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七一走访慰问理论研讨汇集25篇
研讨聚焦走访慰问实践,探讨其意义与方法,如何更有效地传递关怀与支持?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七一走访慰问理论研讨汇集25篇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1/53七一走访慰问理论研讨汇集25篇目录1.七一前夕走访慰问需念好三字经32.七一走访慰问当备好三套卷53.七一走访慰问的走字诀74.七一走访要勤深实真105.三步走将走访慰问走到位126.练好走访慰问三字诀157.谱好走访三部曲?扎实慰问暖人心188.让七一慰问成为慰问对象的夏日清凉219.让走访慰问返璞归真2310.以三要三访做实七一走访慰问2611.以四诊法让走访慰问去伪存真2912.用心架起走访慰问三座桥3213.走访慰问贵在实3414.走访慰问四字诀3715.走访慰问不能有假动作3916.走访慰问贵在真4217.走访慰问莫离温闻稳问4418.走访慰问?身入更要心入4819.走访慰问须走好三步棋5020.走访慰问要掷地有声5321.走访慰问要唱响同心曲5622.走访慰问要身入更要心至5823.走访慰问要守三心防三意6124.走访慰问要有度6325.走访慰问要做好三问66七一前夕走访慰问需念好三字经?石翔宇?七一临近,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各式各样送温暖献爱心走访慰问活动,体现了党和国家始终如一为民爱民深厚情怀。此类活动,密切联系起群众,拉近了党群关系。但有时活动开展却为完成任务应付敷衍交差,党员干部走访慰问身入心不入,不仅达不到为困难老党员及群众排忧解难反而添堵增乱,不能暖其心却是寒其心。?一是浮于表面,未能真心实意访得深。有的地方要求基层提供交通方便、住房楼层底的慰问访点,或是事先进行踩点排查,回避高要求高标准双高慰问对象,使走访慰问活动脱离党和政府送温暖送爱心的初衷目的,成了某些单位或个人一场节庆期间大晒的成绩单的敷衍作秀。走访慰问应该带真心、怀真诚与群众心比心交流。前期对慰问对象情况进行全面而深入了解,将本辖区内困难群众、党员、残疾群体、留守儿童、低保户、独居老人等受访群体实时动态信息及问题诉求登记在册、确保无漏,为走访慰问提供第一手基础数据。把走访慰问当作摸实情、察民情的重要手段,通过登门拜访、3/53开坝坝会、重点访及回头访等交流沟通方式,在深入细致地走访慰问中获取原汁原味的基层信息。?二是停于浅知,未能对症下药落得实。某些地方虽体察了民情、了解了群众实际问题、困难和需求,但所听所闻所感的只是在笔记本上记录在案,既不带去帮扶政策也不注重实效落实。年年说,年年未解决,未能实打实解决人民群众合理利益诉求,未能在七一等慰问活动中主动担当作为,设身处地为群众考虑着想,带着感情处理好群众所反映的困难与问题,给以其更多信任。走访慰问不是送钱送物后一走了之,而是将真挚倾听群众牢骚话及巧解群众急难愁盼作为落脚点与出发点,及时梳理受访对象普遍困难和特殊诉求,找根源、理思路,有针对性精准帮扶或协商处理,让群众有更多幸福感与获得感。给鱼不忘给渔,结合问题实际情况,通过手把手一对一解决困难及排忧解难,启迪人民群众智慧与力量,带动起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与积极性。?三是限于节庆,未能久久为功走得勤。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关爱,仅局限于某次一时节日走访,未能形成活动常态化,未深入了解走访慰问群众实际,进行持久全面的联系帮扶和问题困难跟进式协调解决。常常使受访对象在节日前后感受到强烈冷暖差,造成节日期间送钱送物让群众受宠若惊,节后却常年门庭冷清的尴尬局面。慰问活动开展要面对面经常重访回访,长期关注、注重实效。强化与走访对象常态化联络与沟通,谨防慰问对象平日受冷漠被边缘化,搭建起与受访对象面对面信息沟通的连心桥,坚持户户见面、做好倾听记录,问题困难跟进协调,诉求需求及时回应,实时掌握受访对象生活状态,密切联系、拉近与受访对象情感距离,切实推动基层群众所需所急所盼的解决与落在实处,让党和国家对基层群众的关心关爱持久恒温。七一走访慰问当备好三套卷?王子龙?随着七一的临近,党员干部对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进行走访慰问。按照中央组织部通知要求,开始紧锣密鼓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实事办好从来不是一件简单事,具体落实中,党员干部至少要备好三套卷。?精心备好福利待遇政策卷。要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将心比心,将走访慰问的过程,当作日常福利政策待遇落实情况大检阅的过程。事先要多做几套福利政策练习题,对走访对象应享有的福利待遇做到心中有数。在走访慰问中,既向走访对象讲清楚其应享有的福利待遇,又询问日常相关政策补助落实情况,对离退休干部待遇政策、生活补贴标准解释、护理费标准等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及时释疑解惑,以自身工作的主动作为,提升走访慰问工作的亲密度、温情度。?精心备好潜在矛盾答疑卷。