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县委政法委书记在全县信访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会议强调加强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要求各部门协同合作,切实解决群众诉求,如何有效落实?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县委政法委书记在全县信访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县委政法委书记在全县信访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各位同事、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县信访工作现场推进会,既是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信访工作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总结经验、查找短板、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刚才,我们实地观摩了*镇(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情况,听取了部分乡镇和部门的经验交流,感触很深、启发很大。近年来,全县信访战线同志们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在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此,我谨代表县委政法委,向奋战在信访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更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当前,*县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也是矛盾问题的“凸显期”: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利益格局深刻变化,征地拆迁、劳资纠纷、房地产领域、涉法涉诉等信访问题依然较多;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因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化解难度大;个别群众受“信访不信法”“大闹大解决”等错误观念影响,缠访闹访、越级上访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既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全力推动信访工作提质增效,为全县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借此机会,我结合当前形势和任务,谈三点意见,与大家共勉。一、坚持“人民至上”,在思想认识上再深化、再提升信访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核心是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我们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群众满意作为信访工作的“第一标准”,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第一,要深刻认识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群众通过信访反映问题,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如果我们对群众的诉求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不仅会寒了群众的心,更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对待信访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第二,要深刻认识信访工作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信访问题往往是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一个地方的信访量多少、矛盾类型分布,直接反映了当地社会治理水平。比如,近年来我县征地拆迁领域信访量居高不下,说明我们在政策制定、补偿安置、群众沟通等方面还存在短板;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反复出现,反映出个别执法司法人员程序意识不强、释法说理不到位。我们必须从信访问题中查找社会治理的薄弱环节,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推动矛盾源头化解、风险源头防控。第三,要深刻认识信访工作是“干部作风的试金石”。信访工作是检验干部宗旨意识、能力水平、担当精神的“考场”。同样一个信访问题,有的干部能耐心倾听、依法依规解决,群众满意;有的干部却态度生硬、推诿扯皮,导致矛盾激化。这其中的差距,根本在于是否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我们要通过信访工作,锤炼干部作风,让“为民解难、为党分忧”成为全县信访战线同志的行动自觉。二、聚焦“事要解决”,在攻坚克难上出实招、见实效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在于“事要解决”。我们要坚持“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信访积案化解,以“绣花功夫”做好初信初访办理,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第一,要全力攻坚信访积案,做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当前,我县仍有部分信访积案因历史原因、政策变化等因素,长期未得到有效化解。这些积案就像“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新的矛盾。我们要按照“一案一策、一人一专班”的要求,对剩余积案进行全面梳理,逐案分析症结、制定化解方案、明确责任时限。对诉求合理的,要依法依规解决到位;对诉求无理但生活困难的,要统筹民政、医保、教育等政策,开展帮扶救助;对缠访闹访、以访施压的,要坚决依法处理,树立“维权不能违法”的鲜明导向。同时,要建立积案化解“回头看”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回潮。第二,要抓实初信初访办理,做到“首接负责、源头化解”。初信初访是化解矛盾的“黄金期”。如果初信初访处理不及时、不到位,就可能演变为重复访、越级访。我们要严格落实“首接负责制”,对群众初次信访事项,接访单位必须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调查、第一时间反馈,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要建立初信初访办理质量评估机制,对办理不及时、群众不满意的,要责令重新办理并通报批评。此外,要推广“接访下访”制度,县级领导要定期到联系乡镇接待群众来访,乡镇干部要主动下沉村(社区)排查矛盾,把问题解决在“家门口”。第三,要强化重点领域治理,做到“标本兼治、系统施策”。针对当前信访问题集中的领域,要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哪里矛盾多就攻坚哪里”。比如,在征地拆迁领域,要严格规范补偿标准、程序公示、资金发放等环节,确保“阳光拆迁”;在房地产领域,要加强对开发商的监管,推动“保交楼”项目加快建设,妥善解决延期交房、办证难等问题;在涉法涉诉领域,要完善执法司法监督机制,加强释法说理,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同时,要建立重点领域信访问题预警机制,定期分析研判,提前介入干预,防止矛盾升级。第四,要创新化解方式方法,做到“情理法融合、多元化解”。信访问题往往涉及情感、利益、法律等多重因素,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或法律手段难以彻底解决。我们要坚持“情理法”融合,既要依法依规,又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比如,对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可以发挥村(社区)干部、乡贤、调解员的作用,通过“面对面”沟通、“背靠背”调解,促成双方和解;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复杂问题,可以启动“联合接访、联合调处”机制,由信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形成化解合力。此外,要积极运用“互联网+信访”模式,开通网上信访、视频接访等渠道,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三、强化“责任担当”,在机制保障上抓常态、促长效信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构建“责任明晰、协同高效、督考严格”的工作格局,推动信访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第一,要压实责任链条,构建“大信访”工作格局。各乡镇(街道)要切实履行属地责任,主要领导是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化解重大信访问题;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定期分析形势、推动问题解决。各职能部门要落实“管行业必须管信访”的要求,对本领域信访问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比如,人社部门要抓好农民工工资清欠,住建部门要化解房地产领域矛盾,政法部门要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信访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督查督办,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合力。第二,要强化源头治理,筑牢“第一道防线”。信访问题的源头在基层,解决的关键也在基层。我们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要完善村(社区)信访服务站建设,配备专职调解员,定期排查矛盾隐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要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重大决策、重点项目实施前,必须开展信访风险评估,对可能引发矛盾的,要提前制定预案、调整政策。此外,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第三,要严格督考问责,树立“实干导向”。督考是推动工作落实的“利器”。县委政法委将联合县纪委监委、信访局等部门,定期对各乡镇(街道)、各部门信访工作开展督查,重点督查积案化解、初信初访办理、重点领域治理等情况。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要通报表扬、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导致矛盾激化、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严肃问责。同时,要将信访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作为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真正让“实干者得实惠、有为者有位”。第四,要关心关爱信访干部,激发“干事活力”。信访工作条件艰苦、压力大、任务重,信访干部长期处于矛盾纠纷的第一线,容易产生心理疲惫和职业倦怠。各级各部门要关心关爱信访干部,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比如,可以定期组织信访干部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可以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缓解工作压力;可以在评先评优、职级晋升等方面向信访干部倾斜,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只有让信访干部“安心、安身、安业”,才能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各位同事,同志们!信访工作连着千家万户,关乎社会和谐稳定。让我们以此次现场推进会为契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力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县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谐稳定”的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祝愿全县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祝愿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县委政法委书记在全县信访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532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