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宣讲稿 > 在2025年区农业农村局防汛工作专题部署会上的讲话
会议强调加强防汛准备,确保安全度汛,提升应急响应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区农业农村局防汛工作专题部署会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在2025年区农业农村局防汛工作专题部署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区农业农村系统防汛工作专题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们面临的严峻防汛形势,对全系统的防汛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我们听取了种植业、养殖业等八个防汛工作组的工作进展汇报,总体来看,前期工作是有序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气象部门预测,新一轮强降雨过程即将影响我区,防汛工作已经进入了最关键、最紧要的关头。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我区农业农村发展的稳定大局,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必须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作风,全力以赴打赢这场硬仗。下面,我讲五点意见。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当前防汛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安全是发展的前提,防汛安全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全区农业农村系统的各级干部必须从讲政治、保民生、促稳定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当前防汛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今年入汛以来,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多发、频发、强发的态势,我们面临的防汛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更加复杂。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科学研判的客观事实。我们必须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将防汛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实、抓细。每一位同志都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肩上扛着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危冷暖,关系到农民朋友一年的辛劳收成,关系到我区“三农”工作的基本盘。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一个岗位的失守,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入临战状态,把各项防汛责任和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二、健全指挥体系,以最严密的责任链条筑牢防汛“第一道防线”打赢防汛硬仗,关键在于责任落实。我们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强化指挥体系,确保政令畅通、指挥高效、责任到人。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我们要依托全区“1+8+28+28”的防汛组织架构,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我们农业农村部门的专业优势和指导作用。各科室、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领域防汛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督导。要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要全面完善我们的“两案一册一图一账”,即防汛预案、应急方案、风险台账、避险转移图和责任人名册,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二是要强化协同作战。防汛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各方力量参与的“大合唱”。各防汛工作组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的作用,主动加强与气象、水务、应急、属地镇街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与信息共享,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种植业、养殖业、农机、经管等各个条线,要做到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主动补位、密切配合。遇到紧急情况,要打破部门界限,统一调度、统一行动,确保防汛救灾工作高效运转。三是要强化值班值守。这是防汛工作的纪律红线。从今天起,全局启动24小时应急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所有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职尽责,严禁擅离职守。全局所有干部职工,特别是防汛工作组成员,必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时刻处于备勤状态。要确保预警信息、指令要求第一时间上传下达,突发险情第一时间报告处置。一旦发生险情,必须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三、聚焦关键环节,以最扎实的排查整治消除农业领域风险隐患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农业生产领域的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开展拉网式、地毯式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把风险化解在成灾之前。一是要紧盯设施农业安全。农业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是这次防汛的重中之重。