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宣讲稿 > 在2025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
会议强调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在2025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市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审议有关文件,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刚才,我们共同审议了今年的工作要点、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协作机制以及第二批人才创业扶持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这几项工作都很有针对性,也很有分量,标志着我市的人才工作正在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迈进。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当前,我们正处在纵深实施“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奋力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关键时期。越是任务艰巨、挑战严峻,我们就越要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谋人才就是谋未来”的理念,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XX的振兴发展事业中来。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近年来,市委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在人才的“引、育、留、用”各环节持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市的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初步构建了覆盖国内外顶尖人才到基础实用人才的A、B、C、D、E五类人才分类评价体系,为精准引才、靶向施策提供了基本遵循。人才发展的平台载体日益丰富,人才创业扶持专项资金等激励措施精准落地,有效激发了广大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就在我们今天审议的第二批资助项目中,既有来自市中心医院的XX同志,聚焦《晶状体悬韧带异常患者的个性化治疗》,瞄准医疗技术前沿;也有来自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的XX同志和XX同志,分别致力于绿化树种的无公害防治和高寒地区经济作物的繁育栽培,为筑牢我市生态屏障贡献智慧;还有来自市畜牧科学研究院的XX同志,深入研究盐碱化草地改良技术,为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新路。这些项目,虽然领域不同,但都紧密围绕我市的产业特色和民生需求,充分展现了我市人才队伍的活力与担当。这说明,我们的人才沃土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厚,尊重人才、渴求人才的氛围正在变得越来越浓厚。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对标“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宏伟蓝图,对照兄弟地市“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引才态势,我市的人才工作仍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人才总量不足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特别是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集群,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口较大;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活,破除“四唯”顽疾、为用人单位充分放权赋能的改革举措仍需深化,人才评价、激励、流动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人才生态的“软环境”还有待提升,在提供全周期、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代课题。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提高站位,深化认识,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把人才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更有成效。二、聚焦中心,服务大局,以“一三三四”战略需求为导向汇聚天下英才人才工作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总牵引、总抓手。我们所有的人才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精准对接战略需求,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让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胜势。第一,要紧扣“一个头等大事”集聚农业科技人才。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抓好粮食增产是我市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保障粮食安全,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我们要围绕盐碱地改良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种业振兴、黑土地保护等重点任务,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科技人才。要支持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设立首席科学家、首席专家岗位,鼓励科研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XX的大地上。要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就需要我们培养更多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田秀才”“土专家”,让科技为我市的全省“千亿斤粮食”工程建设贡献更大力量。第二,要紧扣“三大资源优势”盘活产业创新人才。我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新能源、农牧产品、特色旅游三大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关键靠创新驱动,核心靠人才引领。在新能源领域,我们正在全力建设“XX氢谷”,打造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这需要我们不仅要引进能够进行“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研究的顶尖专家,还要汇聚一大批从事风电、光伏、储能技术研发、装备制造、项目管理的高水平工程师和技术团队。在农牧产品加工领域,要跳出“原字号”思维,向精深加工和全产业链延伸,就需要我们集聚食品科学、生物工程、品牌营销、冷链物流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支持“XX示范园区”等头部企业发展,真正把“农头工尾”“粮头食尾”这篇文章做深做透。在特色旅游领域,我们要打好绿色生态和红色历史“两张牌”,就需要我们吸引一批既有宏观视野、又能接地气的旅游规划、文创设计、市场运营人才,让他们把我市的绿水青山和红色基因,转化为游客流连忘返的独特体验和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第三,要紧扣“四大产业集群”培育复合型领军人才。构建能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特色旅游四大产业集群,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路径。集群发展,不同于单个企业的单打独斗,它需要的是能够整合资源、洞悉产业趋势、驾驭复杂局面的复合型领军人才和企业家队伍。我们要瞄准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开展靶向招商,不仅要引来项目和投资,更要引来其背后的核心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要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育一大批符合装备制造业等产业需求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形成领军人才“顶天立地”、技能人才“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要鼓励和支持本土企业家成长,为他们提供学习、交流、合作的平台,让他们在市场竞争的风浪中成长为引领产业集群发展的“领头雁”。三、深化改革,优化生态,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新高地做好人才工作,既要靠事业平台,也要靠体制机制,更要靠服务生态。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在改革创新和服务优化上实现新突破,努力营造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向改革要活力。这是人才工作的根本动力。要坚决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藩篱。核心是为用人主体放权松绑,充分尊重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评价、使用、激励等方面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权,做到“谁用人、谁评价、谁负责”。关键是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改变“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模式,让搞科研的、搞技术的、搞管理的、搞生产的,都能在各自的赛道上脱颖而出。重点是畅通人才流动渠道,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探索建立科研人员在高校、院所和企业之间双向流动的“旋转门”机制,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我们今天审议通过的《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横向协作机制》,就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必须抓紧落实,务求实效。二要创新“引育留用”方式,向市场要效率。要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平台的思维,全方位提升人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引”上要更加主动灵活。要改变过去“坐等上门”的静态引才模式,主动走出去,精准“敲门引才”。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大力推行项目引才、技术引才、顾问指导、周末专家等柔性引才模式,让高端智力资源以更多元的方式为我市所用。在“育”上要更加注重本土。外引的人才是“源头活水”,本土的人才是“基本盘”。要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实施更加精准的培养计划,支持他们到国内外高水平院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研修深造。要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搭台子、指路子,让他们在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中挑大梁、当主角。在“留”上要更加用心用情。留住人才,不仅要靠待遇,更要靠感情和事业。要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兑现事业发展的承诺。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多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在XX安心、安身、安业。在“用”上要更加人尽其才。要建立“赛马”机制,大胆使用人才,把最优秀的人才放到最关键的岗位上。“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要坚持以用为本,在用中培养、在用中发现、在用中成就人才,真正做到人岗相适、才尽其用。三要优化人才服务生态,向服务要温度。优质的服务是吸引和留住人才最强的“磁场”。要加快数字化赋能。加快推进“XX人才信息库”试点建设,研发集政策发布、项目申报、服务申请、互动交流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画像,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滴灌式”的智慧服务。要全面落实政策待遇。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对于我们已经出台的人才绿卡、安家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医疗保健等各项政策,相关部门要不折不扣地兑现。要建立政策落实的“回访”机制和效果评估机制,确保每一项承诺都能掷地有声、落到实处。人才创业扶持专项资金要管好用好,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要大力营造浓厚氛围。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和重大贡献,讲好“XX与人才”的精彩故事,旗帜鲜明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让“尊才爱才”成为XX最亮丽的城市名片。四、加强领导,压实责任,确保党管人才各项原则要求落到实处做好人才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落实。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把党管人才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一要坚持党管人才不动摇。各级党委(党组)要把人才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党委(党组)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抓人才规划、抓人才政策、抓人才工程、抓人才服务。二要凝聚齐抓共管大合力。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大合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组织部门要履行好牵头抓总职责,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谋划。市人才引进服务中心要发挥好职能作用,做好具体服务和跟踪调度工作。各成员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发力,确保年度《工作要点》明确的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三要强化考核激励硬约束。要用好考核“指挥棒”,将人才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要把人才工作的投入、引才的数量和质量、人才效能的发挥等作为硬指标,推动人才工作从“软任务”变成“硬约束”,倒逼各级各部门真正把人才工作重视起来、行动起来。同志们,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做好新时代的人才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更开阔的视野、更有效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开创我市人才工作新局面,为纵深推进“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奋力谱写XX全面振兴新篇章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本文标题:在2025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503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