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发言 > 心得体会 > 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
深入学习文件精神,领悟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性,强化责任担当,积极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1/28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目录1.学习20xx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一)-----32.学习20xx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二)-----93.学习20xx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三)-----124.学习20xx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四)-----145.学习20xx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五)-----166.学习20xx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六)-----187.学习20xx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七)-----218.学习20xx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八)-----239.学习20xx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九)-----2510.学习20xx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十)-----2711.学习20xx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十一)-----2912.学习20xx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十二)-----3213.学习20xx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十三)-----34学习20xx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一)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xx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xx年1月2日)》已出台。全文主体内容共9大方面33个小项,涵盖农业、农民、农村的重要问题,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党在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政策的指导性文件。中央一号文件,顾名思义就是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通常在年初发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发布《第一号文件》。现在已成为中共中央、国务院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5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2004年至20xx年又连续20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须知大不代表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强国,而不只是大国。二十大报告中许多方面都提到要建设强国,充分体现了系统思维和整体思维,既明确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更高目标要求,又呈现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国家状态。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离不开农业现代化。木桶效应告诫我们,现代化的水平由最短板决定;现代化不能一俊遮百丑,这样的现代化不是我们所要的;地基不牢地动山摇的朴素道理也告诉我们,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曾为我们国家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我们不能忘记更不能不管不顾地失去我们的根基。党的二十大结束后,20xx年10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国内考察就去了延安和安阳。在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的高标准矮化密植果园,总书记指出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当年,陕北乡亲向知青习近平这3/28样表达温饱之后的心愿:将来干活挑着金扁担!在20xx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回忆起这番对话。他说,'金扁担',我把它理解为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对于我们这个几千年来的农业国家来说是多么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但在百年未有变局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下,我们到底能够拿出多少气力去扎扎实实地做好三农工作,不仅关系到梦想的实现,更关系到国运长治久安。学习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以下几点即时的直接体会:过日子总是问题叠着问题,问题解决了日子就会好过,问题不解决日子也得过,但日子不会好过。一是乡村振兴,到了动真碰硬的时候了。三农问题谈了很多年,也抓了很多年,但在整体的社会大环境下,特别是发展的重心依然在以城市为中心的思维观念下,对三农的反哺实效如何呢?当农村人都忙着进城务工、求学、就业、定居时,农村空心化老龄化日益严重,随之的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体现的似乎依然是城市摊大饼和资本收益的思维。在社会发展变迁的过程中,逐渐消解了旧有的农村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基因,却并没有在废墟或新领地上重构起农村基础的人文生态体系,治理难成了个大问题,特别是城郊边的所谓农村,一副洋不洋、古不古的扭曲了的陌生面孔。很多田地近似荒芜的被农民不管不顾式耕种,好一点的承包出去有人打理,差一点的栽上几棵常年不管的小白杨树了事,有的土地盖上了永久物。基本农田不基本,一般农田不一般,耕地成了农民搁置在高处唯一可以炫耀的资本,而这资本却带来不了多少收益,再也不是他们祖祖辈辈、心心念念的立家之本。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破题开局,就要坚持问题导向,不解决问题,就过不好日子。当下国内外局势,容不得我们有丝毫马虎和侥幸松懈,如若不提前居安思危、化解风险,那等来的将是卡脖子的窒息和求天不应的危局。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离不开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有效,农业人口虽然已大大减少,但广袤的农村依然是我们稳定的后方,没有农民的支持革命不会成功,没有现代农村的有效治理水平和农民的幸福感指数提升,我们的工作就不及格,我们执政之基就会产生动摇。正在开展的退林还耕、土地整理等工作,坚守十八亿亩红线不动摇,是对过去政策要求落实不到位的纠正,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实现现代化,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人民群众,一定要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基本农田被种树的时候,我们难道就没有人想点什么、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吗?再美好的未来,在不遵守、不执行、不落实做正确的事这一原则下,也会变成糟糕的未来。二是粮食生产增产,到了该下大气力的时候了。没有挨过饿的不知道饿是什么。经历过当年自然灾害而挨过饿的,说给5/28后辈听当年的感受,有多少人能够有耐心且听进去?粮食不仅是关系民生,更是关系国计的战略性资源,从国家层面、战略层面和长远来看,从农业发展水平、粮食产量、结构和真实保障力来看,到了该下大力气去研究解决的时候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第一大方面就是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足以反映出中央的重视程度,也折射出我们当下所面对的严峻问题挑战,加上文件的第二大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大方面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共计13个小项都是直接与粮食生产、保障、增收有关,在文件的其它方面的论述中也都渗透着这一重要问题。