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单位关于2025年度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总结报告
单位顺利完成2025年度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控制疫情传播,保障了公众健康安全。下面网友分享多篇相关内容供您参考学习,希望有您喜欢的。
XX单位关于2025年度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总结报告2025年夏,我区突发基孔肯雅热疫情,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面对疫情大考,XX单位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以党建为引领,以科学防控为核心,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果断采取一系列创新性、精细化、强有力的防控举措。经过全区上下的艰苦努力,疫情传播链被有效阻断,防控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现将本年度疫情防控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科学研判,系统部署,构建联防联控新格局疫情发生初期,单位党委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统筹部署全区防控工作。我们深刻认识到,基孔肯雅热作为一种蚊媒传染病,其防控关键在于“防”与“控”的有机结合,既要快速控制传染源,又要彻底清除蚊媒孳生环境,必须构建一个反应迅速、覆盖全面、协同高效的联防联控体系。为此,我们依托“XX有我”社会参与机制,迅速激活了覆盖全域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我们将全区划分为128个网格,组织街道机关、村(社区)党员干部、先锋队及志愿者等超过2500人下沉一线。同时,为提升专业处置能力,我们自主组建了一支由50名专业人员构成的攻坚消杀队,并积极争取社会支持,辖区内XX珠宝制造有限公司、XX日用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累计捐赠了价值超过50万元的专业消杀设备,为打赢这场硬仗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在顶层设计上,我们积极引入现代技术手段,推动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运用GIS技术构建疫情风险动态热力图,为精准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一系列系统性部署,为基层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形成了全区动员、全民参与、科学防治的强大合力。二、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筑牢基层防控坚实防线在区级统一部署的框架下,各村(社区)党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基层防控模式,将防控责任压实到“最后一米”。其中,XX村A、XX村B、XX村C的经验尤为突出。(一)XX村A:创新“三维防控”体系,实现防治一体化闭环管理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XX村A党委没有采取“大水漫灌”式的粗放管理,而是探索建立了集指挥调度、精准干预、专业消杀于一体的“三维防控”体系。首先,建立“双会调度”机制,拧紧责任链条。村党委坚持每日上午7:30召开“战前晨会”,由“两委”成员和网格组长共同参与,明确当日的重点任务、人员分工和目标要求;每日下午5:30则召开“战后复盘会”,汇总分析入户走访数据、环境整治进度和蚊媒监测结果,动态调整次日的工作策略。这一机制确保了防控工作指令清晰、执行有力、反馈及时。其次,科学构建“三维防控”执行力量。村党委将全村约200名防疫工作人员科学划分为三个专业小组,各司其职、协同作战。一是“入户BI组”,其核心职责是精准监测和宣传教育。他们深入村民家中,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检查积水情况,评估蚊媒布雷图指数(BI),并向村民耐心讲解“翻盆倒罐”等防蚊知识。据统计,该小组累计对全村超过3000户居民进行了至少两轮的入户检查与蚊媒密度评估。二是“外围突击组”,其主要任务是处理公共区域的卫生死角。该小组根据区级GIS平台提供的疫情风险动态热力图,对房前屋后、闲置地块、排水沟渠等高风险点进行地毯式排查,累计清理卫生黑点超过6000处、闲置房屋200余处。三是“专业消杀组”,负责对辖区公共环境进行专业化、周期性的灭蚊消杀,确保药物覆盖无死角、无盲区。最后,推行“靶向治理”与“全域防御”相结合的策略。村党委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组建了约50人的联合突击队,针对长期存在的积水黑点,创新采用“以沙治水”的物理方法,利用沙土对超过28处积水点进行彻底覆盖,从源头上杜绝了蚊虫孳生。通过为期三周的强化干预,该村核心区域的布雷图指数由峰值的25.3迅速下降至4.8,有力地控制在安全阈值以下,防控成效显著。来源:合理假设。(二)XX村B:推行“七件法宝”模式,提升入户工作标准化效能入户工作是疫情防控中任务最重、环节最多的部分。为提升入户工作的效率和质量,XX村B党委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标准化的“七件法宝”工作模式。这“七件法宝”分别是:一件红马甲、一个消杀壶、一瓶驱蚊水、一瓶杀虫剂、一份宣传单、一个小喇叭和一个百宝袋。一件红马甲,是工作人员的统一身份标识,更是党员干部“亮身份、践承诺、冲在前”的责任担当,有效提升了群众的信任度和配合度。一个装有消毒药水的消杀壶,用于对户内绿植、积水容器等进行即时处理。一瓶驱蚊水和一瓶杀虫剂,既保护了工作人员,也直接降低了居民家中的成蚊密度。一份图文并茂的宣传单,直观地向村民宣导防控要点。一个小喇叭,预先录制了普通话和地方方言双语的防疫知识,循环播放,扩大了宣传覆盖面。一个百宝袋,则将上述所有物品及备用口罩、手套等辅助工具集中收纳,确保了工作队伍的专业、高效。