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2025年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基础知识测试卷及答案(共3套)
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基础知识测试涵盖教育政策法律法规、学生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考查全面细致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2025年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基础知识测试卷及答案(共3套)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基础知识测试卷及答案(一)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A.理想信念教育B.爱国主义教育C.思想政治理论课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相结合。A.理论教育与实践育人B.思想引导与解决实际问题C.普遍要求与分类指导D.以上都是3.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是()A.组织管理能力B.思想政治教育能力C.沟通协调能力D.应急处理能力4.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期至少为()A.3B.6C.1D.2个月个月年年5.下列不属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原则的是()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立德树人C.坚持商业化运作D.坚持学生自主管理6.《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要求学生()A.志存高远,坚定信念B.热爱祖国,服务人民C.勤奋学习,自强不息D.以上都是7.高校应对学生心理危机时,首要原则是()A.预防为主B.及时干预C.保护隐私D.协同合作8.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年龄要求是()A.14-28B.16-30C.18-28D.14-22周岁周岁周岁周岁9.以下不属于“三全育人”内涵的是()A.全员育人B.全程育人C.全方位育人D.全时段育人10.高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学生代表人数不得少于委员会总人数的()A.三分之一B.四分之一C.五分之一D.二分之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以下属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内容的有()A.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B.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C.建设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D.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2.高校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应开展的工作有()A.组织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B.建立学风监督机制C.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处理D.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3.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包括()A.就业政策解读B.求职技巧培训C.职业价值观教育D.创业指导4.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的原则有()A.快速反应B.公开透明C.正确引导D.依法处置5.以下属于高校学生党支部主要职责的有()A.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B.组织学生党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C.培养教育学生入党积极分子D.开展学生党员发展工作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A.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B.开展心理咨询服务C.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D.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7.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A.物质文化建设B.精神文化建设C.制度文化建设D.行为文化建设8.以下属于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有()A.爱国守法B.敬业爱生C.育人为本D.终身学习9.党和国家关于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法规有()A.《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B.《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C.《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D.《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10.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有()A.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B.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C.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D.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三全育人”的内涵及实现路径。2.请阐述高校辅导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和工作方法。四、对策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某高校大三学生小李,近期沉迷网络游戏,经常逃课,与同学交流减少,成绩一落千丈,家长得知后十分焦虑。作为辅导员,你将如何帮助小李?请分析原因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及预期效果。2.某高校近期有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关于学校食堂饭菜价格高、卫生差的负面言论,引发了部分学生的跟风讨论,对学校形象造成了一定影响。作为辅导员,你打算如何处理这一问题?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并说明实施办法的合理性和预期效果。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2.D3.B4.C5.C6.D7.B8.A9.D10.A二、不定项选择题1.ABCD2.ABD3.ABCD4.ABCD5.ABCD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三、简答题1.“三全育人”的内涵及实现路径:内涵:“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强调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要履行育人职责,形成育人合力;全程育人指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都要贯穿育人理念,把握各个阶段的育人重点;全方位育人则是指利用各种育人载体和渠道,包括课程、实践、文化、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实现路径:构建全员育人机制,明确学校各类人员的育人职责,加强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人人皆育人、处处皆育人”的氛围。贯穿全程育人理念,根据学生不同学段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科学的育人计划,在入学教育、课程学习、实习实践、毕业就业等各个环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展全方位育人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展育人空间,形成立体化的育人格局。1.高校辅导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和工作方法:角色定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增强网络辨别能力,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网络舆情的监测者和应对者,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对涉及学生和学校的网络舆情进行分析研判和妥善处理。网络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积极创作和传播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学生网络行为的管理者,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引导学生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工作方法: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舆情事件,防止事态扩大。