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提纲 > 在2025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上的讲话
会议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上的讲话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在2025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过去一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三农”工作稳步前行,“百千万工程”破题开局,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进展、新成效。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奋战在县、镇、村工作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百千万工程”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敬意!进入2025年,我们正处在承前启后、攻坚克难的关键节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百千万工程”作为省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头号工程,其战略牵引作用在我们这样的地区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它不仅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我们实现绿色崛起、增进民生福祉的根本抓手。立足“三年初见成效”这一硬任务,我们没有任何退路,必须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更扎实的成效。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百千万工程”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为全省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贡献出我们*市的坚实力量。今天,我们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相关会议精神,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三农”工作和“百千万工程”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我们的核心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确保高质量完成“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任务,奋力推动我市绿色崛起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坚守两条底线,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发展是硬道理,但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三农”工作的底线,就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是我们必须牢牢守住的政治责任,也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根本前提。(一)要毫不松懈抓好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完成202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不低于81.42万吨的硬指标。要大力推广“小田并大田”的成功经验,结合撂荒耕地整治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到年底全市三年复耕复种计划完成率达到70%。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现代化,我们要积极拥抱科技,大力推广应用无人机、高速插秧机等智能化农业机械,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用科技为春耕生产注入新活力,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二)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是底线性任务,容不得半点疏忽。我们要持续完善和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机制,特别是要聚焦脱贫人口中的特困人员、“三留守”人员、因灾遇困群众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要确保监测帮扶工作实现动态清零,确保不让任何一户、任何一人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掉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防止返贫最有效的手段。要突出抓好稳就业工作,借鉴我们已有的成功经验,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全市农村居民平均水平,不断夯实稳定脱贫的基础。(三)要多措并举激发基层活力。基层是政策执行的“神经末梢”,其活力直接关系治理效能。要推动资源下沉、服务下移、权力下放,健全“属地管理”事项清单,让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抓落实。要深化基层治理体系改革,推广“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数字赋能”模式,完善群众议事协商机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一线。要强化基层队伍建设,健全激励关怀机制,畅通晋升渠道,提升基层干部待遇保障,让他们安心扎根基层、用心服务群众。同时,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创新,形成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生动局面,让基层真正成为推动发展的“桥头堡”、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二、聚焦三大任务,塑造绿色崛起的新优势我市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一湖一县一盆地”是我市推进“百千万工程”、实现绿色崛起的三个关键战略支点,必须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一)要聚焦“点绿成金”,抓好*湖的保护性开发。*湖是我们最宝贵的生态财富,保护是第一前提。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实现更高水平的保护,高标准、高水平地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一年起好步、三年见成效、十年大变化”的宏伟蓝图。(二)要聚焦“古风新韵”,抓好*县城的开发建设。县城是县域经济的中心、城乡融合的节点。*县城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同时注入现代发展元素,加快推进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承载能力,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区域发展引擎。(三)要聚焦“科技引领”,抓好*盆地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工作。这是我们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产业升级的重大机遇。要以创建国家农高区为契机,积极引进一批农业科技领域的龙头企业和顶尖科研机构,大力发展生物种业、精深加工、智慧农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将*盆地打造成为引领全市乃至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高地。三、做强县域经济,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县域活则全市活,县域强则全市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百千万工程”的重中之重,必须扭住产业这个“牛鼻子”,加快构建具有*特色的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一)要以制造业为核心,筑牢园区发展平台。纵观全省乃至全国的经验,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县域经济就立不起来。我们要坚持制造业当家,把产业园区作为主阵地,大力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集群。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要瞄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实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全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链主”型企业和重大项目,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同时,要用好用活对口帮扶机制,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借力发展,实现共赢。(二)要以“土特产”为抓手,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农业是我们的传统优势,必须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要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要学习借鉴*村通过发展绿化产业,创新“以木养木”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80万元的成功案例,推动特色农业从“小而散”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要加强品牌化经营,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优品”,并通过电商、直播等新业态,积极开拓市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三)要以农文旅融合为特色,提升综合发展质效。我市生态优美、文化深厚,这是发展农文旅产业的独特优势。要深入挖掘乡村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打造一批能够引起游客情感共鸣、提供独特沉浸式体验的精品项目和旅游线路,推动农业、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相互赋能,让“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四、统筹城乡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家园“百千万工程”的最终落脚点,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我们要坚持一体化理念,全面提升县、镇、村的规划建设和治理水平。(一)要强化县城和中心镇的龙头带动作用。要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和公共服务配置,全面增强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要将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分类推动乡镇特色化发展,深入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努力形成“一镇一品、百镇争艳”的生动局面。(二)要以“十带百坊千创客”培育行动为引擎,激活乡村内生动力。这是我们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创新性总抓手。全市规划的12条示范带,总投资超过29亿元,谋划项目228个,是“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我们必须抓好这个“牛鼻子”。核心是要做实“百坊”和“千创客”。目前各县区已经梳理出149个优质的“百坊”项目,涵盖了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多个领域。关键在于运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用好“训、赛、进”这三大抓手。“训”,就是大规模、多层次地开展培训,提升本土人才和意向创客的经营管理能力。“赛”,就是高水平办好创客大赛,拿出真金白银和实实在在的政策,比如高达3万元的奖金资助、孵化场地保障、创业融资支持等,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和项目落地*。“进”,就是要把大赛筛选出的优质项目和创客团队,精准对接到12条示范带中,让他们在广阔的乡村舞台上大显身手。像“*创艺工坊”这样投资600万元、预计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的项目,要多多益善。通过“示范带引领、工坊支撑、创客驱动”的联动机制,真正把人才、技术、资本引向乡村,让乡村成为干事创业的热土。(三)要深化乡村治理,绘好绿美生态画卷。要持续深化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加强乡村风貌管控,建设好名副其实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同时,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扩大绿色“总量”、提升绿色“质量”、守好绿色“存量”,不断增厚我们的“绿色家底”,让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最靓丽的名片。五、深化改革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推进“百千万工程”是一场深刻的体制机制变革。面对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必须用好改革创新这个关键一招。(一)要聚焦破解要素制约深化改革。要围绕“人、钱、地”等关键要素,推动其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高效配置。要下定决心,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产业发展和项目落地腾出宝贵空间。要加快推进县域投融资体制改革,增强县域国企的“造血”功能和融资能力,有效破解资金瓶颈。(二)要聚焦构建高效运转体制深化改革。要进一步优化“百千万工程”指挥体系和运行机制,确保指令清晰、运转顺畅、执行有力。要建立完善的参与协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和行政壁垒,把“政、企、民”各方力量都调动起来、汇聚起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三)要聚焦激发基层活力深化改革。要着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倾斜,让基层有权有责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要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权责清单,赋予基层更大自主权,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要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推广“网格化+数字化”管理服务,健全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同时,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力度,营造担当作为、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让基层真正成为政策执行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同志们,推进“百千万工程”,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的奋斗姿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过硬作风,抓紧抓实“三农”工作,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确保如期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为奋力推动我市绿色崛起迈向新高度、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在2025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461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