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在全县营造林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会议强调加强全县造林工作,提高绿化覆盖率,促进生态建设,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在全县营造林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全县营造林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营造林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总结我县前期营造林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压实责任,全面提升营造林工作质量和成效,为推动我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同志,县林业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以及部分造林合作社、林业企业代表等。刚才,县林业局、*镇、*街道分别作了汇报发言,既总结了各自在营造林工作中的做法和成效,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讲得都很好,有思路、有举措、有担当,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营造林工作的重大意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营造林工作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我县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全县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的福祉。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政策文件,为我们开展营造林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从全省来看,我省正处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时期,营造林工作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对于改善全省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我县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大规模营造林工作更是势在必行、意义重大。一方面,我县地处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问题依然存在,通过营造林能够有效改善土地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据统计,我县现有林地面积万亩,森林覆盖率仅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个百分点,营造林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另一方面,营造林工作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我县通过发展林业产业,已带动*户农户参与造林护林工作,年人均增收元,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我县吸引投资、发展旅游等产业的重要优势,能够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营造林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而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责任、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使命。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高度,从推动我县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认识营造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我县营造林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二、肯定成绩与正视问题,准确把握营造林工作的现状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营造林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全县营造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造林规模不断扩大。仅今年,我县就开展了3个营造林项目,涉及全县12个乡镇,总投资1.63亿元,计划造林总面积20.47万亩,目前3个项目已全面开工,进展顺利。其中,实施的*市太行山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共18.2万亩,包括人工造林10.5万亩,退化林修复7万亩,人工种草0.7万亩;*市太行山(*段东南部)生态保护修复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任务2万亩;2025年省财政环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工程建设任务2700亩。二是造林质量逐步提升。我们坚持科学造林、精细造林,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和标准组织施工,从苗木选择、整地挖坑到栽植养护等各个环节都严把质量关,造林成活率逐年提高。据监测,去年我县营造林成活率达到了*%,较前年提高了*个百分点。三是管护机制不断完善。建立了“谁造林、谁管护、谁受益”的管护机制,落实了管护责任,加强了对林地的巡查和保护,有效减少了森林火灾、病虫害等灾害的发生。去年,我县森林火灾发生率较前年下降了%,病虫害防治率达到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营造林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一是造林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区域存在苗木质量不高、栽植不规范等问题,导致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偏低。例如,在镇去年的营造林项目中,由于部分苗木根系受损、栽植深度不够,有亩林地的成活率仅为*%,低于全县平均水平。二是资金投入不足。营造林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苗木采购、整地栽植、后期管护等,但目前我县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主要依靠上级财政拨款,地方财政投入有限,难以满足大规模营造林工作的需求。据测算,完成今年的营造林任务,资金缺口约为*万元。三是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在营造林工作中,科技应用水平不高,缺乏先进的造林技术和管理经验,对适地适树、良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影响了营造林的质量和效益。四是部门协同配合不够紧密。营造林工作涉及林业、财政、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畅、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现象,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成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深刻反思,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明确整改方向和措施,不断提升我县营造林工作的整体水平。三、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动营造林工作再上新台阶下一阶段,我县营造林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效为核心,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各项营造林任务。(一)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确定营造林范围和树种。要结合我县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编制全县营造林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合理确定营造林的范围、规模和树种。一是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进行栽植,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适应性。例如,在山地丘陵地区,可重点推广油松、侧柏等耐旱、耐贫瘠的树种;在平原地区,可适当种植杨树、柳树等速生树种。二是突出生态功能导向。在生态脆弱区域,如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坡地、河流沿岸等,要优先开展营造林工作,选择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的树种,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三是兼顾经济效益。在条件适宜的区域,可结合林业产业发展,种植经济林树种,如核桃、苹果、梨等,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据估算,种植亩核桃林,盛产期每年可给农户带来元的收入。同时,要加强对营造林规划的动态管理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优化规划内容,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街道)进行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为规划编制提供有力支撑。(二)严格施工标准,全力提升营造林质量。质量是营造林工作的生命线。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营造林工作的技术规程和标准,规范施工流程,加强质量监管,确保营造林质量。一是严把苗木质量关。建立健全苗木采购、检验、检疫制度,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发达的优质苗木,坚决杜绝不合格苗木进入造林现场。苗木供应商必须提供苗木质量检验合格证和检疫证明,对不符合要求的苗木,一律不得使用。二是严把整地栽植关。按照造林技术要求进行整地,确保整地深度、宽度符合标准,为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在栽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苗木根系舒展、栽植牢固。三是严把管护关。加强对新造林地的管护,及时进行浇水、施肥、除草、松土、修枝等工作,提高苗木的生长势。同时,要加强对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和防治工作,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灾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将损失降到最低。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县林业局要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督小组,对营造林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定期进行检查验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三)加大资金投入,保障营造林工作顺利开展。资金是保障营造林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要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为营造林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一是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强与国家、省、市林业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申报营造林项目,争取更多的上级财政资金投入。要认真研究上级政策,找准我县与上级政策的结合点,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二是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将营造林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并根据我县经济发展水平和营造林工作需要,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资金用到刀刃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合作社、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营造林工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良好格局。对参与营造林的社会资本,可在林地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保障其合法权益。要加强对营造林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截留资金。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四)强化科技支撑,提高营造林工作的科技含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提高营造林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支撑。要加强与科研院校、林业科技推广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造林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县营造林工作的科技水平。一是加强良种选育和推广。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培育适合我县生长的优良品种,并加大推广力度,提高良种使用率。据统计,使用优良品种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以上,生长量增加*%左右。二是推广先进造林技术。积极推广容器苗造林、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提高造林效率和质量。例如,采用容器苗造林,可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效果更为显著。三是加强林业科技培训。定期组织开展林业技术培训,提高林业工作人员和造林农户的科技素质和操作技能。要邀请林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解答技术难题,确保先进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应用。同时,要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服务体系,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深入造林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和指导,为营造林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科技支撑。(五)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推动营造林工作的强大合力。营造林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要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县林业局作为营造林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等工作;财政局要做好资金保障工作,及时足额拨付营造林资金;自然资源局要做好林地规划、审批等工作,保障营造林用地需求;各乡镇(街道)要落实属地责任,负责本辖区内营造林项目的组织实施、群众动员和后期管护等工作。要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共同推动我县营造林工作顺利开展。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营造林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营造林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压实工作责任。要建立健全“县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负责、部门协同配合、乡镇(街道)狠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将营造林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街道)、各部门,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县委、县政府将把营造林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加大考核权重,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任务未完成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二)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林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和先进典型,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和参与营造林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要营造“人人关心生态、人人参与造林”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到营造林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生态建设的强大合力。(三)强化监督检查。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营造林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
本文标题:在全县营造林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472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