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宣讲稿 > 在专题学习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
研讨强调深入学习讲话精神,结合实际工作,创新方法,提升效能,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在专题学习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在组织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同志们: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于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犹如一盏明灯,为党的建设与组织工作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作为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通过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结合我市组织工作实际,我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研讨,现将心得体会汇报如下。一、学深悟透讲话精神,筑牢组织工作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一)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核心要义。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目的,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为关键,以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为支撑。这一科学论断,紧密围绕党的建设总要求,将组织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机串联,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目标明确的有机整体。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证。在组织体系建设方面,要着力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使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选拔任用那些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二)准确把握组织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关乎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的历史充分证明,什么时候组织路线正确,党的组织就充满活力,党的事业就能蓬勃发展;反之,党的组织就会受到削弱,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完善组织体系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从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到强化组织制度建设,党的组织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党的组织建设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部分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强,一些干部能力素质与新时代要求不相适应,人才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等。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不断提高党的组织建设质量。(三)充分认识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大意义。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个关键时刻,只有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时,这也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引领伟大斗争、伟大事业、最终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重要支撑,只有将组织路线贯彻落实到位,才能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此外,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能够更好地践行党的初心使命,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二、聚焦组织体系建设,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着力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一)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开展常态化的教育培训、主题党日活动等,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使其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三是突出政治引领作用。基层党组织要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有效贯彻执行。要加强对各类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引导其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共同为实现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二)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一是优化组织设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党员分布情况,及时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在新兴领域,如互联网企业、快递物流行业等,要加快党组织建设步伐,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二是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注重从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拔培养优秀人才担任党组织书记。加强对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三是创新活动方式。结合基层实际和党员群众需求,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手段,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党组织活动,拓展党组织活动的空间和渠道。鼓励基层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如党员志愿服务、先锋岗创建等,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一是强化服务意识。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各类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服务体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加强基层服务阵地建设,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服务站”。三是拓展服务内容。围绕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丰富服务载体。在提供政策咨询、便民代办等基本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文化娱乐、关爱帮扶等特色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是坚持分类指导。针对农村、城市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工作标准和措施,分类推进党组织建设,实现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整体提升。二是树立先进典型。深入开展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培育选树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考核评价。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与党组织书记绩效奖励、评先评优、选拔任用挂钩,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推动基层党组织切实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三、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激发干事创业活力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为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围绕提高治理能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加强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一是坚定理想信念。持续加强对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通过开展红色教育、党性锻炼等活动,让干部在感悟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二是强化党性修养。教育干部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性锻炼,引导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三是增强宗旨意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教育干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引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二)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根据干部的岗位需求和能力短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加强政治理论培训,提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升干部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加强实践锻炼培训,选派干部到基层一线、重点项目、艰苦地区挂职锻炼,提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二是注重实践锻炼。坚持在实践中培养干部,让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考验、增长才干。建立健全干部实践锻炼机制,有计划地安排干部参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让干部在实践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提升能力。三是鼓励干部创新创造。营造宽松的干事创业环境,鼓励干部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勇于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一是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选拔任用干部,突出政治标准,把政治过硬作为选拔干部的首要条件。注重选拔那些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责任担当、扎实工作作风、良好道德品行的干部,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二是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任期考核等方式,全面客观准确评价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加强干部考察工作,深入了解干部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廉洁自律等情况,做到考准考实。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打破地域、部门、行业界限,广开进贤之路,让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对那些政治素质不过硬、工作能力不胜任、作风不实、群众反映差的干部,要及时调整岗位或予以组织处理;对那些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业绩突出的干部,要及时提拔使用。通过干部能上能下,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用人导向。(四)强化干部管理监督。一是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干部日常管理制度,加强对干部的经常性教育、管理和监督。通过开展谈心谈话、述职述廉、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工作,及时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表现和廉洁自律情况,对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二是严格纪律约束。加强对干部的纪律教育,引导干部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廉洁纪律等,对违反纪律的干部,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三是健全监督体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干部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审计监督等,形成监督合力。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确保选人用人公正公平。加强对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规范干部用权行为,防止权力滥用。以上发言,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在专题学习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459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