走访慰问不能关起门来主观臆想对策办法,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精准,在走访前勤于沟通交流,对走访对象的所思所想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其5/53关心关注的闹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要预作了解。走访入户中,要直面问题,主动惹麻烦上身,对问题提供破解的思路、办法。凡属于能够当场解决的,就要借此机会现场办公,立知立改。凡属于需要进一步推进的工作,要做好解释说明,划出整改时间窗口,绝不知难而退、回避问题,要勇于做走访对象的娘家人、自家人。?精心备好党史宣传教育卷。对于部分老党员、老同志的学习资料,可以借机送学上门,并向老同志汇报本单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有关情况。注重宣传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铸就的伟大精神,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内功勋荣誉表彰获得者和老党员、老干部、烈士、因公殉职党员干部等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的贡献,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以此激励更多老同志在家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等方面,发挥夕阳红余热,为党和人民再出一份力,再加一把劲。【藏经阁】,海量优质文字材料和PPT课件?三套卷不算多,党员干部当有所准备,在实际走访慰问之中切实提升走访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做好走访慰问答卷。七一走访慰问的走字诀?袁科?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要求七一前夕认真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通过做功课走准、用感情走心、抓聚力走实,让走访慰问雪中送炭解需求、真情实意送温暖、振奋精神增作为,切实让慰问对象和党员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把功课做在前头,以走准为序,雪中送炭解需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走访慰问对象困难情况、需求各不相同,如果不把功课做在前头,两手空空、脑子空空去走访慰问,效果会大打折扣,也背离了党的优良传统和走访的初衷。必须做细做实这项工作,充分摸清慰问对象的思想动态和基本情况,真正了解群众需求,形成问题困难清单,探索解决途径。有些走访慰问走形式现象严重,俨然成了毫无意义的走秀,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拿出精准到靶心的举措,搞千篇1律搞标配。只有问清诉求、问清期盼,防止优亲厚友,防止多头走访重复慰问,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生活上的一些困难,才能成为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温度计及时雨。?把感情贯穿始终,以走心为纲,真情实意送温暖。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对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老党员、老干部进行走访慰问,传递着党的温暖,各级组织部门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下基层、进家门,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和老百姓同坐一条板凳,聊家常、听牢骚。切不可把硬板凳变成主席台,也切不可把开展走访慰问当做赶场子硬任务。有一些年轻干部就有这样的尴尬,有热情,但说不下去、说不进去,导致冷场。走访过程既是架稳连心桥的过程,也是年轻干部提7/53高走访基本功的课程,要学会抓住话题,拉进距离,让慰问对象和党员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把聚力作为主线,以走实为要,振奋精神增作为。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开展走访慰问过程也是进一步凝心聚力、振奋精神、推动工作的过程。从抗洪抢险,到抗击疫情,再到脱贫攻坚,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根源在于党能够不断汇聚众人的磅礴力量。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通过扎实走访慰问过程,激励老党员、老干部发挥他们的作用才智,继续服务党和人民。