民生之卷,让“过紧日子”实化于效。足国之道,节用裕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因此,检验“紧日子”是否过好、过到位,关键在于其是否真正转化为满载民意、贴近民生、顺应民心的实绩实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厚植“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为民情怀,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担当,让节约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一要聚焦民之所忧,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将投入重心放在教育、卫生健康、社保、就业等重点领域,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二要立足民之所需,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以共性和差异化需求为导向,将腾出的部分资金用于规划建设口袋公园、文化场馆、运动场地等项目,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要顺应民之所望,助力长期稳定发展。紧密结合实际情况,根据需要把汇集的部分资金“精准滴灌”于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重点发展领域,充分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切实以机关“紧日子”为人民换来不断流、可持续的“好日子”。时时、事事、处处常当厉行节约“带头人”街道办事处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公款浪费、奢靡享乐等现象直接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只有甘于过紧日子,才能让厉行节约蔚然成风,从而以过硬形象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广大党员干部要对照《条例》要求,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时时常兴学习之风、事事常省肩负之责、处处常行节俭之实,带头让厉行节约成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习惯。时时常兴学习之风,以深刻领悟、知行合一带头过紧日子。思想认同,方能行动自觉。新修订的《条例》,从精简会议文件到严控“三公”经费,从杜绝餐饮浪费到规范公务接待,每一项条款都是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深度发力,为新时代党政机关作风建设提供有力遵循。党员干部务必要原汁原味、原原本本研读《条例》。要采取个人自学、“三会一课”、集中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入剖析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准确把握思想精髓和主旨要义,努力做到究其根、晓其义、知其源,将《条例》内化为行为准则。要克服“为学而学、学用脱节”的倾向,自觉将遵守《条例》融入工作和生活方方面面,带头反对奢靡之风、摒弃盲目攀比,将勤俭节约细节、要求体现在日常言行中,进一步增强厉行节约的思想自觉。事事常省肩负之责,以刀刃向内、严格自律带头反对浪费。新修订的《条例》通过细化经费管理、公务接待等规范,为党政机关拧紧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形成纠治“四风”的长效机制。党员干部要常怀“自省心”,经常对照《条例》、对照作风建设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待常省己身,严肃查摆在经费开支上是否大手大脚,在差旅报销上是否损公肥私,在公务接待上是否追求面子,在公务用车上是否公车私用,在会议活动上是否大操大办,在办公用房上是否大搞特权,在资源节约上是否铺张浪费。要对照反面典型举一反三,摒弃“没人管、管不住”的思想,杜绝“爱面子、讲排场”的心态,多在“一顿饭、一张纸、一支笔”上较较真,在小事小节上守住清廉底线,以勤俭节约的好风气取信于民。处处常行节俭之实,以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艰苦奋斗。习惯之初如蛛丝,习惯之成如绳索。推动《条例》开花结果,关键在于把勤俭节约的条条款款落实到行动上和细微处。只有每个党员干部都成为厉行节约的排头兵,反对浪费的硬标杆,方能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的持续向好。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古训,做勤俭节约的行动派,算好政治账、生态账、民心账,将节俭作为责任来担当、作为美德来传承、作为风气来培育,用“斤斤计较”的较真劲守住公帑,用“锱铢必较”的精细度管好资源,用“精打细算”的责任感服务群众,从一杯清茶代替超标宴请开始,从电子公文替代文山会海突破,从拼车调研取代车队出行破冰,在节俭上做身体力行的行动者,在节约上做涓流汇海的推动者,把每一分财政资金都打在为民造福的靶心上。
本文标题: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研讨发言材料(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416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