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在全区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会议强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转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下由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的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在全区“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坐在一起,围绕“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这个主题,谈一些我个人在交通工作岗位上的心得与反思。这几天,全区上下都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精神,作为交通系统的干部,每天的工作都与道路、车辆、群众出行息息相关,这让我对“群众路线”这四个字,有了更为具象和深刻的体悟。今天,我不谈成绩,只想结合工作中的一些困惑、反思与感悟,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一个汇报。一、从“脚下的路”到“心中的路”,对新时代群众路线的再认识过去,一提到交通局的工作,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修了多少公里的路,建了多少座桥。这些硬邦邦的数字,曾经是我们衡量工作的标尺,也是我个人价值感的重要来源。但随着工作的深入,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群众路线,绝不仅仅是为群众修好一条“脚下的路”,更重要的是要修通一条通往群众内心的“路”。我常常反思,一条路修好了,就真的万事大吉了吗?前段时间,在一次下乡调研中,一位村里的老乡拉着我的手说:“局长,路是修得又平又宽,我们心里亮堂。但我们村离镇上有七八公里,年轻人外出打工了,就剩我们这些老年人,想赶个集、去医院拿个药,还是不方便。”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我们修路的初衷是什么?是服务群众。但如果服务只做了一半,那这条路在群众心里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这让我明白,群众路线的内涵是动态的、发展的。过去群众盼的是“走得了”,现在盼的是“走得好”“走得舒适”“走得安全”。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这正是新时代赋予群众路线的新要求,也是对我们工作最直接的检验。因此,群众路线不能只停留在会议室的报告里,或是规划图的线条上。它应该是公交站台前焦急等待的眼神,是乡间小路上颠簸的三轮车,是群众在12345热线里一句急切的求助。对我们交通人而言,就是要俯下身子,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民情,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民意,真正把群众的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起点和终点。二、从“习惯的套路”到“群众的思路”,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再剖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大敌。对照反思,交通领域同样是这些顽瘴痼疾容易滋生的土壤。有时候,我们习惯于按部就班,用“惯例”代替“调研”,用“想当然”代替“听民声”,这本质上就是一种脱离群众的危险倾向。我向大家坦诚一个我曾经的“思想斗争”。在优化城区一条公交线路时,我们最初的方案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去掉几个客流较少的站点,缩短全程运行时间,提高运营效率。从数据上看,这个方案“科学”“高效”。但在方案公示后,收到了不少反对意见。原来,被“优化”掉的一个站点,紧邻着一个老旧小区和一家康复中心,很多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群众每天都要在那里乘车。为了所谓的“效率”,却牺牲了最需要关怀的群体的便利。这件事让我出了一身冷汗。我们追求的效率,到底是谁的效率?是管理者的效率,还是人民群众的效率?如果我们的决策,不能让群众感受到温度,那么再“科学”的方案,也是一种冰冷的官僚主义。后来,我们调整了思路,多次到现场走访,召集居民代表、公交司机一起开“诸葛亮会”。最终的方案,不仅保留了那个关键站点,还根据居民的作息,微调了早晚班次的时间。路线图上只是一个微小的改动,却解决了许多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这个过程让我深刻领会到,密切联系群众,不仅要有愿望和责任,更要有过硬的本领。真正的本领,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想象,而是在于能不能放下架子,用群众的视角去审视工作,用群众的语言去沟通交流,用群众的智慧去解决问题。这才是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本之道。三、从“政府的独奏”到“群众的合唱”,对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的再实践党风,是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民风,是社会大众价值取向的宏观展示。党风对民风,具有最直接、最现实的引领作用。在交通工作中,这种引领作用尤其明显。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XX区农村公路管养方面的探索。过去,农村公路“重建轻养”的问题比较突出,常常是“今年修、明年坏”,群众有怨言,财政压力也大。怎么办?我们借鉴了一些先进地区的经验,在全区推行“路长制”,并探索“党员带头、分段认养”的群众性养护模式。一开始,也有干部担心,让老百姓自己养路,能行吗?事实证明,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把养护责任落实到每个村、每个路段,通过村规民约进行激励,优先吸纳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家庭参与日常保洁、除草等工作,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增加一份收入。党员干部则带头认养“示范路”“先锋路”。渐渐地,爱路护路的风气形成了。过去,路上有垃圾、有障碍物,大家可能觉得是“政府的事”;现在,村民们会主动清理,看到有超载车辆进村,也会主动劝阻或向“路长”报告。这个小小的转变,让我看到了党风引领民风的巨大力量。当干部以身作则、真抓实干时,群众就会真心拥护、积极参与。一条干净整洁、安全畅通的农村公路,不仅是基础设施,更成了一面镜子,照见了干部务实的作风,也照见了群众淳朴的民风和主人翁意识。它让“门前雪”的观念,变成了“家园事”的共识。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的生动实践吗?同样,在交通执法、项目建设等领域,我们的干部是否廉洁自律,是否公平公正,都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公平正义感知和商业环境的健康。一份公开透明的招标公告,一次耐心细致的政策解释,一个对违规用车、违规接待的严肃处理,都在无声地向社会传递着风清气正的信号。各位领导,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践行群众路线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赶考”。作为一名交通人,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脚下的路还很长。我将时刻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敬畏人民、敬畏职责、敬畏法纪。我愿意和交通系统的全体同志们一道,继续当好服务群众的“铺路石”,不仅要铺好有形的“柏油路”,更要用心、用情、用行动,铺就一条党心与民心紧密相连的“同心路”,为XX区的高质量发展和优良社风民风的形成,贡献我们交通人全部的力量。我的发言完了,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在全区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534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