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五个进一步到位专题学习研讨会上的心得体会
通过深入学习研讨增强了理论素养 提升了思想认识 明确了工作方向 增强了责任担当 推动了实践创新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五个进一步到位专题学习研讨会上的心得体会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五个进一步到位”专题学习研讨会上的心得体会尊敬的*书记,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围绕“五个进一步到位”的重要要求,结合近期的学习和思考,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一些我个人的、不甚成熟的心得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6月30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加强新时代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五个进一步到位”,字字千钧,既是清晰的“路线图”,更是深刻的“方法论”,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必须进行一次思想上的大扫除、精神上的大洗礼、行动上的大对标。下面,我聚焦这五个方面,谈谈我的反思和感悟。一、关于对党的自我革命认识要进一步到位:从“旁观者”到“局中人”的深刻转变过去,坦白说,在面对“自我革命”这个宏大命题时,我或多或少存在一种“看客心态”或者“与己无关论”。总觉得这是党中央的顶层设计,是高级别领导干部需要重点关注的大事,对于身处基层的我们而言,似乎有些遥远,只要按部就班完成工作、不触碰红线底线就足够了。甚至有时会觉得,反复强调作风建设,会不会是“一阵风”,会不会“管得太宽、抓得太细”。但这次深入学习后,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和警醒。我深刻认识到,党的自我革命不是悬在空中的理论,而是深入骨髓的实践。它并非只是针对少数人的“手术刀”,而是面向全体党员的“保健操”和“防疫针”。我们党之所以能跳出历史周期率,依靠的正是这种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勇气。作为党的肌体中的一个细胞,如果我抱着“旁观者”的心态,认为自我革命是别人的事,那么党的健康就会因无数个“我”的懈怠而受损。因此,认识到位的关键,就是要完成从“旁观者”到“局中人”的身份转变。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这意味着,当我看到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时,不能再认为是纪委监委的“专属领域”,而要思考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是否听到了群众的呼声,是否尽到了提醒和监督的责任。当我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苗头时,不能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要思考自己是否也曾不自觉地参与其中,是否敢于站出来抵制。这种认识的到位,是后续一切行动的逻辑起点,是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根本性转变。二、关于增强党性要进一步落实到位:从“理论信条”到“行动自觉”的深度融合党性,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心学”和“生命线”。过去我们常常把党性挂在嘴边,写在报告里,但如何让它真正融入血液、铸入灵魂,是一个需要终身修炼的课题。如果党性修养仅仅停留在学习几个理论名词、背诵几段经典论述的层面,那它就成了脆弱的“理论信条”,一到现实考验面前就可能褪色、变形。增强党性要落实到位,在我看来,核心在于实现从“理论信条”到“行动自觉”的深度融合。这需要我们在三个“心”上下功夫。一是要有对信仰的“虔诚心”。理想信念不是虚无缥缈的,它体现在我们对每一个决策、每一项工作的价值判断上。在面对利益诱惑、人情考验时,内心深处那杆秤偏向哪一边,最能检验党性的成色。这要求我们必须持续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精神养分,不断校准思想航向,让忠诚于党和服务人民成为唯一的、最高的价值追求。二是要有对群众的“同理心”。我们的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人民服务。增强党性,就是要厚植为民情怀。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而要真正走到田间地头、社区小巷,去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急难愁盼。当我们设身处地理解了群众办一件事的不易、解决一个问题的渴望,我们的工作作风就自然会变得更加务实、更加亲切,所谓的“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现象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三是要有对自我的“敬畏心”。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增强党性,离不开严格的自我省察。尤其是在无人监督、无人知晓的“独处”之时,更要保持清醒和定力。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党的形象和声誉,对小事小节保持警惕,防止“温水煮青蛙”式的侵蚀。要敢于在组织生活会上揭短亮丑,不怕丢面子,真心实意地接受同志们的批评,把这种“怕麻烦”“怕丢丑”的心理,转变为对党性锤炼的自觉追求。三、关于规范权力运行要进一步落实到位:从“制度牢笼”到“玻璃房子”的透明升级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为民所用则利民,为己所用则伤民。总书记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是我们党管权治权的重要原则。但在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建好“制度牢笼”,更要追求把权力运行置于“玻璃房子”中,让它在阳光下透明运行。