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情况报告 > 在2025年支部纪检委员座谈会上的讲话
会议强调加强纪律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各支部纪检委员提高责任感,严格履行监督职责,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在2025年支部纪检委员座谈会上的讲话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2025年支部纪检委员座谈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召开这次支部纪检委员座谈会,意义十分特殊。一方面,是为了系统回顾和总结单位推行支部纪检委员监督作用改革试点三年来的成效与经验;另一方面,也是一次新老同志的见面会、交流会,对刚刚加入队伍的新任纪检委员表示欢迎,并对全体纪检委员下一步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刚才,几位来自试点支部的纪检委员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谈了认识体会,也讲了工作中的困惑与思考,听后很受启发。这三年的探索实践,充分证明了建强支部纪检委员这支队伍,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当初单位党委、纪委决定开展这项试点工作,方向是完全正确的,成效是十分显著的。借此机会,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勉。一、回望三年试点,成效卓著,经验弥足珍贵三年前,单位党委、纪委着眼于破解基层监督力量薄弱、监督触角延伸不到底的难题,启动了发挥支部纪检委员监督作用的改革试点。目标就是要把监督的“探头”架设到党组织的最末梢,让纪律规矩在每一名党员身边立起来、严起来。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这项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基层监督的体系初步形成。从无到有,从点到面,单位在几十个基层支部设立了专职或兼职的纪检委员,构建起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监督网络。纪检委员们就像“前哨”和“探头”,让监督工作真正沉下去、落到实处,有效弥补了以往纪委监督难以覆盖全部细节的短板。有的单位通过试点,实现了案件线索数量的显著下降,甚至达到了连续数年“零线索”的良好态势,这本身就是监督效能前置、抓早抓小产生实效的最好证明。其次,党风廉政建设的根基更加牢固。纪检委员的设立,使得党风廉政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能够更加精准地滴灌到每一位基层党员。通过常态化的提醒、监督与引导,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普遍增强。过去一些看似“习以为常”的小问题、小毛病得到了及时纠正。尤其是在一些重点领域,例如在*市,有基层监督工作站通过发挥作用,推动解决了百余个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管理不透明等问题,这充分说明,把监督力量部署到一线,对于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具有决定性作用。再者,服务中心大局的保障作用更加凸显。监督不是为了监督而监督,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单位的中心工作健康有序推进。三年来,各试点支部的纪检委员紧紧围绕单位的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程项目、重要改革任务开展跟进监督、精准监督,确保了政令畅通、执行有力。通过对权力运行关键环节的监督,有效防范了廉政风险,为单位的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环境。这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监督模式,实现了监督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产生了“1+12”的叠加效应。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在座各位,特别是首批试点支部纪检委员的辛勤汗水与智慧。大家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成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坚持党对纪检工作的绝对领导,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把信任与监督、严管与厚爱结合起来。这些都是未来需要继续坚持和发扬的。二、认清当前形势,挑战严峻,责任重于泰山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对照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要求,对照单位改革发展的新任务,纪检委员的工作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从刚才的交流和日常掌握的情况看,不同支部纪检委员的履职情况存在温差。有的同志角色进入快、作用发挥好,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但也有的同志存在“老好人”思想,不愿监督、不敢监督。还有的同志业务不熟、方法不多,存在“不会监督”的本领恐慌。这种不平衡性,制约了基层监督的整体效能。二是监督的精准度和深度有待提升。当前,监督工作还或多或少存在“表面化”“浅层化”的现象。有的监督停留在参加会议、学习文件上,对于支部“三重一大”决策、关键岗位人员履职、重点项目资金使用等核心环节,缺乏嵌入式、穿透式的监督手段。如何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三是应对新风险新挑战的能力需要加强。随着单位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特别是今年又新增了几个支部,新的业务形态、新的组织架构、新的项目类型,必然会带来新的廉政风险点。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监督方式可能失灵,这就要求纪检委员必须具备更强的风险洞察力、分析研判力和应对处置力。四是自身建设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纪检委员身处监督一线,本身就应该是纪律的标杆。打铁必须自身硬。如果自身不正、腰杆不硬,监督就毫无底气和说服力。