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县科技局派驻纪检监察组20222025年度工作总结
县科技局派驻纪检监察组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保障科技创新工作健康发展。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县科技局派驻纪检监察组20222025年度工作总结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县科技局派驻纪检监察组2022-2025年度工作总结2022年8月至今,我作为县纪委监委派驻县科技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中央纪委历次全会精神,紧扣“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责定位,立足科技系统“服务创新驱动、赋能产业升级”主责主业,以钉钉子精神抓监督、以“绣花功”功夫促规范、以“连心桥”举措聚合力,推动驻在单位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干部作风显著转变、科创事业提质增效。三年来,牵头开展专项监督检查23次,推动整改问题37个,处置问题线索8件(其中自办5件),批评教育6人次、谈话提醒4人次,推动建章立制19项,驻在单位连续两年获评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以政治监督为根本,校准事业发展“定盘星”。政治监督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体的、实践的。三年来,我始终坚持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聚焦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四个面向”战略部署、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和县委“科技强县”三年行动,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一是紧盯“关键少数”强引领。把驻在单位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作为监督重点,建立“定期谈心+动态研判+列席会议”机制。三年来累计与党组书记开展廉政谈话12次,与班子成员个别交流28人次,列席党组会、党组扩大会67次,重点监督“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执行情况。2023年初,在列席党组会审议“县级科技专项扶持资金分配方案”时,发现某企业申报材料中“研发投入占比”数据存疑,当场要求暂停审议并启动核查。经查,该企业为套取资金虚增研发费用,最终取消其申报资格并全县通报,倒逼党组完善《科技项目评审“三审三公示”制度》,将企业信用核查、现场踏勘纳入必经程序。二是聚焦中心工作抓落实。围绕“科技强农”“科创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大攻坚任务,制定《政治监督重点任务清单》,建立“台账管理+动态销号+回头督查”闭环机制。2024年3月,在督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工作时,发现部分乡镇存在“重申报轻建设”问题——某园区核心区基础设施滞后半年未达标,直接影响创建进度。我立即约谈分管副局长和相关乡镇负责人,推动成立专项攻坚组,协调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解决资金缺口200万元,仅用2个月完成道路硬化、灌溉系统改造等工程,最终该园区以全省第3名的成绩通过验收。此事让我深刻体会到:政治监督必须“长牙带电”,只有把监督嵌入中心工作全链条,才能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三是强化理论武装铸根基。推动驻在单位建立“第一议题”学习制度,三年来督促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4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72场,重点督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2022年10月,在检查某党支部学习记录时,发现部分党员对“新型举国体制”理解模糊,我当场指出问题并建议邀请县委党校专家开展专题辅导。此后,驻在单位创新“科技+党建”模式,组织党员干部走进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特派员基地开展“沉浸式”学习,2名干部的学习心得在《XX党建》杂志发表,真正实现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二、以精准监督为抓手,筑牢权力运行“防火墙”。科技系统涉及项目审批、资金管理、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廉政风险点多面广。三年来,我坚持“带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通过“蹲点式”调研、“穿透式”监督、“清单式”整改,推动权力规范运行。一是深挖细查风险点。2022年下半年,我带领组员用3个月时间对驻在单位权力运行流程进行全面梳理,重点排查科技项目申报、评审、验收,科技奖励评定,科研经费管理等6大类21个环节的风险点。在走访县科创中心时,有企业负责人反映:“个别评审专家与企业老板很熟,会不会打‘人情分’?”这一问题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随后,我们调取近3年32个科技项目评审资料,比对专家与企业关联信息,发现2名专家存在“既是评委又是项目合作方”的情况,立即建议党组调整专家库,将“近三年与企业有技术合作”纳入回避范围,并出台《科技评审专家动态管理办法》,每年更新20%专家库成员。二是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坚持“严管就是厚爱”,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2023年6月,在核查某企业投诉“科技补贴发放慢”问题时,发现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因忙于其他事务,将3家企业的申请材料积压半个月未处理。考虑到未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对该科室负责人进行谈话提醒,并推动建立“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制度,明确“材料齐全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10个工作日内兑付资金”。