我反思,过去在一些工作中,虽然也强调按制度办事,但有时会觉得程序繁琐,甚至为了追求所谓的“效率”,存在简化流程、搞变通的想法。对“三重一大”等决策制度,有时执行得不够严格,存在会前酝酿不充分、会上少数人说了算的情况。这些都是权力运行不规范的风险点。规范权力运行要落实到位,就是要让我们手中的权力,无论是大是小,都始终运行在公开、透明、可追溯的轨道上。这意味着,我们要对权力来源常怀敬畏之心,时刻牢记“权为民所赋”,绝不能有丝毫的私心杂念。在用权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授权边界和程序规则,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该集体决策的绝不个人拍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主动适应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工作。不仅要完善内部的制约机制,比如健全授权、用权、制权的制度闭环,及时修补制度漏洞,更要自觉接受来自群众和社会的外部监督。比如,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和项目,能否更多地公开公示、听证座谈,让群众参与进来?我们的工作流程和结果,能否更多地通过政务公开平台,让社会一目了然?当权力运行的全过程都变得清晰可见,暗箱操作的空间自然就被大大压缩,权力才能真正做到为公而转、为民服务。四、关于从严监督执纪要进一步落实到位:从“亡羊补牢”到“防患未然”的关口前移监督执纪是管党治党的重要手段。过去,我们往往在问题发生后,通过严厉查处来形成震慑,这固然必要,但属于“亡羊补牢”。更重要的,是要把监督的关口前移,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我体会,从严监督执纪要到位,必须实现从“惩治于后”到“防范于前”的重心转移。这要求我们每一个党组织、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扛起日常监督的责任。不能把监督仅仅看作是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责,而应将其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一是要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不能再奉行“好人主义”,对同事、对下属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敢于批评、善意提醒。一句及时的警示,可能就避免了一个同志滑向错误的深渊。这种“咬耳扯袖”,看似不近人情,实则是最大的爱护。二是要强化“风腐同查”的意识。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同根同源,不正之风是腐败滋生的温床。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高度警惕那些看似“无伤大雅”的“四风”问题,比如违规接受宴请、收受土特产等。要深刻认识到,这些“小节”背后,可能隐藏着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的“后门”。必须坚持风腐同查同治,从源头上铲除腐败土壤。三是要善用警示教育这面“镜子”。要真正把别人的案子当成自己的镜子,深刻剖析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是我们熟悉的人的案例。每一次警示教育,都应是一次深刻的灵魂叩问:如果我处在那个位置,能否经受住考验?制度上还有哪些漏洞可能让我犯同样的错误?通过这种代入式的反思,才能让纪律规矩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不敢腐”的震慑,走向“不想腐”的自觉。五、关于履行管党治党责任要进一步落实到位:从“分内之事”到“第一之责”的站位提升管党治党责任,尤其是“一岗双责”,我们讲了很多年。但在思想深处,是否真正把抓党建、抓作风看作是和业务工作同等重要,甚至是更为根本的“第一责任”?我反思,自己有时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抓业务工作投入的精力多,思考得细,而对分管领域内的党建和作风建设,则满足于开会传达、安排部署,缺乏一竿子插到底的韧劲和狠劲。履行管党治党责任要到位,关键在于实现从“分内之事”到“第一之责”的站位提升。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政绩观。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对业务指标负责,更要对本单位、本部门的政治生态负责。要把管党治党责任具体化、清单化,拧紧责任链条。作为部门负责人,既是“指挥员”,也应是“施工队长”,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促。要将压力层层传导下去,确保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这种责任担当还体现在敢于动真碰硬上。对于发现的问题,不能和稀泥、当甩手掌柜,而要敢于较真、敢于亮剑。只有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才能真正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最终营造出我们*县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全县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坚实的保障。各位领导,同志们,对“五个进一步到位”的学习和思考,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我将以这次研讨会为新的起点,继续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思,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忠诚履职、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我的认识还很肤浅,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五个进一步到位专题学习研讨会上的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422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