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提纲 > 关于全县教育系统违规吃喝专项问题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全县教育系统针对违规吃喝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采取多项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关于全县教育系统违规吃喝专项问题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关于全县教育系统违规吃喝专项问题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加固作风建设堤坝,根据省、市纪委监委关于开展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的部署要求,县教育局党委坚持把违规吃喝问题作为作风建设小切口,以零容忍态度纠治教育领域舌尖上的腐败,推动教育系统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现将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提高政治站位,以三个强化拧紧责任链条,在思想引领上筑牢防火墙局党委深刻认识到,违规吃喝绝非小事小节,而是四风问题的典型表现,更是滋生腐败的温床。特别是教育系统承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职工的作风形象直接影响学生价值观塑造和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必须从政治高度审视、以系统思维推进整治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构建书记领衔+专班攻坚责任体系。县委教育工委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上级关于违规吃喝专项整治的文件精神及典型案例通报,研究制定《全县教育系统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成立由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党建、纪检监察的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机关纪委、督导室、人事股等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线索核查、督导检查3个工作专班,明确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委监督责任四张责任清单,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动员部署,开展全覆盖+穿透式思想发动。组织召开全县教育系统专项整治动员大会,覆盖局机关全体干部、全县中小学校(园)长、民办教育机构负责人共320余人次,会上通报了近年来教育领域查处的违规吃喝典型案例(如某乡镇中心校校长借教研活动之名组织教师聚餐并饮酒、某民办学校负责人通过家长答谢宴变相收受礼品等问题),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同步印发《致全县教职工的一封公开信》,明确十严禁纪律要求(包括严禁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严禁以教研培训名义组织高消费餐饮活动、严禁借婚丧嫁娶事宜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等),通过校园公众号、家长群、公示栏等多渠道公开,推动纪律规矩入脑入心。三是强化压力传导,建立书记约谈+签字背书推进机制。局党委书记与全县42所中小学、18所幼儿园党组织书记开展一对一廉政谈话,重点了解班子成员是否存在违规吃喝苗头性问题,要求党组织书记签订《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责任承诺书》,承诺管好自己的人、守好自己的门。各学校同步召开教职工大会,组织签订《个人廉洁自律承诺书》5600余份,将整治要求延伸到每一名教职工(含临聘人员),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二、坚持问题导向,以三个聚焦深挖病灶根源,在精准施治上打好组合拳我们坚持把发现问题作为整治工作的关键环节,既紧盯关键少数,又关注绝大多数,通过自己查、群众提、上级点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起底教育系统违规吃喝问题。一是聚焦重点领域,开展拉网式自查自纠。围绕公务接待、教研活动、校际交流、家长接待等易发多发场景,制定《违规吃喝问题自查清单》,细化12类具体表现(如超标准接待、虚列开支报销吃喝费用、借课题研究名义组织聚餐、通过家长委员会变相安排宴请等)。要求各学校对照清单开展三查三看:查财务账目,看是否存在化整为零报销餐饮费用、虚列培训费资料费套取资金用于吃喝等问题;查活动记录,看是否存在以教研、家访、志愿服务等名义组织无实质内容的聚餐活动;查群众反映,看是否存在教职工接受家长宴请、违规参加谢师宴升学宴等问题。全县共排查公务接待单据1200余份、教研活动记录800余本、家长委员会台账500余份,发现一般性苗头问题17个(如个别学校存在接待清单填写不规范、教研活动后简单聚餐未报备等问题),均已当场整改。二是聚焦关键少数,开展点穴式线索核查。建立班子成员联片、股室包校、纪检干部驻点的线索摸排机制,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11个学区、28所规模较大的学校,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明察暗访(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基层、直插现场),重点核查校长、园长等一把手是否存在不吃公款吃老板不吃本级吃下级等问题。同时,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在局机关和各学校设置专项整治意见箱23个,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对2023年以来受理的信访件、巡察反馈问题、审计报告进行回头看,梳理出涉及违规吃喝的问题线索5条(其中匿名举报3条、群众当面反映2条)。