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提纲 > 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工作调研报告
推进政治监督工作需细化措施、精准定位、持续发力,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提升监督效能。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工作调研报告”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喜欢。
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工作调研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要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全会在部署今年工作时,将“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部署强化政治监督”摆在首要位置,要求着力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要提高政治站位,在履行监督首要职责中突出政治考量,从政治角度出发查找问题,及时校准偏差。基层纪委政治监督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加力做好政治监督工作,笔者进行了调研和思考。一、基层纪委政治监督存在的问题(一)政治监督工作无从下手一是监督内容泛化模糊,政治监督与业务监督边界不清。部分基层单位简单将执纪审查等同于政治监督,将主要力量投入具体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对党组织是否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是否存在党的领导弱化等问题缺乏常态化跟进,习惯于以“处理问题线索”代替“分析政治生态”,监督停留在表象化、碎片化层面。二是监督方式单一固化,缺乏系统性抓手。实践中多依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参加会议等传统手段,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贯彻民主集中制、执行政治纪律等情况普遍存在监督顾虑,未能将政治监督嵌入日常谈心谈话、重大事项决策、民主生活会等具体环节,对“四个意识”不强、“七个有之”等深层问题发现不够,存在“事后治理多、事前防范少”的倾向。三是监督标准操作性不足,制度配套滞后。虽然近年来强调政治监督,但对党组织议事决策不规范、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搞变通等问题的定性缺乏具体指引,如对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中央重大部署的执行成效缺乏可量化的评估体系,部分领域仍存在“讲政治大而化之、重业务避实就虚”的现象。部分基层纪委干部存在能力恐慌,既对政策理论把握不准,又缺乏分析研判政治偏差的专业素养,导致“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的问题交织,政治监督的靶向性和穿透力亟待提升。(二)政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对政治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业务、轻监督”的思想倾向,认为政治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事,与自身关系不大,导致政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二是基层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存在畏难情绪,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的问题较为突出。在实际工作中,基层纪委往往受制于同级党委的领导,对一些涉及同级党委的问题存在“不敢碰硬”的心理,导致监督效果大打折扣。三是基层纪委内部对政治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办案、轻监督”的现象。部分基层纪委干部认为查办案件是“硬指标”,而政治监督是“软任务”,导致政治监督工作在基层纪委内部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投入。(三)政治监督协同机制不完善一是基层纪委与同级党委其他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不够紧密,存在信息共享不及时、沟通协调不顺畅等问题。例如,在对一些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时,基层纪委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监督工作难以形成合力。二是基层纪委与上级纪委之间的联动机制不够完善,存在上下衔接不紧密、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上级纪委对基层纪委的政治监督工作指导不够具体,基层纪委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难以及时向上级纪委反馈,导致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三是基层纪委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不够协调,存在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问题。例如,在对一些复杂问题进行监督时,基层纪委内部的监督检查部门、审查调查部门等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导致监督工作难以取得实效。二、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对策建议(一)明确监督内容,细化监督清单一是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明确政治监督的重点内容。基层纪委要围绕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决策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详细的政治监督清单,明确监督的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和重点环节,确保政治监督有的放矢。二是厘清政治监督与业务监督的边界,避免监督内容泛化模糊。基层纪委要准确把握政治监督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政治监督是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等情况的监督,避免将业务监督等同于政治监督,确保监督工作精准聚焦。三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工作实际,及时调整和完善监督清单,确保监督内容始终与党中央要求保持一致。(二)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实效一是丰富监督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开展政治监督。基层纪委要突破传统监督方式的局限,综合运用实地调研、明察暗访、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全面、深入地了解被监督单位的政治生态情况,提升监督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二是将政治监督嵌入日常工作中,实现监督的常态化。基层纪委要将政治监督融入到日常谈心谈话、重大事项决策、民主生活会等具体环节中,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贯彻民主集中制、执行政治纪律等情况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政治偏差,确保监督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监督效能。基层纪委要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政治监督信息平台,实现对被监督单位的实时监督和动态监测,提高监督的效率和精准度。(三)完善监督标准,强化制度保障一是建立健全政治监督的制度体系,明确监督标准和操作流程。基层纪委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详细的政治监督制度,明确对党组织议事决策不规范、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搞变通等问题的定性标准和处理程序,确保监督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针对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中央重大部署,建立可量化的评估体系。基层纪委要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对中央重大部署的执行成效进行量化评估,为政治监督提供有力抓手。三是加强对基层纪委干部的培训,提升其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基层纪委要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加强对政策理论的学习和解读,提升基层纪委干部对政策理论的把握能力;同时,要加强分析研判政治偏差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基层纪委干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政治监督工作取得实效。(四)压实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落实一是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监督责任教育,提高其对政治监督重要性的认识。基层纪委要通过开展专题培训、警示教育等方式,引导基层党组织充分认识政治监督的重要意义,增强其落实政治监督责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建立健全监督责任落实机制,明确基层纪委与同级党委其他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基层纪委要与同级党委其他部门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明确各自在政治监督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加强对基层纪委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基层纪委要明确内部各部门在政治监督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定期会商、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推动政治监督工作取得实效。(五)完善协同机制,形成监督合力一是加强基层纪委与同级党委其他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机制。基层纪委要与同级党委组织、宣传、政法等部门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共享信息,形成监督合力。例如,在对一些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时,基层纪委可以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监督检查,确保监督工作取得实效。二是完善基层纪委与上级纪委之间的联动机制,加强上下衔接和信息反馈。基层纪委要及时向上级纪委汇报政治监督工作进展情况,反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上级纪委要加强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基层纪委反映的问题,确保上下联动、协同推进。三是加强基层纪委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建立职责清晰、协作高效的工作机制。基层纪委要明确内部各部门在政治监督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定期会商、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推动政治监督工作取得实效。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基层纪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基层纪委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政治监督的要求,明确监督内容,创新监督方式,完善监督标准,压实监督责任,完善协同机制,推动政治监督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本文标题: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工作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465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