文件中的措施都是针对现实问题,比如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举措,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下步关键就是要扎实落实好,并且形成常抓不懈的局面,不能忽紧忽松、忽快忽慢,更不能抓完就放、放了不管、管了不实,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切忌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真正将以人民之心为心和国家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谋事做事。三是农村规划建设,到了该放在工作重点的时候了。农村就该有农村的样子,并不是说农村就该脏乱差;农村就该有农村的特点,并不是说农村就该山高路远、交通生活不便、医疗教育落后;农民就该有农民的活法,并不是说农民就该思想愚昧、知识落后、老实巴交任人欺负。无论是农村、农民还是农业,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有其存在的该有状态和独特魅力。如果不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对待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而是千篇1律或为了地方一己私利去强加给他们本不应该被强加的所谓新生活、新环境、新思维,这是违背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比如,有的地方不顾实际强制迁村并点、土地增减挂钩、建设粉刷景观大街,说好听是为了农民和发展,说不好听是为了个人政绩和那点可怜巴巴的门面功夫。作为共产党人,我们不是也不应该做人民的所谓救世主,而是应该深入到农村、农民中去,真正的开展调查研究,真正的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端着拯救万民于水火的姿态,怨恨着农民的无知与自我,仇视着农民的保守与对抗,往小了说是官僚主义,往大了说是不知天高地厚,所谓的民风不古与刁民难治,竟不知这是我们脱离群众的后果所致,所谓没有无用的士兵,只有无能的将军。文件中提到要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就是要依据实际和农民意愿,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农民自己的家园。作为政府部门要加强在更大范围内的顶层设计,不拘于一域但也不能不深入一域,须知没有个体就没有整体。要开动起我们领导干部的智慧大脑,多动动心思,下点功夫,别什么都依赖于第三方和秘书班,该展现出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应有的思路、魄力和办法,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社会发展是全方位的,各个方面是能够相互制约和促进的。抓经济不等于就是抓工业企业,抓发展不等于就是抓城市建设。7/28越是困难阶段,越要想到人民特别是最应该被想到的农民朋友,这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同时,也是我们推动内循环、促进消费能力提升、激活市场的一条重要出路。中国的未来离不开未来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学习20xx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二)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从南国沃野到中原粮仓,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开展春管春耕,广袤乡村不负春光、充满希望。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新的一年我们要奋跃而上、铆足干劲,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守好三农基本盘,定能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获得感越来越强的好日子,让建设农业强国和推进乡村振兴在大道上迈步向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万亿斤以上,特别是去年更是克服疫情灾情、国际粮价剧烈波动和农资价格高企等多重不利因素,粮食产量达到〔…〕亿斤、增产〔…〕亿斤,为稳预期、稳物价、稳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也要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形势复杂严峻,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丝毫不能放松。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出了全面部署,重点把握好四个方面要求。第一,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紧紧围绕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万亿斤以上这个目标,千方百计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通过推动南方省份发展多熟制粮食生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等措施,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开展吨粮田创建,实施大豆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等,支持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支持东北、黄淮海地区开展粮豆轮作,稳步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推行稻油轮作,大力开发利用冬闲田种油菜,支持木本油料发展,继续扩大大豆油料种植面积。继续完善生猪产能调控机制,压紧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统筹抓好肉蛋奶、果菜鱼等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努力做到量足价稳质优。第二,努力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在〔…〕万亿斤这个高平台上,粮食产能越往上走难度越大。必须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抓紧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以耕地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严守〔…〕亿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上,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要强化科技装备支撑,推动重点领域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补上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等短板。第三,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从大的概念上说,肉、禽、蛋、奶、渔、菜、果、菌、茶都是食物,与粮食互相补充,有的还相互替代。要树立大食物观,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9/28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通过现代化设施、工厂化种养破除耕地资源限制,更多走集约化生产的路子。第四,强化政策和机制保障。必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农民种粮能赚钱,国家粮食才安全。要从价格、补贴、保险等方面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稻谷补贴,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实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同时,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让主产区不吃亏、多
本文标题: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559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