经核查,1条为误告(某教师因加班误餐被误解为公款聚餐),4条查实存在轻微违规行为(如某乡镇中学副校长借教师节活动组织部分教师在农家乐聚餐并饮用自带酒水,费用由个人承担但未报备;某民办幼儿园负责人通过家长微信群暗示家长自愿凑钱购买水果用于教师茶歇)。针对这些问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6人次,责令作出书面检查4份,清退违规支出2100元。三是聚焦制度漏洞,开展解剖式案例复盘。针对自查和核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召开专项整治案例分析会,选取3起典型问题(包括1起公务接待超标准、1起教研活动后聚餐未报备、1起家长委员会变相宴请)进行解剖麻雀,深入分析背后的制度缺陷和管理短板。比如,某学校公务接待超标问题,反映出财务审核重票据轻实质、分管领导把关不严;某教研活动聚餐问题,暴露出对非公款但影响公信力的行为约束不足;某家长委员会宴请问题,凸显出家校沟通边界不清、对家长变相讨好行为缺乏有效引导。在此基础上,推动修订《全县教育系统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教职工社会交往行为规范》等制度6项,新增《教研活动经费使用指引》《家长委员会工作负面清单》等规定3个,从源头上扎紧制度笼子。三、深化标本兼治,以三个结合巩固整治成效,在长效常治上构建新生态我们坚持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既猛药去疴解决突出问题,又固本培元培育清风正气,推动教育系统作风建设走深走实。一是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厚植崇廉尚俭的教育生态。将违规吃喝问题整治纳入师德专题教育,组织全县教师签订《拒绝违规吃喝承诺书》,开展廉洁从教·从我做起主题演讲比赛、最美教师事迹宣讲等活动23场次,覆盖教师8000余人次。特别针对青年教师群体,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廉政微党课等形式,加强纪律教育,引导他们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同时,将违规吃喝问题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的一票否决事项,今年以来,因存在苗头性问题被取消评优资格教师3名,真正让红线底线入脑入心。二是与清廉学校创建相结合,打造阳光透明的管理体系。把整治违规吃喝作为清廉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各学校完善三重一大决策、财务公开、校务监督等制度,全县42所公办学校均设立阳光食堂公示栏,每月公开食材采购、接待费用等收支情况;28所幼儿园推行家长膳食委员会制度,由家长代表参与食材询价和用餐监督。比如,某实验小学建立公务接待双审核机制(经办人签字+分管领导审批+校长备案),今年以来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62%;某乡镇中心幼儿园通过明厨亮灶+家长陪餐,杜绝了教师接受家长宴请的空间。三是与教育民生保障相结合,提升群众满意的服务质效。坚持把整治违规吃喝的成效体现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结合专项整治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整治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违规征订教辅资料校服采购暗箱操作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今年以来,查处在职教师违规补课行为2起,清退违规收费1.2万元;推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实行一科一辅,教辅材料费用同比下降45%;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校服供应商,家长满意度达98%以上。群众普遍反映:现在学校风气更正了,老师更专注于教学了,我们家长也更放心了。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尽管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教育系统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不容忽视:个别教职工仍存在小节无害的麻痹思想,对不吃公款吃老板不进酒店进农家乐等隐形变异问题警惕性不足;少数学校制度执行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现象,对教职工八小时外的社交圈、生活圈监督还需加强;个别民办教育机构管理相对松散,存在通过家长答谢变相拉拢教师的潜在风险。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强化思想引领,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作风建设大家谈活动,用身边案例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推动严的氛围入脑入行;二是深化制度执行监督,建立财务联审+纪检抽查+家长评议的协同机制,每季度对学校公务接待、经费使用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三是拓展整治覆盖范围,将校外培训机构、民办学校纳入整治范畴,严查通过培训合作家长委员会等渠道违规吃喝问题;四是健全长效机制,把整治违规吃喝与清廉学校建设、师德师风提升有机融合,努力打造一支清正廉洁、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作风保障。**县教育局202*年*月*日
本文标题:关于全县教育系统违规吃喝专项问题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46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