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水务局关于2025年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情况报告
水务局加强防汛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确保安全度汛,减少灾害损失。下面网友分享多篇相关内容供您参考学习,希望有您喜欢的。
水务局关于2025年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情况报告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华东、华北、东北等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引发了严重的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前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防汛形势异常严峻复杂。根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黄河、海河、松辽等流域可能发生较大洪水,且可能有较强台风影响北方地区。面对此次防汛大考,我局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压实防汛责任,扎实推进各项防汛措施落实落细,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江河安澜。现将我局2025年以来开展的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压实防汛责任体系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局始终将防汛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救大灾,将责任层层压实,确保各项工作部署到位、落实到位。(一)健全指挥体系,强化组织领导。我局严格遵循《*旗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要求,在旗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完善了内部防汛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统筹协调、信息报送和指令传达。我局在汛前即制定并印发了《*水务局2025年防汛工作方案》,明确了各级人员的职责分工,确保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做到统一指挥、协同作战。(二)压实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为确保责任落实无死角、全覆盖,我局于2025年3月3日,通过旗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示了《*旗2025年塘坝安全、防汛责任人名单》,将全旗范围内所有水库、塘坝、重点堤段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巡查责任人“三类责任人”信息公之于众,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同时,我局与各水库管理单位、重点水利工程项目部逐一签订了《2025年度防汛安全责任书》,将防汛责任细化到具体岗位和个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三)加强值班值守,确保信息畅通。我局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制度,特别是在“七下八上”关键期,加派人手充实值班力量。值班人员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工情变化,严格按照《*旗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规定的信息报送时限要求及时、准确地向旗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及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相关信息。对于水库超汛限水位、重大险情等突发情况,我局严格执行15分钟内电话报告、1小时内书面报告的规定确保预警信息和调度指令第一时间上传下达,为科学决策和应急处置赢得宝贵时间。二、坚持预防为主,筑牢坚实工程防线我局深知,“防”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准备工作越充足,风险隐患排查越彻底,致灾风险就越低。为此,我局坚持关口前移,将工作重心放在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和薄弱环节加固上,全力构筑坚固的“物理防线”。(一)聚焦薄弱环节,系统推进堤防除险加固。我旗境内的*河历来是防汛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河段堤防存在断面不足、渗漏隐患等问题,是防汛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为彻底解决这一心腹大患,我局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启动并实施了*河重点段治理工程。该工程对*河两岸总长7012米的堤防进行了加高培厚,有效提升了河道的行洪能力。针对堤身和堤基存在的渗漏风险,我们引进了先进的截渗墙施工技术。工程采用了“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截渗墙”和“薄壁混凝土防渗墙”等工艺墙体采用C20W4F50标号混凝土浇筑,墙体厚度不低于60厘米,并确保墙底深入基岩强风化层以下0.5米,有效阻断了渗流通道,大幅提升了堤防的防渗能力和整体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我局委托了具有专业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理,并聘请了如*旗筑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等第三方检测机构,利用超声波CT检测、取芯试验等多种科学手段对截渗墙的均匀性、强度和抗渗性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及行业验收合格标准。目前,该工程已全面完工并通过验收,成为我旗今年安全度汛的坚实屏障。(二)全面排查隐患,确保水库设施安全运行。我局组织技术专家对全旗所有水库、塘坝、水闸等水利工程设施开展了拉网式、全覆盖的安全隐患排查。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在汛前,我局科学调度,督促各水库严格按照批复的汛期调度运用计划,提前预泄腾库,将水位降至汛限水位以下,为拦蓄洪水预留了充足库容。同时,组织力量对各水库的溢洪道、输水洞等设施进行了全面清淤疏浚,确保泄洪通道畅通无阻,保障水库在遭遇超标准洪水时能够安全运行。三、强化科技支撑,构建智慧化监测预警体系面对极端天气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传统“人防”手段已难以满足新时期防汛工作的要求。我局积极拥抱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智慧水务”建设,将科技手段深度融入防汛工作全过程,实现了从“人海战术”向“智慧预警”的转变。(一)搭建智慧水务平台,实现数据汇聚共享。