创新网络教育方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短视频、动漫、直播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自身网络素养,不断学习网络知识和技能,提高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学生骨干作用,培养一批网络文明志愿者和学生骨干,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四、对策分析题1.帮助小李解决问题:原因分析:个人因素:小李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难以抵制网络游戏的诱惑,缺乏正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导致沉迷网络。环境因素:可能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同伴影响,同学之间交流减少,使其更容易陷入网络游戏的沉迷中。心理因素:或许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某些压力或挫折,通过网络游戏来逃避现实,寻求心理慰藉。解决对策:谈心谈话:与小李进行深入的谈心谈话,了解其沉迷网络游戏的具体原因和内心想法,帮助他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制定计划:协助小李制定合理的学习和生活计划,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将精力逐步转移到学习和其他有益的活动上来。同伴帮扶:安排学习态度端正、有责任心的同学与小李结成帮扶对子,鼓励他参与班级集体活动和学习交流,增强其与同学的互动和联系。兴趣引导:发现小李的兴趣爱好,引导他参与相关的社团活动或兴趣小组,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家校合作:与小李的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反馈小李的情况,建议家长多关心小李的学习和生活,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共同帮助小李摆脱网络游戏的沉迷。预期效果:通过谈心谈话,小李能够认识到自身问题,主动配合改正。在计划的约束和同伴的影响下,逐步减少上网时间,将更多精力投入学习,学习成绩有所提升。参与社团活动和集体活动后,小李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与同学的关系更加融洽,最终能够摆脱网络游戏的沉迷,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2.处理学生在社交媒体发布负面言论问题:问题产生原因分析:食堂管理存在不足:可能确实存在饭菜价格高、卫生差等问题,学生的合理诉求未得到及时解决,导致通过社交媒体表达不满。沟通渠道不畅:学生与学校食堂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无法及时传达和处理。网络传播特点:社交媒体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容易引发群体跟风讨论,扩大负面影响。解决办法:调查核实:及时与学校后勤管理部门和食堂负责人沟通,对学生反映的饭菜价格和卫生问题进行实地调查核实,了解具体情况。信息公开:根据调查结果,在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关于食堂问题的调查情况和处理措施,公开透明地回应学生的关切,消除学生的疑虑。搭建平台:协助学校搭建学生与食堂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平台,如定期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等,畅通学生意见反馈渠道,及时解决学生的合理诉求。引导舆情:在班级和校园内进行正面引导,教育学生理性看待问题,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表达意见和建议,不盲目跟风传播负面言论。持续监督:督促食堂管理部门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持续监督,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施办法的合理性和预期效果:调查核实能够了解问题的真实情况,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信息公开可以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赢得学生的信任;搭建沟通平台有助于建立长效机制,及时解决学生的合理诉求,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引导舆情能够防止负面言论的进一步扩散,维护学校的形象;持续监督可以确保整改措施落到实处,切实改善食堂的管理和服务质量。预期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化解负面舆情,改善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形象。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基础知识测试卷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问题。A.根本B.核心C.关键D.重要2.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A.立德树人B.培养人才C.科学研究D.服务社会3.《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不包括()。A.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B.党团和班级建设C.学术研究D.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4.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法是()开始施行的。A.1998年8月29日B.1999年1月1日C.2000年1月1日D.2001年1月1日5.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学生对学校的处理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学校处理决定书之日起()日内,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A.5B.10C.15D.206.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年。A.1919B.1921C.1949D.19787.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A.1911年5月4日B.1919年5月4日C.1921年5月4日D.1949年5月4日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以上都是9.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不包括()。A.政治素质B.业务素质C.身体素质D.艺术素质10.《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发布于()年。A.2004B.2005C.2006D.200711.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是每年的()。A.3月20日B.4月25日C.5月25日D.6月20日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之间的矛盾。A.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B.落后的社会生产C.城乡发展不平衡D.区域发展不平衡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全面深化改革D.全面从严治党14.高校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应坚持()的原则。A.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B.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优化结构、稳步发展C.坚持标准、提高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D.坚持标准、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稳步发展15.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年。A.6B.10C.14D.2016.《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要求学生尊敬师长,友爱同学,()。A.诚实守信B.礼貌待人C.团结互助D.严于律己17.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B.《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C.《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D.以上都是18.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标题:2025年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基础知识测试卷及答案(共3套)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531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