如何在高标准、严要求下,持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能力建设和作风锤炼,确保这支队伍始终保持纯洁性和战斗力,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这些问题和挑战,是前进中的烦恼,也是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全体纪检委员,无论是“老将”还是“新兵”,都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担当。三、明确职责使命,勇于担当,开创工作新局面同志们,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考验。站在新的起点上,希望全体支部纪检委员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推动基层监督工作再上新台台阶。在此,我提四点希望和要求:第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在“监督保障执行”上彰显新担当。纪检工作的本质是政治工作,纪检委员的首要职责是政治监督。必须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于履职全过程。一要监督“国之大者”的贯彻落实。要紧紧围绕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单位党委的中心任务,看支部的各项工作是否与之对标对表,是否存在贯彻执行打折扣、搞变通、做选择的问题,确保上级的政令在基层一贯到底。二要监督政治生态的持续净化。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对支部“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政治上、思想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意识形态安全。三要监督“关键少数”的权力运行。要聚焦支部“一把手”和班子成员这个“关键少数”,加强对其履职用权、担当作为、廉洁自律等情况的近距离、常态化监督,督促其正确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第二,要精准聚焦主责业,在“做实日常监督”上探索新路径。支部纪检委员不是“办案员”,而是“监督员”“情报员”。工作的重心在日常、在平时。必须把功夫下在日常监督上。一要厘清职责定位。要明确自己的监督对象、监督内容和监督权限,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监督的重点是人、财、物、事等关键环节和廉政风险点。二要善用监督“探头”。要通过列席会议、谈心谈话、查阅资料、走访调研等方式,见微知著、防微杜渐。要瞪大眼睛、拉长耳朵,时刻关注支部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和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三要用好“第一种形态”。日常监督发现问题,要大胆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提醒、谈话函询等方式,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这既是对党员干部的严管,更是厚爱。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监督。第三,要坚持原则敢斗争,在“筑牢风险防线”上展现新作为。纪检委员的“纪”字,核心就是纪律和规矩。履行监督职责,必然会触及矛盾、得罪人。没有敢于斗争的精神,监督就是一句空话。一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含糊、决不能退让。要敢于对一切违反党纪党规、损害单位利益的行为说“不”,敢于同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二要有防范风险的自觉。要树牢底线思维和风险防范意识,主动对本支部、本部门的业务流程、制度机制进行廉政风险排查,特别是针对工程建设、物资采购、招标投标、财务管理等高风险领域,要协助支部书记和班子成员建立健全内控机制,扎紧制度的笼子。三要有秉公执纪的情怀。监督执纪必须出以公心,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不能看人下菜、亲疏有别。只有公正无私,监督才有权威和公信力。第四,要勤学苦练强本领,在“锻造过硬队伍”上迈上新台阶。监督是一门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能力不足,监督就难以到位。全体纪检委员必须把加强学习、提升本领作为履职的第一需要。一要加强理论武装。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懂弄通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要精通业务知识。既要成为纪检业务的“内行人”,也要努力成为所在领域业务的“明白人”。只有懂业务,才能发现业务工作中隐藏的廉政风险,监督才能监在点子上、督在关键处。三要严守纪律底线。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纪委将加强对纪检委员履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各位委员自身更要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约束自己,在行使权力上慎之又慎,在自我约束上严之又严,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卫士。对于新加入的纪检委员,希望你们尽快转变角色,主动学习,多向老同志请教,单位纪委也会组织专门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大家尽快上手。希望你们能为这支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同志们,纪检委员的岗位光荣,责任重大。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担当精神,更需要扎实行动。单位党委、纪委是大家履职尽责的坚强后盾。希望大家回到各自岗位后,把这次会议的精神学习好、传达好、落实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奋力开创单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为单位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纪律保障!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在2025年支部纪检委员座谈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51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