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宣讲稿 > 在2025年全县上半年经济发展暨产业招商推进会上的讲话
会议强调要加快产业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在2025年全县上半年经济发展暨产业招商推进会上的讲话”,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有所用途!
在2025年全县上半年经济发展暨产业招商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经济发展暨产业招商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支点建设的重大战略和市委“项目建设年”的部署要求,全面总结上半年经济工作,精准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刚才,县发改局、六个招商分局以及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汇报,讲得都很好,问题分析得比较透彻,措施也比较具体,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客观全面地研判当前经济形势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县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县域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一是经济增长的“基本盘”更加稳固。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5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在全市保持前列。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比例调整为7.1:44.8:48.1,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显示出我们经济结构的韧性和活力正在不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2亿元,同比增长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这些关键指标的平稳增长,为我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项目建设的“主引擎”动能强劲。我们始终将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上半年,全县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达到52个,协议总投资额18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92亿元,同比增长15%,招商引资的“源头活水”正在加速汇聚。特别是我们围绕主导产业,成功引进了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关键项目,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上半年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58%,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三是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加速孕育。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光通信材料、现代纺织和绿色印染、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以产业转型狠抓技改投资,上半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5%,高于固投增速8.7个百分点;*纺织、*精铜等一批骨干企业主动实施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进程加快,新的工业增长点正在加速形成和壮大。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层次不高的基本县情尚未根本改变。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的经济体量仍然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弱。二是缺乏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好项目。虽然招商引资有一定成效,但能够引领产业方向、具有强大带动作用的“链主”型企业、百亿级项目仍然是我们的短板。三是投资增长后劲存在隐忧。部分项目转化落地慢,民间投资意愿不强,基础设施投资对上争取力度仍需加大。四是部分干部的作风能力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少数干部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拼、抢、实”的干劲,抓经济、抓发展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三季度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期,是决战决胜全年的黄金期。全县上下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锚定目标、铆足干劲,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奋斗姿态,奋力掀起新一轮大发展、快发展的热潮。第一,聚焦主导产业,在强化“链式招商”上实现新突破。招商引资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必须坚持“缺什么、引什么”,围绕我们的三大主导产业,开展精准化、专业化的“链式招商”,着力提升产业的集聚度和竞争力。一要持续做强光通信材料产业。这是我们的优势产业,更是未来产业。要跳出传统招商思维,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大胆运用“基金招商”模式,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要持续深化与国有平台公司的战略合作,发挥其在资源整合、项目孵化上的独特优势。我们的目标是,不仅仅是引进单个企业,而是要围绕光纤预制棒、特种光纤、高端光模块等核心环节,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力争到年底,在核心原材料领域再落地一至两个投资超10亿元的引领性项目。二要着力做优现代纺织和绿色印染产业。纺织产业是我县的传统支柱,决不能让它“老”去,而是要让它焕发“新”春。要紧盯*三角洲等产业转移前沿阵地,突出对头部企业的招引,力争引进一两家行业龙头,实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形成一链”的集群效应。要高标准、高效率推进专业园区建设,特别是*东部印染产业基地,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到位,为承接优质项目落地创造一流环境。对于已经签约的*、*等重点项目,要成立工作专班,提供“保姆式”服务,全力推动项目加快建设、早日投产,确保今年四季度,印染产业基地能够实现首批企业试生产。三要创新做活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我县是农业大县,但不是农业强县,关键就差在“深加工”和“供应链”上。要强化“供应链思维”,不能只盯着田间地头,更要着眼于市场终端。要坚持“三产强二产促一产”的发展路径,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集研发、生产、冷链、物流、销售、品牌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型优质项目。要立足我县淡水产品、优质粮油等特色资源,打造区域性品牌,通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渠道,倒逼第一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带动第二产业精深化、高端化发展。第二,聚焦有效投资,在狠抓“项目转化”上展现新作为。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抓经济必须抓项目,抓项目必须抓投资,抓投资必须抓有效投资。我们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让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全力推动项目从“纸上”落到“地上”,从“签约”变为“开工”。一要以专业园区狠抓产业投资。园区是项目集聚的主平台、产业发展的主阵地。要集中力量加快*东部印染产业基地、*光电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完善“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和吸引力。要建立健全项目入园评估机制,严把项目质量关、效益关、环保关,确保进入园区的都是优质项目。要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在建项目要倒排工期、加强调度,力争早日投产达产;对已投产项目要跟踪服务、支持壮大,推动企业尽快释放产能、贡献产出。