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卫健委主任在全县2025年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强调加强防控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母婴安全,共同迎接无艾未来!以下由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的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卫健委主任在全县2025年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消除母婴传播,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文明进步和公共卫生水平的关键标尺。我们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全力以赴打好这场硬仗,确保我县如期通过上级评估,为建设健康*筑牢坚实基础。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卫健专班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县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精准查找工作中的短板与不足,并对下一阶段的攻坚任务进行全面部署动员。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万千家庭的幸福安宁,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卫生健康战线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肯定成绩,正视形势,深刻认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初步构建了覆盖婚前、孕前、孕产期、产后等关键环节的服务链条,各项核心指标稳步提升。基于对近期数据的梳理和参考其他先进地区的标准,我们可以看到,我县孕产妇的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率已持续保持在95%以上,部分年份甚至达到了99.9%的水平。对于检出的感染孕产妇,我们的抗病毒药物应用率、规范治疗率以及所生儿童的预防性用药率和免疫球蛋白及时接种率等关键干预指标,也基本达到了国家要求的95%以上的目标。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各位以及全县广大妇幼健康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县卫健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的消除工作正处在“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关键阶段,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挑战不容忽视。上级的评估认证,既是一次全面的“大考”,也是对我们工作成效的最终检验。从前期自查和掌握的情况来看,我们与国家消除评估的精细化、标准化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差距。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实现高水平的消除目标,需要近乎100%的干预覆盖和极低的母婴传播率,例如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至0%,乙肝母婴传播率降至1%以下。这要求我们的工作必须是全流程、无死角、高质量的。我们绝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思想,必须把问题想得更复杂一些,把准备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以“临战”状态投入到各项迎评任务中。二、聚焦短板,深挖根源,全面提升工作的质量与内涵根据国家消除评估手册的要求,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我认为当前我县的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短板和弱项,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一)管理机制的协同性有待加强。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妇幼、疾控、临床医疗等多个机构、多个科室的协同作战。虽然我们成立了工作专班,但“联”而不“通”“合”而不“力”的现象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例如,从孕产妇初筛阳性到确诊、从确诊到启动规范治疗、从治疗到分娩干预、再到产后婴儿随访,这个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的延迟或信息壁垒,都可能导致干预失败。部分单位内部科室间,如产科、检验科、儿科、信息科之间,以及医院与疾控中心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转介会诊流程还不够顺畅,缺乏一个高效、闭环的管理体系。我们必须打破部门壁垒和信息孤岛,真正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二)规范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有待提升。当前,我们的服务更多停留在完成“规定动作”,但在服务的精细化、人性化和创新性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看到,一些先进地区已经探索出非常有效的服务模式。例如,*市*区首创的“消除母婴传播门诊”(E门诊)模式,为感染孕产妇提供从检测、咨询、治疗、产检到追踪管理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干预效果,这一模式甚至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又如,*省*县构建的预防、筛查、干预、管理“四位一体”综合防治服务体系,并创新随访管理制度,也取得了卓越成效,被评为国家级典型示范。反观我们,在主动服务、个案管理、心理支持等方面还做得不够。对感染孕产妇的隐私保护、反歧视宣教以及人文关怀,也需要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三)实验室管理的规范性亟待强化。实验室检测是实现精准诊断和评估干预效果的基石,其质量直接决定了我们整个工作的成败。然而,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实验室管理的薄弱环节尤为突出。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部分机构的室内质量控制参与率有待提高,部分机构未按规定参加省级乃至国家级的质评活动,无法客观评价自身检测能力;三是标准操作程序(SOP)执行不严格,从标本采集、运送、检测到结果报告,全流程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四是试剂和耗材管理存在漏洞,出入库记录不全,有效期管理不严,缺乏对供应商的售后评估。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将为我们的工作埋下巨大的质量隐患。(四)信息管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必须保障。数据质量是评估工作的生命线。上级评估依赖的是我们从2022年以来积累的翔实数据和台账资料。目前,我们在信息管理上存在几大风险:一是数据漏报、错报现象时有发生,个案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逻辑性有待加强;二是原始登记与网络直报系统的数据一致性核对不够严谨,导致数据“打架”;三是多系统信息整合困难,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之间尚未实现有效互联互通,数据核实比对工作量大、效率低。我们必须建立健全数据质量控制制度,确保每一份报告、每一个数据都经得起检验。(五)权益保障与社会参与的深度仍需拓展。消除母婴传播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为感染孕产妇及其家庭营造一个无歧视、充满关爱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需要深化的空间。我们的健康教育多侧重于疾病知识的普及,但在消除社会歧视、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方面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医疗机构内部的反歧视培训和制度建设需要加强,要确保每一位医务人员都能平等、尊重地对待感染者,保护其隐私。同时,如何更广泛地动员社区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到宣传教育、患者关怀和随访支持中来,也是我们需要积极探索的课题。三、压实责任,精准施策,坚决打赢消除母婴传播攻坚战同志们,问题已经摆在面前,任务十分明确。接下来,我们必须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个一个求突破。在此,我提出四点要求:(一)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构建“责任共同体”。全县各相关医疗卫生单位要将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来抓。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督办。要建立起“卫健委统筹协调、妇幼保健机构牵头抓总、疾控机构技术支撑、各助产机构全面落实”的责任链条。县妇幼保健院要切实发挥好“主力军”作用,加强对全县工作的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数据汇总分析。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等助产机构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本单位的服务流程、人员培训、信息上报等各项工作全部达标。县疾控中心要强化技术支撑,尤其是在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流行病学调查、阳性病例复核等方面提供专业保障。专班成员要发挥好纽带作用,确保政令畅通、协同高效。(二)必须对标评估标准,实施“清单化管理”。各单位要立即行动起来,把国家消除评估的五大板块、各项指标逐条逐项进行再梳理、再学习,确保每一位专班人员、每一位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吃透标准、熟稔于心。要建立问题台账和整改清单,明确整改内容、责任人、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特别是实验室管理和信息管理这两个老大难问题,必须下猛药、出重拳。县临床检验质控中心要立即组织对全县相关实验室的专项督导,现场指导,对发现的问题要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要进行通报。信息管理部门要组织开展数据质量专项核查,对2022年以来的所有个案信息进行全面复核,确保账相符、账实相符。(三)必须创新服务模式,打造“*样板”。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勇于向先进地区学习,积极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创新服务模式。我建议,县妇幼保健院牵头,联合县人民医院等,可以研究借鉴*区“E门诊”的理念,尝试建立一个“艾梅乙母婴阻断一体化门诊”或服务团队,为阳性孕产妇提供集咨询、诊疗、用药指导、心理疏导、产后随访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减少患者在不同科室、不同医院间的奔波,提升服务体验和管理质量。同时,要将服务关口前移,加强与民政、妇联等部门的合作,在婚姻登记、孕前优生检查等环节加大宣传和干预力度,从源头上减少非意愿妊娠和母婴传播的风险。(四)必须强化能力建设,锻造“专业铁军”。打赢这场硬仗,关键在人。要立即启动新一轮的全员培训,培训内容不仅要包括最新的诊疗技术规范、药物使用指南,更要包括政策法规、评估标准、沟通技巧和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要覆盖到产科、儿科、检验科、感染科、保健科等所有相关科室的每一位医务人员。要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演练等方式,提高大家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关心关爱我们的一线工作人员,落实好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相关待遇,为他们安心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同志们,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也是对我们初心使命的深刻检验。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立即行动起来,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实的作风,全力以赴投入到迎评工作中去,确保向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守护母婴安康、建设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卫健委主任在全县2025年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476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