我局牵头建成了*旗智慧水务平台,该平台整合了气象、水文、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数据资源,并接入了全旗主要河道、水库的实时监测数据。通过该平台,我们可以实时查看降水量、河道水位流量、水库蓄水情况、土壤墒情等关键信息,并通过GIS地图直观展示管网布局和监测点分布。平台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能够对历史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洪水演进规律,为防汛会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二)部署智能感知设备,提升监测预警精度。我局在主要河道、城市低洼易涝点、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重点部位,规模化部署了智能水位传感器、雨量监测站等前端感知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实现全天候、高频率的数据自动采集与传输,将水库和河道管理从“人防”成功提升至“智防”。系统内置了多级预警阈值,一旦监测数据超过设定的安全阈值,平台会自动触发声光、短信、APP推送等多渠道预警,确保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送达相关责任人,将预警提前量从小时级提升至数小时,极大地提高了应急响应的效率和精准度。(三)实战检验成效显著,成功规避风险。智慧监测预警体系在今年的防汛实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25年7月12日夜间,我旗*地区突降特大暴雨,*河上游水位在短短2小时内上涨2.5米。我局部署在*河段的智能水位监测系统于22时15分监测到水位异常上涨,并立即自动触发橙色预警。智慧水务平台在接收到预警信号后,立即结合雨量数据和上游水库泄流情况进行分析,预测洪峰将于2小时后到达下游*镇。我局防汛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在22时18分接到平台预警通知,随即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应急指挥系统联动镇政府、应急管理、公安等部门,仅用时30分钟便组织下游沿河低洼地带的300余名群众完成了紧急转移。当洪峰安全过境时,由于预警及时、处置得当,未造成一人伤亡,成功实现了一次教科书式的智慧防汛、成功避险。此次事件充分证明,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将预警响应效率提升了超过80%,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四、立足实战要求,夯实应急保障基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足的物资储备和精干的抢险队伍是打赢防汛硬仗的根本保障。我局始终坚持“平战结合”的原则,着力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一)优化物资储备与管理。我局遵循“分级储备、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建立了旗、乡(镇)、村三级防汛物资储备网络。在旗级层面,我们对现有的防汛物资仓库进行了修缮和扩建,新建了2处物资分库,提升了物资的仓储能力和调运效率。根据《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定额》等规范,我们对储备物资进行了全面盘点和补充。截至目前,我局储备有编织袋12万条、救生衣570件,并根据近年来防汛抢险的实际需求,新增储备冲锋舟8艘、橡皮艇15艘、大型移动排水泵车4台、各类小型水泵50台、发电机组20台。此外,我们还与相关企业签订协议,代储砂石料5000吨、块石3000立方米,确保关键时刻物资调得出、用得上。(二)建强应急抢险队伍。我局组建了一支由50名水利技术骨干和精干力量组成的专业防汛抢险队。同时,积极协调人武部、消防救援、公安等部门,并组织沿河乡镇的青壮年群众,建立了一支超过300人的群众性巡堤查险和应急抢险后备队伍。为提升队伍的实战能力,我局在汛前组织开展了3场次不同科目、不同规模的防汛抢险应急演练,重点演练了堤防渗漏、管涌处置、群众转移、水上救援等科目。通过演练,进一步磨合了指挥调度、部门协同、军地联动机制,有效检验了预案的可操作性,确保了抢险队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五、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工作计划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局的防汛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部分小型水库、塘坝的自动化监测设施覆盖率仍有待提高,部分设施老化,数据传输稳定性有待加强;智慧水务平台的深度应用和数据挖掘能力还有提升空间,与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数据融合共享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化;应急抢险队伍面对极端灾害情况下的专业处置能力,特别是针对新型抢险技术和设备的操作,仍需加强培训。针对上述问题,我局将在下一阶段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持续加大投入,完善“智慧水务”体系。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对剩余未覆盖自动化监测的重点小型水库和山洪灾害易发区进行增补建设,并对老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同时,深化与气象等部门的合作,探索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洪水演进和内涝风险精准预测模型,进一步提高预警的精准度和时效性。(二)深化培训演练,提升实战能力。计划邀请省级专家对我局技术人员和应急抢险队员进行系统性培训,重点学习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同时,将组织开展跨部门、跨区域的联合应急演练,模拟更复杂的灾害场景,全面提升协同作战和应急处置能力。(三)推进长效治理,系统提升防御标准。在完成*河重点段治理的基础上,我局将着手编制全旗水安全保障规划,谋划启动新一轮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工程,从根本上提升全旗的防洪减灾综合能力。当前防汛工作正处于最紧要的关头,我局将坚决克服任何松懈麻痹思想,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慎终如始地抓好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全力夺取今年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为守护*旗江河安澜、人民安宁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标题:水务局关于2025年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情况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536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