各工作组要立即组织力量,对全区所有农业大棚进行再排查。重点检查三个方面:一是结构安全,查看棚体骨架是否牢固,棚膜、压膜线是否存在破损松动;二是排水系统,检查棚区内外的排水沟渠是否畅通,是否存在堵塞;三是用电安全,对卷帘机、配电箱、各类线路进行严格检查,防止因暴雨、积水导致漏电伤人事故。要指导并督促生产主体加固棚体,清理沟渠,提前做好防风、防塌、防淹的各项准备。二是要严管涉水涉山养殖主体。我区部分养殖场(户)依山傍水,是山洪、内涝等灾害的高风险区域。要对这些区域进行重点巡查监管,建立详细的风险台账,逐一明确风险点、责任人和应急预案。要坚决执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制度,动态掌握区域内的安全状况。最核心的一条,也是必须用铁的纪律来保证的一条,就是人的安全。我们必须第一时间向所有农业生产主体发布预警信息和工作提示,明确要求各属地协助生产主体,在接到橙色及以上预警后,坚决果断地组织人员撤离。要反复强调并严格检查,严禁任何人员在农业大棚、涉山涉水养殖场等危险区域留宿过夜。这一点,要作为硬杠杠,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三是要加强应急准备。要对我们的应急物资储备进行一次全面盘点,确保发电机、抽水泵、沙袋、应急照明等物资数量充足、性能完好,并合理布局存储点,方便就近调用。同时,要确保我们区、镇、村三级共计1.6万余人的抢险队伍随时待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要结合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小规模、实战化的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和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四、拥抱现代科技,以最前沿的智慧手段提升防汛预警决策能力面对日益复杂的防汛形势,我们不能再仅仅依靠传统的人海战术,必须积极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加快构建“智慧防汛”新模式,为农业防汛插上科技的翅膀。一是要构建精准的监测预警体系。我们要积极推动在重点农业大棚、规模养殖场、易涝田块等关键点位,科学部署小型气象站、土壤墒情仪、水位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实时采集雨情、水情、墒情等一线数据,并通过5G等网络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我们要与气象部门深度合作,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开发更适用于农业生产的短临气象预报模型将预警信息精准推送到每一个生产主体,为他们抢出宝贵的避险时间。二是要探索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数字孪生是当前智慧水利、智慧城市建设的前沿技术。我们可以借鉴其理念,逐步探索构建重点涉水养殖区域的数字孪生模型。通过融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和地面传感器等多源数据,在电脑中构建一个与现实世界一模一样的虚拟养殖场区。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我们可以模拟不同等级的降雨会导致什么样的洪水演进过程,哪里会先被淹、水深多少,从而实现对洪水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这种技术虽然前期投入较高,但其在精准预演灾害、优化避险路线、科学调度资源方面的巨大潜力,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尝试。有研究表明,在深海养殖环境中应用数字孪生技术,通过预警异常水流,已成功将灾害损失降低了72%,这为我们在涉水养殖防汛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借鉴。三是要推广智能化的应急装备。我们要积极利用无人机进行灾情侦察。在暴雨天气,无人机可以代替人力,对一些交通中断、人员难以抵达的区域进行快速巡查,将实时画面传回指挥部,帮助我们第一时间掌握灾情,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搭载了人工智能识别模块的无人机,甚至可以自动识别河道漂浮物、堤坝隐患点等,极大提升巡查效率和准确性。五、强化灾后保障,以最有力的政策工具兜住民生和生产底线防汛工作不仅要立足于“防”,还要着眼于“救”和“恢复”。我们必须提前谋划,全面启动各项保障机制,特别是要发挥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我在此宣布,全区农业农村系统立即全面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应急响应机制。各相关科室要立即通知各承保机构,要求他们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开通绿色理赔通道。要简化一切不必要的理赔手续,实行“无保单理赔”,只要核实了投保信息,就可以进入理赔流程。要建立快速理赔工作组,增派查勘定损人员,确保接到报案后,能在规定时限内(部分要求8小时内)抵达现场进行查勘。第二,应用科技快速定损。要鼓励保险公司利用无人机查勘、线上理赔系统等科技手段,提高定损效率。我们要推动保险理赔系统与气象数据平台的实时对接对于蔬菜种植气象指数保险等险种,一旦气象数据达到理赔标准,保险公司应主动启动理赔程序,实现“触发即赔”。第三,加快赔款支付速度。要建立预赔付机制,对于损失已经确定但金额暂无法完全核定的案件,可以先行预付50%的赔款。对于万元以下、事实清晰的案件,力争在3个工作日内赔付到户。所有赔款必须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接支付给受灾农户,确保理赔款能够第一时间成为他们恢复生产的“及时雨”。各承保机构要坚决杜绝拖赔、惜赔和无理拒赔现象,我们将对此进行专项督查。同志们,防汛救灾是一场大考,考验着我们的责任担当,也检验着我们的能力作风。汛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希望大家立即行动起来,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众志成城,严防死守,共同筑牢我区农业农村领域的防汛安全堤坝,坚决打赢这场防汛攻坚战,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全区社会大局稳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在2025年区农业农村局防汛工作专题部署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503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