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宣讲稿 > 在全市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的讲话
会议强调,要全面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在全市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的讲话”,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有所用途!
在全市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动员全市上下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宏伟征程中展现新的更大作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这既是国之大者,也是发展大计。对我们市而言,这既是必须主动融入、积极服务的重大政治任务,更是我们破解发展瓶颈、激发内生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市场活力来自于人,关键在环境。环境优则企业兴,环境好则人才聚。可以说,优化营商环境与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二者一体两面、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只有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我们才能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汪洋大海中扬帆远航、破浪前行。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其极端重要性、现实必要性和战略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拼抢精神,奋力开创我市营商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聚焦实体经济,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产业是经济的根基,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所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有强大的产业实力作为支撑。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制造立市、文旅强市”的鲜明导向,全面落实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升级为核心,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第一,要坚定不移地把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城市经济就是空中楼阁。我们必须坚持“项目为王、制造为要”,持续深化“16136”总体工作思路,聚焦重点项目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链培育、主导产业提升和专业园区赋能五大关键,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力打造汽车制造、化工新材料、现代食品三大千亿级产业链,培育壮大新能源装备、高端装备、现代家居、纺织服装四个五百亿级产业链,以及高端仪器仪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及集成电路三个百亿级产业链。为此,我们要集中力量抓好几个关键集群。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推进XX汽车XX万辆整车、新能源汽车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打造链条完整、配套完善的汽车产业生态。化工新材料产业,要以安全、绿色、高效为方向,加快推进XX化工老厂区搬迁升级、XX化工合成氨等项目,向精细化工、新材料领域延伸,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500亿级的化工产业集群。现代食品产业,要发挥我市作为农业大市的原料优势,支持XX食品、XX面粉、XX肉类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农产品由“原字号”向“制成品”转变,由“大粮仓”向“大厨房”“大餐桌”转型。现代家居产业,要抢抓消费升级机遇,推动从传统板材加工向全屋定制、智能家居、绿色建材等领域升级,力争到2025年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同时,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谋划和储备一批引领性、颠覆性项目,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第二,要全力以赴地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战略支柱。我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最独特的优势。必须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新供给、融合发展,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8.5%。要高标准推进重大文旅项目建设。XX河文化主地标工程、XX遗产区保护利用等项目,是展示我市文化魅力的“窗口”和“名片”,必须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早日建成投用,产生效益。要大力发展文旅新业态。积极拥抱数字技术,推动“文化+科技”“旅游+科技”,发展沉浸式演艺、数字博物馆、智慧旅游等新模式,让历史文化“活”在当下、“火”在云端。要创新文旅消费供给。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开发更多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和主题活动,打造一批有品位、有内涵的消费新场景,让游客不仅愿意来,还想留下来、带得走。我们要全力把文旅产业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第三,要持之以恒地把现代农业作为发展根基。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我们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和都市观光农业,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要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大力推进粮食产业“三链同构”。要加快XX现代农业产业园、XX县生猪养殖产业化等重点项目建设,拓展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多种功能,推动我市从农业生产基地向高端制成品加工基地转变,在服务全国大市场的“菜篮子”“米袋子”中占据更重要位置,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步伐。二、夯实发展支撑,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构建新优势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的要素流动是前提。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打通各种“堵点”“断点”,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现物理连接和数字连接的全面贯通。一要构建外通内畅的综合交通网络。交通是经济的动脉。要围绕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统筹推进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快打通骨干运输通道。总投资约XX亿元的“四路四互通”等重点项目,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要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优化物流枢纽布局,大力发展多式联运,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产业发展和商品流通提供高效便捷的支撑。二要构建高速泛在的新型数字设施。如果说交通网络是物理世界的“高速公路”,那么数字基础设施就是信息世界的“新基建”。我们要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快5G网络深度覆盖和规模化应用,总投资约3亿元的第三批5G基站建设项目要加速推进,实现重点城镇、产业园区、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的信号全覆盖。要大力推进“双千兆”网络协同工程,构建“大容量、少局所、多业务接入、广覆盖”的新型智能通信设施网络。要积极参与“XX链”等省级区块链公共基础平台建设,争取成为省区块链算力核心节点,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要统筹布局新型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节点,打通数据流通的堵点卡点,让数据这一新的生产要素能够自由、安全、高效地流动和利用。三是构建坚实可靠的要素保障体系。水、电、气、热等传统基础设施是城市运行和企业生产的基本保障,必须持续提升其供给质量和保障能力。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让人才、资金、技术、土地等关键要素更多地流向效率更高、潜力更大的领域,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三、对标全国一流,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展现新作为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必须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以“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全面对标国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努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出环境,让我们这座城市成为近悦远来的投资热土、兴业宝地。我们的总目标是:到2025年末,全市营商环境迈入全省前三,21项省评指标中80%进入第一方阵。第一,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市场化”环境。市场的核心是效率和活力。政府的职责是“搭台”,让企业“唱戏”。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核心是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要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做到“非禁即入”。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再压减50%以上。要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在市、县两级实现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要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要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要确保到2025年,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占比达到100%,“一网通办”可办率达到100%,市、县两级清单内电子证照依类型生成率达到100%。要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广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让企业从开办到注销,都能享受到集成、高效、贴心的服务。要坚决维护公平竞争秩序。要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保障各类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要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为所有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第二,着力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化”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一个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是给投资者和企业家最宝贵的“定心丸”。要完善制度保障。要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杜绝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对于新的政策法规,要设置合理的过渡期,给企业留足适应调整的时间。要加强产权保护。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财产权、经营权,让有恒产者有恒心。对于历史遗留问题,要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稳妥加以解决。要提升司法公信力。要提高涉企案件的审判和执行效率,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要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企业提供更多高效、低成本的解纷渠道。第三,着力打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化”环境。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本身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标准。我们要主动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和国内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要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在跨境贸易、外商投资服务等方面持续优化流程、压缩时间、降低成本。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到2025年实现公共信用信息归集目录行业部门覆盖率100%,让信用成为企业的“通行证”。要营造宜居宜业的人才发展环境,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解决好人才的后顾之忧,让各类人才愿意来、留得住、用得好,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四、强化责任担当,为优化营商环境和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合力优化营商环境、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是某一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全市上下的“大合唱”。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压实各方责任,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强大合力。一要全面扛牢责任。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各县区、各部门要对照任务清单,逐项明确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要强化协同联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发改、工信、商务、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等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其他各部门要主动靠前、积极配合,决不能出现推诿扯皮、政出多门的现象。要加强市县联动,确保市里的各项政策措施在基层不折不扣地落地生根。三要狠抓工作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蓝图,不干,就是一张废纸。要建立常态化的督查考核机制,对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实行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要深入一线,到企业中去,到项目现场去,了解真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坚决杜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四要强化激励奖惩。要树立鲜明的实干导向,把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作为检验干部能力、评价干部实绩的重要标准。对工作成效显著、企业群众满意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推诿塞责、损害营商环境的人和事,要严肃追责问责,公开曝光,绝不姑息。要通过鲜明的奖惩机制,在全市营造出“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维护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同志们,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主力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的重大历史机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奋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为奋力谱写XX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我们这座城市的磅礴力量!
本文标题:在全市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504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