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其它 > 其它资料 > 2025最新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该活动旨在普及宪法知识 提升中小学生法治意识 通过竞赛形式加深理解 涵盖广泛宪法相关知识点 你对此有何看法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2025最新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5最新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我国现行宪法是()年颁布的。A.1954B.1975C.1978D.1982答案:D解析: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1954年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75年和1978年分别对宪法进行了修改,但现行宪法是1982年版本。2.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民主集中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解析:《宪法》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我国宪法的解释权属于()。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最高人民法院答案:B解析:根据《宪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有修改宪法等权力;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4.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A.国籍B.住所C.财产D.职业答案:A解析:《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国籍是确定公民身份的唯一标准,住所、财产和职业都不能作为判断公民身份的依据。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A.权利B.义务C.权利和义务D.权力答案:C解析:《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里明确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权力一般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与公民受教育无关。6.宪法规定,公民在()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A.年老B.疾病C.丧失劳动能力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宪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所以A、B、C选项都正确。7.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届。A.一B.两C.三D.没有限制答案:B解析:《宪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8.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规定。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部门规章答案:A解析:《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这里的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它的设计者是()。A.梁思成B.曾联松C.林徽因D.郭沫若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梁思成、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郭沫若是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等。10.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是()。A.田汉B.聂耳C.洗星海D.贺绿汀答案:B解析:《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洗星海的代表作有《黄河大合唱》等;贺绿汀的代表作有《牧童短笛》等。二、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答案:人民解析:《宪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答案:民主集中制解析:《宪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3.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答案:生态环境解析:《宪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体现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的保护。答案:法律解析:《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年。答案:五解析:《宪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每届任期相同。答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解析:《宪法》第七十九条第三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7.人民法院是国家的机关。答案:审判解析:《宪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8.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机关。答案:监察解析:《宪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9.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答案:公有制解析:《宪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0.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答案:普通话解析:《宪法》第十九条第五款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三、判断题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答案:正确解析: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所以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答案:正确解析:《宪法》第三十三条第四款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3.国家可以根据需要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无偿征收或征用。()答案:错误解析:《宪法》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所以不是无偿的。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答案:正确解析:《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修改宪法。()答案:错误解析:《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修改宪法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解释宪法等职权,但没有修改宪法的权力。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答案:正确解析:《宪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7.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答案:正确解析:《宪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8.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答案:正确解析:《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9.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答案:正确解析:《宪法》第二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有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它于2004年被写入宪法。()答案:正确解析: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写入宪法。四、解答题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答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上,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涉及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而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通常需要经过更为复杂的程序,以保证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即可。2.简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答案: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不允许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人身自由权利: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权等。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受教育权、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照法律纳税。其他义务,如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3.我国的国家机构有哪些?它们的职责分别是什么?答案: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主要职责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城乡建设、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监察、外交、国防等各项行政工作。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其职责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监督本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本文标题:2025最新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521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