走访慰问活动要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借此机会向走访的党员干部群众,深入浅出地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宣传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七一走访要勤深实真?姚玉洁?日前,中央组织部从代中央管理党费中划拨亿元,用于七一前夕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这次走访慰问的对象包括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走访慰问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传递党内温暖的有效途径。适逢党的百年华诞,此次走访活动意义非凡。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念好走访慰问四字诀,让党和国家的关心关爱持久恒温。?久久为功走得勤。相对于春节等带有节日气息的慰问,七一走访显得更有仪式感。不仅能让慰问对象感受到党的关心与温暖,还能让他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重温入党记忆。但在谋划本年度走访慰问时,只局限于一年几次的规定动作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走访慰问常态化机制,谨防形成过节时门庭若市、平日里门可罗雀的巨大反差。通过持久全面的联系帮扶,搭建起与慰问对象沟通交流的连心桥。只有走访频率高,见面次数多,才能避免出现无话可说的被动局面。?登门入户访得深。走访慰问要沉下身子、迈开步子,挨家挨户登门拜访。有些慰问对象年纪较大,无法通过手机预约走访时间,难免会出现跑空的情况。这个时候就要发扬三顾茅庐的精神,一次没见到,就去第二次第三次,直到见到本人为止。走访时不能简单地在家门口握个手、寒个暄,就认为完成了任务。要进入慰问对象家中,摸摸被子了解冷暖,看看饭桌体会温饱。在面对面交流过程中,切忌板凳没坐热就想溜之大吉,要慢慢说、细细悟,从客套话中听出弦外之音,从牢骚话中读懂实际需求。?对准需求慰得实。结合平时积累的走访经验,站在慰问对象的角度,想想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只有抓住关键,找准需求,才能打通走访慰问的任督二脉,慰到党员、干部、群众的心坎里。对待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一定要捧着一颗心来,实实在在地进行点对点慰问,摈9/53弃合影打卡他人代劳等形式主义。尤其是对于老党员、老干部,在走访时更要多点耐心,除了给予他们物质上的需求,更要给予精神上的需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陪他们聊聊过去的峥嵘岁月,谈谈眼下的时代发展,为走访慰问添加红色元素。?排忧解难问得真。走访慰问的重点不在于送钱送物,而在于排忧解难。忧有千头万绪,难有千差万别。不能为了图省事而采取一刀切,要在入门入户的过程中,实打实了解慰问对象的真忧愁、真困难。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梳理普遍困难和特殊诉求,将所听所闻所感记录在走访手册,要问得全面一些、记得细致一些。走访结束后,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对症下药、具体落实,做好走访慰问后半篇文章,避免出现年年说困难,年年未解决的懒政现象。三步走将走访慰问走到位?宁显菊?日前,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组织部门按照党中央要求,在七一前夕,对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进行走访慰问。?各级领导干部在走访慰问活动中,要切实走到位、访到位、慰问到位,要真正走进家门、叩响心门、问出窍门才能让走访慰问不虚此行、不打折扣、不走过场。?第一步,走进家门。走进才能看清,走进才能走心,走访慰问不是走马观花,不是例行公事,不是搭台走秀,更不是摆拍留痕,走访慰问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情怀。各级领导干部在走访之前要做好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备课,摸清底数,对要走访的对象做到心中有数,要做好分析研判,规划好走访慰问的路线图,精准摸清每位老党员、老干部、困难党员的家庭情况、收入情况、身体情况,精准获取他们困难的原因,将走访慰问这张答卷答好,答出彩,答出质量。要真正敲响屋门,走进家门,去看看他们的屋子,院子;去摸摸他们的床头,灶台,去揭揭他们的锅盖;去掀掀他们的被子,和他们同坐一根板凳,唠唠家常,摆摆农门阵,做到身入心至。?第二步,走进心门。交流才能交心,真心才能暖心,走访慰问不是年年就送米面油,不是握手微笑拍照走人,不是简单记录完事,走
本文标题:七一走访慰问理论研讨汇集2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555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