此后,企业补贴发放准时率从85%提升至100%,2024年企业满意度测评中,“服务效率”指标得分92.6分,较2022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三是科技赋能提升质效。针对科技项目数量多、资金体量大、监管难度高的特点,推动驻在单位开发“科技项目管理平台”,将申报、评审、验收全流程线上运行,嵌入“红黄绿”三色预警模块(红色为超期未办、黄色为材料不全、绿色为正常推进)。我牵头制定《平台使用监督细则》,每季度抽查平台数据,2025年1月发现某乡镇科技特派员项目进度显示“已完成”,但实地核查发现试验田作物长势未达预期。经查,项目负责人虚报进度套取部分资金,最终被追回违规所得并全县通报。该平台的运行使项目监管效率提升60%,近一年来未发生同类问题。三、以作风建设为关键,激活干事创业“源动力”。科技系统干部既要“懂政策”又要“接地气”,既要“守规矩”又要“敢担当”。三年来,我坚持纠“四风”与树新风并举,推动干部从“不敢腐”向“不想腐”“愿干事”转变。一是靶向整治形式主义。针对基层反映的“报表多、会议多”问题,2022年底开展“作风建设大起底”,收集企业和群众意见42条,梳理出“重复报送数据”“过度留痕”等6类问题。推动驻在单位出台《精简文件会议十项规定》,将每月最后一周定为“无会周”,合并科技统计、高企申报等报表12类,取消“拍照打卡”“台账留痕”等形式化要求。2025年6月,我再次走访乡镇科技站,站长感慨:“现在报表少了、下村时间多了,去年我帮3家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比往年写10份总结更有成就感!”二是树立实干担当导向。建立“正向激励+容错纠错”机制,推动党组制定《支持干部创新创业实施办法》,明确在科技项目攻关、成果转化中因不可抗力出现的非主观失误可予容错。2024年,某科室负责人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时,因市场变化导致合作企业退出,造成50万元前期投入损失。经调查认定属于探索性失误,党组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免予问责,并协调引入新投资方,最终基地建成投用后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此举极大激发了干部干事热情,近三年来驻在单位干部牵头或参与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8个,获得专利授权126项。三是厚植清廉文化底色。结合科技系统特点,打造“科技+清廉”特色品牌。2023年联合县科协开展“清廉科技进企业”活动,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围猎·行贿者说》专题片,举办“科技工作者廉洁承诺”签名仪式,覆盖企业32家、科技工作者200余人次。2024年创新推出“清廉科创讲堂”,邀请退休老科技工作者讲述“老老实实做科研、清清白白搞成果”的故事,其中一位参与过“两弹一星”项目的老专家说:“当年我们在戈壁滩上搞科研,缺吃少穿但没人搞歪门邪道,因为心里装着国家!”这些鲜活的事例让年轻干部深受触动,2025年上半年驻在单位收到企业感谢信15封,实现“零投诉”。四、以自身建设为支撑,锻造纪检铁军“硬脊梁”。打铁还须自身硬。三年来,我始终把加强纪检组自身建设作为基础工程,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一是锤炼政治品格。建立“每周一学、每月一研、每季一测”学习制度,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等法规,结合科技系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以案代训”。2023年参加省纪委监委“科技领域监督执纪”专题培训后,我将所学内容整理成《科技纪检工作手册》,涵盖项目审批、资金管理等10类问题的监督要点,成为组员的“掌中宝”。二是提升专业能力。针对科技监督专业性强的特点,主动向业务骨干“拜师学艺”。三年来跟随规划科参与科技项目评审4次,跟随成果科走访企业26家,跟着业务人员学政策、学流程、学方法。2024年在核查某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问题时,通过比对财务账册、实验记录和市场销售数据,最终发现其虚增研发人员工资套取资金的问题,得到市纪委监委领导的肯定。三是严格自我约束。坚持“手电筒既照别人更照自己”,制定《纪检组内部监督管理办法》,明确“不准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不准干预正常科技项目评审”等12项禁令。三年来,组员未发生一起违规违纪问题,2名同志被评为“全县纪检监察先进个人”,1名同志因表现突出被提拔为乡镇纪委书记。三年派驻监督,既是一场“政治体检”,更是一次“党性淬炼”。我深刻体会到,科技系统的纪检监察工作,既要“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把准政治方向;又要“蹲在田间地头找办法”,贴近企业需求。回顾过往,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对新兴科技领域(如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监督经验不足、廉政教育形式创新不够等问题。下一步,我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做好派驻监督工作:一是深化政治监督,聚焦“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期评估、国家创新型县创建等重点任务,推动监督触角向“卡脖子”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前沿领域延伸;二是强化精准监督,针对科技项目“重申报轻管理”、科研经费“重分配轻绩效”等问题,探索建立“全周期管理”监督模式;三是优化作风监督,持续开展“我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活动,推动解决科研人员“多头填报”“重复检查”等痛点问题;四是加强自身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不断提升科技监督专业化能力,努力成为“懂科技、会监督、能战斗”的纪检铁军。
本文标题:县科技局派驻纪检监察组20222025年度工作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457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