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公务用车管理使用调研报告
报告总结公务用车管理使用情况,提出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强调持续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下由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的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1/9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公务用车管理使用调研报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公务用车管理使用调研报告公务用车是党政机关履行职能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管理使用,推动作风建设持续深入,我们成立专门调研组,深入全市7个县区和8个市直机关单位,围绕公务用车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资料查阅、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公务用车管理使用现状,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不足,为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管理使用、杜绝车轮上的腐败提供决策参考。一、调研基本情况此次调研于2025年6月开展,历时14天,重点了解学习教育期间公务用车管理使用的规范情况。调研组分为3个小组,分别深入东城区、西城区、〔...〕区、北城区、开发区、高新区、临港区等7个县区,以及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纪委监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等8个市直机关单位。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随机走访乡镇街道30个、村社区45个,召开座谈会22场次,发放调查问卷380份,回收有效问卷371份,查阅公务用车档案资料450余份,实地检查公务用车135辆。重点了解公务用车配备标准执行、使用管理制度落实、监督检查开展、违规问题查处等方面情况。二、公务用车管理使用总体情况(一)配备管理逐步规范,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单位严格按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等规定,规范公务用车配备管理。一是配备标准执行较好。调研的15个单位中,公务用车配备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没有发现超标准配备现象。市级党政机关配备公务用车均为中型轿车,价格控制在18万元以内;县区机关配备公务用车均为小型轿车,价格控制在12万元以内。二是制度建设比较完善。各单位普遍建立了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明确了配备标准、使用范围、审批程序、监督管理等要求。东城区制定了《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细则》,对公务用车的申请、审批、使用、归还等各个环节都作了具体规定。三是档案管理比较规范。各单位建立了公务用车管理台账,对车辆基本信息、使用情况、维护保养等进行详细记录。市政府办公室建立了公务用车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公务用车的动态监管。(二)使用管理不断加强,规范意识明显提升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单位进一步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规范意识明显提升。一是审批程序日趋严格。各单位建立了公务用车使用审批制度,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西城区要求所有公务用车使用都必须填写《公务用车使用申请表》,经分管领导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二是使用登记比较规范。各单位建立了3/9公务用车使用登记制度,详细记录车辆使用时间、地点、事由、里程、油耗等信息。〔...〕区推行一车一账管理,每辆公务用车都有详细的使用记录。三是节假日封存管理到位。各单位严格执行节假日公务用车封存制度,除特殊情况外,节假日期间公务用车一律封存停驶。调研期间,各单位节假日封存率达到100%。(三)监督检查持续深入,违规问题得到纠治各单位不断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问题。一是内部监督不断强化。各单位建立了公务用车内部监督制度,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北城区每月对公务用车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二是外部监督有效开展。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定期对公务用车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市纪委监委2024年以来开展公务用车专项监督3次,发现问题15个,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是群众监督渠道畅通。各单位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开发区在官方网站公布公务用车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管理制度执行不够严格,规范意识有待提高虽然各单位都建立了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够严格的问题。一是审批程序不够规范。个别单位公务用车使用审批流于形式,存在先用车后补审批手续的现象。某县区一名干部反映:有时候临时有急事需要用车,往往是先用车,事后再补办审批手续。二是使用登记不够详细。部分单位公务用车使用登记不够详细,存在记录不全、信息不准的问题。某市直单位的公务用车使用登记表中,有30%的记录缺少具体的使用事由和目的地。三是归还验收不够及时。个别单位对公务用车归还后的验收工作不够及时,存在车辆归还后长时间无人检查的现象。(二)违规使用现象仍然存在,车轮上的腐败时有发生调研发现,公务用车违规使用现象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车私用问题依然突出。调研中发现8起公车私用问题,涉及6个单位。主要表现为:使用公务用车接送家属、购物办事、参加私人聚会等。某乡镇一名领导干部多次使用公务用车接送孩子上下学,某市直单位一名干部使用公务用车参加同学聚会。二是私车公养问题开始显现。发现3起私车公养问题,主要表现为使用公务加油卡为私车加油、将私车维修费用在单位报销等。某县区一名干部利用保管公务加油卡的便利,先后15次为私车加油,涉及金额3200元。三是超标准配置问题时有发生。个别单位在公务用车维修、保养过程中,存在超标准配置的问题。某单位为公务用车更换了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的高档轮胎,某单位为公务用车加装了豪华座椅套等装饰用品。四是既领取补贴又违规用车问题。发现2起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使用公务用车的问题。某县区一名已经领取公务交通补贴的干部,仍然经常使用单位公务用车外出办事。