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提纲 > 研讨发言:领悟会议精髓,笃行城市发展新使命
深入领会会议核心,坚定执行城市发展新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共创美好未来,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下面网友分享多篇相关内容供您参考学习,希望有您喜欢的。
研讨发言:领悟会议精髓,笃行城市发展新使命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在城市发展的关键节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犹如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此次会议深入总结城市发展成就,精准分析当前形势,明确了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与重点任务,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作为市发改委主任,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此,结合工作实际,就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谈谈我的认识与思考。一、深研会议要义,校准城市发展“指南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了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精准把握城市发展的脉搏,以新理念、新思维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一)坚持以人为本,厚植民生福祉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城市发展的奋斗目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让市民出行更便捷、生活更舒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均衡配置;加强住房保障,让中低收入群体实现住有所居。充分调动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让城市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使城市真正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二)推动内涵式发展,提升城市品质能级。当前,城市发展已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我们要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产业竞争力。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污染防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让城市既有“颜值”,又有“气质”,实现可持续发展。(三)强化创新驱动,激发城市发展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培育创新生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集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带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让城市在创新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二、紧扣重点任务,勇当城市发展“排头兵”根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我们要聚焦重点任务,精准发力,从优化城市体系、建设创新城市、打造宜居城市、守护绿水青山等方面入手,推动我市城市高质量发展。(一)优化城市体系,促进协调发展。推动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合作,秉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同打造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加大对区域交通网络建设的投入,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协同,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据更有利地位。推进县城城镇化建设。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结合不同县城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人口结构,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加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建设,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引导产业向县城集聚,培育特色产业,促进产城融合发展,让县城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农村公路、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优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二)建设创新城市,培育发展新动能。培育创新生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对科技创新企业和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为创新主体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对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鲜明底色。推动产业创新。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制定产业创新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创新方向和重点。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提高传统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深化改革开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激发市场活力。加强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我市。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让我市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展现更大作为。(三)打造宜居城市,提升生活品质。优化空间结构。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运用系统思维,科学合理布局城市空间。加强城市设计,注重城市风貌塑造,突出城市特色,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推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有机融合,让城市空间更加宜居宜业。完善住房保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和管理机制,满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让更多市民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投入,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区域公共服务差距。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培育壮大养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提高市民生活便利性和舒适度。(四)建设美丽城市,守护绿水青山。巩固生态治理成效。持续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监管,确保市民饮水安全。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生态环境状况,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绿色转型。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制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绿色发展目标和任务。促进产业绿色发展,引导企业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和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制定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新建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推广新能源汽车,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减少碳排放。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市民养成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等绿色生活习惯。提升生物多样性。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保护地建设,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建设城市公园和绿地,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打造宜居生态环境,让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三、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城市治理“硬实力”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需要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我们要从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干部能力等方面入手,确保城市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一)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治保障。坚持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加强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政治引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城市工作中勇挑重担、敢于担当。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城市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二)完善工作机制,增强政策协同。建立健全城市工作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工作合力。完善政策协同机制,加强对城市发展政策的统筹协调,确保各项政策相互衔接、协同发力。建立城市发展监测评估机制,完善城市发展评价体系,科学评估城市发展成效,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政策措施,提高城市发展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三)提升干部能力,打造高素质队伍。加强城市工作队伍建设,把提升干部专业素质和能力作为关键。开展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干部参加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干部的业务水平。加强学习交流,组织干部到先进地区学习取经,借鉴先进经验,拓宽干部视野。建立激励机制,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对在城市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城市工作队伍。各位领导、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我们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城市各项工作,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研讨发言:领悟会议精髓,笃行城市发展新使命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465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