二要以产业转型狠抓技改投资。技改投入是存量优化的关键,是内涵式增长的根本。要拿出真金白银,全力支持*纺织、宏富纺织、时代精铜、双杰电气等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重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增资扩产。要鼓励企业瞄准行业前沿,加大对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引进新设备、应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培育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业增长点。我们的目标是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三要以政策投向狠抓基础投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紧紧抓住国家宏观政策的机遇期和窗口期,聚焦交通、水利、现代农业、城市更新、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高水平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的重大项目。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对接,精准研究政策投向,千方百计向上争取更多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要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通过PPP、专项债等方式,吸引和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我县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三,聚焦消费赋能,在培育“市场主体”上取得新成效。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需求。我们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持续激发消费潜力,让市场的“热气”腾腾升起。一要提升文旅消费供给质量。要深度挖掘我县的历史文化和山水生态资源,持续加强优质文旅、文体产品的供给。不能满足于现有的“老三样”,要创新思路,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文旅产品和活动场景,比如策划“*奇妙夜”等夜间经济品牌,举办高水平的音乐节、体育赛事等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把“流量”真正转化为“留量”和“消费量”。二要释放就地城镇化消费潜能。要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吸引更多农村人口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置业、就地安家。一个新增的城镇居民,背后就是一个新的消费单元。我们要通过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配套,让大家愿意来、留得住、能消费。三要升级供应链平台撬动市场。要坚持供应链思维,做大做强我县的淡水产品、新型建材、粮食交易等特色供应链平台。特别是淡水产品供应链平台,上半年交易额已达1.8亿元,同比增长12%,成绩值得肯定,但潜力远未挖掘充分。要支持平台企业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线上交易功能,拓展线下服务网络,力争全年交易额突破4亿元大关。通过建强供应链,不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流通效率,更能以供应链为支点,撬动整个消费市场的迭代升级。第四,聚焦营商环境,在强化“要素保障”上提升新水平。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营商环境,像善待亲人一样善待企业家,全力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最优质的要素保障。一要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要着力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流向我们的主导产业和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要主动作为,围绕企业需求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流程,不能总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政府部门要搭建好银企对接平台,定期举办对接会,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我们的目标是,确保今年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覆盖面和可得性显著提升。二要让“科创引擎”马力全开。要大力推进产业孵化器的专业化、市场化运营,使其真正成为培育科技型企业、研发型企业的摇篮。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等科创平台。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让更多躺在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今年,我们要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科创平台1个,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0%以上。三要让“人才支撑”坚实有力。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坚持引育并举,既要大力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也要立足本地,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要推动我们的职业技术学校紧密对接产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模式,努力造就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工匠”和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三、强化担当、狠抓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发扬“拼、抢、实”的过硬作风,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一)要压实责任“强担当”。县级领导要率先垂范,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亲自研究解决经济运行、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把经济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项目亲自跟进、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要层层传导压力,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岗、量化到人,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生动局面。(二)要提升能力“善作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努力克服“本领恐慌”。要深入学习经济知识、产业知识、金融知识,努力成为抓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要提升抓落实的能力,对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一抓到底,不见成效决不收兵。(三)要转变作风“抓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要强化督查考核,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企业等重点工作,要定期督办、跟踪问效,对工作得力、成效显著的要表彰奖励;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要严肃问责。要以优良的作风奋战三季度、决战下半年,确保交出一份让全县人民满意的优异答卷。同志们,决战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只争朝夕的拼劲、敢为人先的闯劲、一抓到底的韧劲,奋力拼搏、攻坚克难,为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谱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本文标题:在2025年全县上半年经济发展暨产业招商推进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503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