(三)监督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震慑作用发挥不够5/9当前公务用车监督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监督的震慑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一是监督方式比较单一。大部分单位对公务用车的监督主要依靠内部自查和定期检查,缺乏有效的实时监控手段。某县区反映,由于缺乏GPS定位等技术手段,很难对公务用车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控。二是监督覆盖面不够全面。部分单位的监督主要集中在工作时间,对下班后、节假日期间的监督相对薄弱。三是处理力度不够严厉。对发现的违规问题,往往以批评教育为主,给予纪律处分的较少,震慑作用不够明显。调研中了解到的13起违规问题中,仅有3起给予了纪律处分。(四)成本控制意识不强,节约意识有待加强部分单位在公务用车管理中成本控制意识不强,存在浪费现象。一是维修保养成本偏高。个别单位在公务用车维修保养中,没有严格执行定点维修制度,存在维修费用偏高的问题。某单位一辆公务用车年度维修费用达到万元,明显超出了合理标准。二是油耗控制不够严格。部分单位对公务用车油耗缺乏有效控制,存在油耗偏高的现象。某县区的公务用车平均百公里油耗比同类车型高出15%。三是更新周期把握不准。个别单位在公务用车更新时,没有严格按照使用年限执行,存在提前更新的现象。四、原因分析(一)思想认识方面,对公务用车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干部对公务用车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错误观念。一是认为公务用车是单位资产,使用相对随意一些没关系。二是认为偶尔公车私用是小事,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三是对私车公养等新型违规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深,缺乏足够的警惕性。这些错误认识直接影响了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二)制度建设方面,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虽然各单位都建立了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一是制度规定不够具体。部分单位的管理制度比较原则,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执行中容易出现偏差。二是制度更新不够及时。一些单位的管理制度制定较早,没有根据新情况新要求及时更新完善。三是制度衔接不够紧密。公务用车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但部门间的制度衔接不够紧密,容易出现管理漏洞。(三)监督管理方面,监督手段和方式需要创新当前的公务用车监督管理手段相对落后,方式比较单一。一是技术手段运用不足。大部分单位缺乏GPS定位、车载监控等现代化监管手段,难以实现对公务用车的实时监控。二是监督方式比较传统。主要依靠人工检查和台账记录,监督效率不高,容易出现漏洞。三是部门协调配合不够。公务用车监督涉及多个部门,但部门间协调配合不够,难以形成监督合力。(四)教育引导方面,宣传教育力度有待加强对公务用车管理相关法规制度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部分干部对相关规定了解不深。一是学习培训不够系统。很多单位7/9缺乏专门的公务用车管理培训,干部对相关规定掌握不全面。二是警示教育不够深入。对违规典型案例的通报和警示教育不够经常,教育效果不够明显。三是氛围营造不够浓厚。缺乏浓厚的规范使用公务用车的氛围,一些干部容易放松警惕。五、对策建议(一)强化思想教育,提升规范意识把公务用车管理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加强思想教育。一是深入开展学习教育。组织干部认真学习《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法规制度,深刻理解公务用车管理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二是强化警示教育。定期通报公务用车违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让干部引以为戒。三是加强廉政提醒。在重要节点和关键时期,及时发送廉政提醒,增强干部的规范意识。(二)完善制度机制,堵塞管理漏洞建立健全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体系,确保有章可循、执行有力。一是修订完善管理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二是建立配套制度。建立公务用车使用审批、登记、监督、考核等配套制度,形成完整的制度链条。三是强化制度执行。严格按照制度规定执行,不允许任何人违反制度规定,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三)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管效能运用现代化手段,创新公务用车监督管理方式,提升监管效能。一是推广信息化监管。建立公务用车信息化管理系统,运用GPS定位、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公务用车的实时监控。二是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内部监督、外部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合力。三是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公务用车监督管理部门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提高监督效率。(四)严格执纪问责,形成震慑效应对违反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的行为,坚决查处,形成有力震慑。一是加大查处力度。对发现的违规问题,不论涉及什么人,都要严肃查处,该批评教育的批评教育,该给予处分的给予处分。二是强化责任追究。对履行监管责任不力的,要追究相关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责任。三是定期通报曝光。定期通报公务用车违规典型案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五)加强成本控制,厉行勤俭节约建立健全公务用车成本控制机制,厉行勤俭节约。一是实行定额管理。建立公务用车运行费用定额标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二是推行集中采购。对公务用车保险、维修、加油等实行政府集中采购,降低运行成本。三是强化绩效考核。建立公务用车年度绩效评价制度,对运行成本偏高的进行重点监控和管理。(六)推进改革创新,完善保障机制深化公务用车改革,完善保障机制,提高使用效率。一是推进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公务用车服务平台,统筹调度、高效9/9使用公务用车资源。二是完善补贴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公务交通补贴标准,既要保障公务出行需要,又要体现节约原则。三是探索社会化服务。在保证安全保密的前提下,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公务用车服务。
本文标题: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公务用车管理使用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449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