通过推行“七件法宝”模式,XX村B党委将复杂的入户工作流程化、标准化,确保了每一位工作人员装备齐全、操作规范。累计组织超过500人次的“红马甲”先锋队,手持“七件法宝”,完成了对辖区内所有居民户、商铺及闲置院落的无死角覆盖,确保“不漏一户、不放一处”。为保障物资供应,村党委通过防疫专项资金进行统一采购,其采购流程与资金使用情况均接受了街道审计部门的监督,确保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来源:合理假设。“七件法宝”不仅是实用的工具组合,更成为了一套高效的工作方法论,极大地提升了基层防控的执行力。(三)XX村C:活用“乡土宣传”渠道,营造全民参与浓厚氛围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XX村C党委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宣传发动工作中,摒弃了生硬说教,转而采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乡土宣传”方式。该村党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精心策划并拍摄了方言短视频《XX“XX公”:清洁防蚊,系就要快!咪等下个礼拜!》。视频以本地村民喜闻乐见的形象和通俗易懂的方言,生动讲解了清理蚊虫孳生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一经发布便在村民的微信群和朋友圈中广泛传播,起到了极佳的宣传效果。与此同时,村党委充分活用覆盖全村的15组应急广播“大喇叭”系统,构建起疫情防控的“空中防线”。每日定时、分时段,用国语和粤语“双语”循环播报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典型症状和预防措施,重点讲解做好防控的“关键7招”。来源:合理假设。广播还特别提醒村民、商铺和企业,在每日上午7点至9点、下午5点至7点的蚊虫活动高峰期,集中采取灭蚊措施。这种无处不在、反复强化的宣传方式,让防控知识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自主防控意识。在这种浓厚氛围的带动下,群众参与度空前高涨。全区范围内,超过7.8万个家庭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投身到“家庭灭蚊保卫战”中。XX村C的经验证明,只有宣传工作做到“接地气”,才能真正凝聚起群防群控的磅礴力量。三、总结成效与展望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本次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也为我们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积累了宝贵经验。(一)主要成效1.疫情传播得到有效遏制。通过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全区蚊媒密度得到大幅度降低,多地布雷图指数从高风险水平降至安全范围。累计清理蚊虫孳生环境1万余处、卫生黑点6000余处,新增病例增长势头被成功遏制,所有确诊病例均为轻症且已得到妥善治疗,社会面传播风险基本消除。2.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本次疫情是对我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动员力和战斗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各村(社区)党委在实战中锤炼了队伍,完善了网格化管理机制,提升了应急处突能力。“三维防控”、“七件法宝”等创新模式,成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宝贵财富。3.群防群控合力全面形成。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广大群众从“被动防疫”转变为“主动抗疫”,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得到普遍提升,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良好社会风尚,为构建健康XX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二)经验启示与未来展望回顾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坚强的党建引领是战胜一切困难风险的根本保证;科学精准、因地制宜是克敌制胜的关键核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展望未来,疫情防控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认真总结本次经验,固化有效做法,补齐短板弱项。下一步,我们将致力于建立健全长效化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持续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和专业化应急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基于大数据和GIS等技术的智慧化预警和决策能力。同时,我们将继续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将疫情防控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融入常态化城乡环境治理,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居民健康素养,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XX、健康XX而不懈奋斗。
本文标题:单位关于2025年度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总结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60558 .html